致橡树一一舒婷

1年前 (2024-04-21)
致橡树一一舒婷广扬 《致橡树》并不是舒婷心血来潮之作,也不是穷尽心力之作,而是得益于忘年交蔡其矫对风花雪月般的情感生活。
虽然蔡其矫与舒婷年龄差距很大,但是两个人都经历过生活的磨砺。
次见面时,两个人谈文学谈人生,非常投机。
正是那些漫无边际的阅读,加上生活中苦难的经历,培养了舒婷独立的思考与对现实深刻的理解。
因此,她得到了蔡其矫的喜爱和关注,向她讲述了自己的恋爱经历。
舒婷便由此写成了《致橡树》。
舒婷所表达的爱,不仅是纯真的、炎热的、而且是高尚的,伟大的,就像是一支古老而又清新的歌曲,拔动着人们的心弦。
舒婷在把握复杂细致的情感体验方面特别表现出女性独有的敏感。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于福建石码镇。
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
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
1980年在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
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与北岛、顾城齐名。
出生于7O年代的人,对舒婷的了觧,大多都是从课夲上那首《致橡树》开始的,记得在语文老师的要求下,还写了一篇读后感。
舒婷是在知青生活中喜欢上诗歌的,在那段日子里,她摘抄了大量诗歌散文,她隨手写的几首诗歌,悄悄在知青中间流传,给她黯淡的生活帶来了一抹亮色。
三年后,舒婷以独生子女为由被照顾回城。
这一年,舒婷那几首辗转流传的诗,转到了下放福建永安的老诗人蔡其矫手里。
经人介绍,两个热爱诗歌的人相识了。
蔡其矫把爱情分为三个等级:"等级为纯粹的友爱;第二等级即有爱也有性,称为情爱;第是纯粹的,级。
” 他把与舒婷的交往归属于等级。
舒婷的外表看上去单薄而文弱,但通过交谈,蔡其矫看到了她内心异样的坚强,虽然只有初中学历,却有长长的读书经历和惊人的记忆。
隨后,蔡其矫和舒婷开始了书信交往,蔡其矫将自己喜欢的惠特曼介绍给了舒婷,每次来信,蔡其矫都会为舒婷摘抄大量的诗歌。
一个春天的夜晚,蔡其矫与舒婷相约在鼓浪屿散步,蔡其矫说起自己又坎坷又丰富的一生,说起他不为人知的情感历程。
因为家庭的压力和志向的不同,葵其矫与初恋情人傅冠玉分手了,没想到,第二天便得了傅冠玉服毒的消息。
蔡其矫追悔莫及,却又无能为力。
后来,蔡其矫与徐竞辞结,却又陷入徐竞辞六妹、九妹的情感中不能自拔,可又不能表达,便写了一首首不曾发表的诗句。
蔡其矫对舒婷说,认识的女性那么多,却没有一个能使他全心膜拜的。
可是,舒婷从女性的目光看去,又那一个男人十全十美?花和蝶的关系是相悦,木和水的关系是互需,只有一棵树才能感到另一棵树的体验。
这天深夜,舒婷从鼓浪屿回来,想到蔡其矫的话,忍不住用一首诗表述了自己的观点,这就是流传开来的《致橡树》。
当时,诗人北岛、芒克在北京主编油印刊物《今天》。
《致橡树》就发表在《今天》的创刊号上。
这份简陋的刊物在北京西单一帶的诗歌爱好者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尤其是《致橡树》,有许多读者用钢笔或鉛笔在诗歌旁写滿了读后感。
如今,油印的《今天》已无处寻觅,而这首《致橡树》永远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