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的海三部曲:(一)仲夏节之夜

8个月前 (04-21)
波罗的海三部曲:(一)仲夏节之夜崔丽军 巴黎高温38℃,太热啦!想起了那句话:哪凉快哪呆着去!于是,决定到波罗的海凉快去了! 波罗的海国家,是指北欧波罗的海东岸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国(pays baltes ~Estonie, Lettonie, Lituanie)。
因地理位置相近,在上经常以波罗的海三国相称。
三个国家首都,都是联国世界文化遗产。
值得一游。
但三个国家的民族和历史,又同而不同。
同,是因为:这三个民族,都是从公元前4000年新石器时代起,迁居到波罗的海沿岸的后裔。
后来又都是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
1991年前后又都宣告独立。
不同,是因为:最北面的爱沙尼亚~是从北欧迁居来的原始渔猎民,与芬兰隔海相望,风俗大同小异,基本属北欧芬兰人。
中间的拉脱维亚~来自南方维斯瓦河和第聂伯河流域,与德国关系密切。
最南面是立陶宛~是公元前向北迁移的东欧农牧部落后裔。
历史上与波兰联,曾是中世纪欧洲一霸。
我对它们感兴趣,除了这里和北欧差不多一样凉快,也因为他们原来都是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一直隐没在“大国”的阴影中,对其知之甚少。
而三个古国的三个首都,都是联国世界文化遗产,离这么近,应该去看看。
站,波罗的海最北的国家爱沙尼亚。
资料说:“爱沙尼亚由大陆和222个岛屿组成,属芬兰民族,是波罗的海三国中最富裕的。
人均GDP是俄罗斯的两倍有余。
尤其以信息产业著称,全球际软件Skype,是爱沙尼亚的互联网品牌。
~爱沙尼亚加入欧共体,2011年1月正式使用欧元。
塔林(TALLIN),爱沙尼亚首都,旧称列巴尔,前苏联时代改名为塔林。
人口约42万。
不如北京一个区。
但它名气很大,是北欧最古老的首都,2011年当选欧洲文化之都。
旧城是保留了北欧自13世纪以来的古老建筑,和完整古城结构的城市,1997年以“塔林历史城区”,被列国世界文化遗产目录。
从巴黎到塔林1857.18公里,直线飞行不到3小时,与巴黎一小时时差。
来之前,就听说北欧国家有仲夏节(Midsummer Festival)的传统。
每年6月24日前后举行。
次听到“仲夏节”,是小时候看过的莎士比亚的“仲夏节之梦”,当时记住的,只有漂亮的女孩和可爱的“精灵”。
对我,“仲夏节”就是个“童年的美梦”,和童话中的精灵古怪,魔法仙女…。
到了塔林,查资料,原来此节传统是来自北欧,可追溯到远古时代:最初民俗是为纪念夏天的到来,因北欧大半年冬天,黑夜很长。
而仲夏节这天,是白天最长的,人们认为是生战胜死亡的日子,因此人们在这庆祝光明驱除黑暗,欢迎万物争荣日子的到来。
英国一些石器时代遗留下来的巨石建筑(如伦敦附近的“巨石阵”~Stonehenge),据信也与这种庆祝活动有关。
北欧改信天主教后,成为纪念施洗者约翰生日(6月24日)的节日,称为“圣.约翰节”,但后来宗教色彩逐渐淡漠,又实际上成为民间节日。
塔林与北欧民俗相同,视此节比圣诞节还重要,官方放假三天,普天同庆。
我们到时,正好是6月21日,中国的“立夏”,一年中白天最长的。
与北欧的仲夏节“不谋而”。
我满是好奇,到要看看,真正的仲夏节是什么样子?虽已是傍晚,天光仍大亮,说走就走,与同伴信步走进古城大门。
老城大门,是红色瓦顶的二个古塔,从大门进去,像是走进了一个通往“中世纪”的时光隧道。
古城内名不虚传,处处融着北欧文化与东欧风情,林立的教堂高塔,古老的酒吧,卵石的长街,映着满天彩霞,美不胜收。
城中的居民区、咖啡馆,甚是夜店酒吧也都“住在”中世纪风格的旧房子。
烛光闪烁中,老板娘一身中世纪打扮,风情万种,让人浮想联翩…。
像是走进了一副中世纪的油画。
落日时分的中心广场,正是最热闹的时候,突然想起,今天不但是仲夏节天,而且又逢周五,难怪那么多人。
广场周围的餐馆酒店,灯火辉煌,到处是鲜花和音乐,歌舞,欢笑的人群,让我们一下子就进入了节日的气氛中。
真是“来的早不如来的巧”啊!!! 街头艺术家正在表演的火圈舞,一男一女,功夫十分了得,集杂技和舞蹈于一体,真的火焰贴身环绕,看的人触目惊心,周围喝彩声不断。
听说,这是北欧的特色舞蹈,因为北欧每年大半时间处于冬季黑暗中,居民外出时,不得不点起火炬或篝火,以驱逐野外的孤魂或精灵。
于是火把成了人们的随身必须品,也从此有了“玩火”的嗜好,有了仲夏节夜晚,燃起熊熊烈火,人与火🔥共舞的传统。
热闹使我们几乎忘了疲劳,忘了时间。
这才个晚上,就“晃悠”到半夜才离开,此时的古城里仍然人来人往,灯火灿烂,(随便说:这里治安很好,根本看不到“无业游民”)…。
初探塔林之夜,我们已经有点“入梦”了,似乎真的走进了一个中世纪“仲夏夜之梦”的童话。
6月22日,今天在当地导游的带领下,从上城外的古城墙开始游览塔林~这个属于联国世界文化遗产的波罗的海古城。
爱沙尼亚面积不大,偏居大陆一角,但这么个谁也不“招”的小国,历史上却运多舛。
13~16世纪遭普鲁士和丹麦侵占,16世纪被瑞典,丹麦和波兰瓜分,17世纪全境被瑞典占领,18世纪并入俄罗斯帝国。
二战后又属于前苏联,直到1991年才正式独立。
(看来“近邻”也不全是“好事”!) …而今,一切风雨之后,岁月静好,我们得以悠闲自在地,观赏那百年战火中遗留下的城堡。
塔林老城分上城,下城。
上城比下城高30米左右,称之为主教座堂山,是市中心的一座石灰岩小山。
传说是最早的国王去世后,王后悲哭,使地面升起30米,成了现在的上城。
(看来外国也有“孟姜女”。
)自古上城座堂山是国王显贵的,各朝各代,都是教会和封建贵族居高临下,巡视臣民的地方。
位于山顶的“座堂山城堡”是塔林早期的要塞,为了抵御丹麦人入侵,爱沙尼亚人13世纪在此处建了一座城堡。
18世纪,俄国的叶卡捷琳娜大帝对城堡“大改造”,使其变成一座粉色的巴洛克风格的宫殿。
现在这里是爱沙尼亚国会所在地。
塔林深受俄国文化影响,一进上城,远远地就看到座堂山上的那东正教“洋葱头”。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大教堂,1900年建,当时爱沙尼亚是沙俄帝国的一个省,这座教堂就是“沙俄化”的结果。
不过教堂气势恢弘,黑色的“洋葱头”塔楼配上红、白相间的教堂,金壁辉煌的马赛克壁画,衬着蓝天,非常上镜,得到无论是信徒还是游客的欢心。
经过爱沙尼亚的总统府,~爱沙尼亚国旗是蓝、黑、白三色:(蓝色代表大海,黑色是森林,白色当然是雪),和小巧玲珑的各国使馆区,(各国使馆都挺“微缩”,像是漂亮的邻家小院,不看门口的铭牌,还真不敢相信。
)远远就看到塔林圣母主教座堂。
传说教堂门口地面有块墓石,是个醉死酒鬼的“忏悔石”,死后让人们“踩上一只脚”,减其罪过。
想起李白的名句“只有饮者留其名”,~“留名”有各种方式,此亦为一种吧,一乐! 再往前走,就到了山丘边缘~上城观景台,从这里可以看到下城的满城红顶,白色的城堡,林立的教堂高塔,和远处蓝色的波罗的海。
下城是平民百姓住的地方,从上城到下城,只有二条路,一条是从城门直通上城的“阳关大道”,叫“街”,原来应是走马车的;另一条是平民百姓走的窄鹅卵石路,叫“短腿街”,现在加建了多级窄台阶。
上、下城之间那个小木门保留今,形成二城的分界线。
据说每年5月15日塔林节时,爱沙尼亚首相会从上城一面敲打大门,塔林丹市长从下城回应,打开大门。
小门边上有个“丹麦花园”,得名于丹麦国王在战争中,因在此得到“天降国旗”而大胜的故事;旁边城墙上高塔称为“处女塔”~也有个“女吊死鬼”的传说~嘿嘿😜!其实是原来的女监狱啦。
反正这里是塔林最灵异之地,据说中世纪常有闹鬼的事发生…。
阳光下的“鬼魂”雕像,是游客拍照的“宠物”,但夜半更深时刻,胆小的撞上,恐怕也得吓一大跳!嘿嘿😜! 其实不管从上城,下城哪条路走,都能回到下城的中心广场。
现在的市政府所在地。
1404年的塔林市政厅,是整个北欧地区的哥特式市政厅,也是波罗的海地区最古老的市政厅。
塔顶上面是有名的塔林保护“圣托马”雕像,非非仙,而是一个中世纪的英勇士。
市政厅内有14世纪制成的爱沙尼亚最古老的木雕,和带有穹顶的市民大厅,标徽的留言簿。
广场边上,有个最古老的超过584年历史的药店,招牌是一条蛇妖娆地缠绕在一个药杯上。
据说药店里有许多中世纪的药方,还能看到泡着蜥蜴的药酒,…其实古代的欧洲,跟那时中国的中医也差不多,也是各种草药加“巫术”,“信则灵”吧 😜! 下城有许多美丽建筑。
最漂亮的应该是“黑头兄弟会”的大门。
“黑头兄弟会”是波罗的海各城市未婚的德意志商人的行会。
所有会员既是商人也是战士,行会兼有半军事化管理,有点象中世纪十字军东征时期的骑士团。
他们尊公元三世纪罗马帝国底比斯军团的军团长莫里斯(St. Maurituis)为主保圣人。
因为莫里斯是埃及的黑人,所以这个行会就叫“黑头会兄弟”。
古城也有现代的风趣,这个在古城进门处不远的“牛老板”,就是古城内的“网红”,几乎人见人爱,影者不断,以博得“牛人”称号为一乐…。
塔林城虽小,但其古风古貌,原汁原味,让人不由想起中国的“平遥古城”,虽是一中一西,却是异曲同工,韵味无穷…,世界文化遗产的魅力,就在于:“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最令人震撼的是,太阳西下时,登上上城观景台:三面环水的古城,秀丽古朴;迷宫般的鹅卵石街道,纵横交错;中世纪的古堡塔楼林立;美丽的宫门,后面深藏秘密;各种风格的教堂,钟声回荡…,这时的整个塔林老城~连人带景~都笼罩在玫红色的晚霞光晕中,远处是碧蓝的波罗的海,白色的游船巡游,美的让人难以置信,美的让人无语…。
难怪古城观景台边,墙上这个著名的“THE TIMES WE HAD”(雕刻时光~永記此时)留语,是每个有幸来此的游子,必留影之处,人们在此留影,也留下了心💕! 塔林第三天,因塔林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只隔着一个芬兰湾,距离不到80公里。
不少同伴们去海对岸的芬兰赫尔辛基一日游,我已去过,情愿留在塔林古城。
本想今天细细的参观几个博物馆,谁知三天节假,博物馆全部关门,跌足遗憾!尤其是圣尼古拉教堂的“奇艺术博物馆”,有著名的德国吕贝克(Lübeck)画家和雕刻家伯恩特•诺特克的“死亡之舞”(Dance Macabre)原作。
此画绘制于十五世纪,当时欧洲正值中世纪末期,瘟疫横行,骷髅和死亡成为文学和艺术的主题。
画中表现死召唤世俗各类人物挽手共舞,有帝王,也有美女…,它表现生的短暂,脆弱,死亡的浩浩荡荡和不可战胜,观之触目惊心…。
(那时,谁也不会想到,500多年后的2020年,世界又会面临“新冠病毒”的可怕疫情。
)原画30米长,现只剩7.5米。
该画号称是欧洲最贵的油画之一,估价10亿美金。
只有在圣尼古拉教堂才能看到珍贵原作。
慕名而来,不得而去,世事总有不如意之时,留给它日再来的一个念想和理由吧! 塔林城墙,原来有2.35公里长45座塔楼,现在只剩下1.85公里和26座塔楼了。
苍老的岩石古城墙将老城环抱在内,上面虽是后加的木制栈道和顶棚,但古风逸然。
好在参观古城墙的门还开,得以上去,从下城一览古城全貌。
塔林古城有多个塔楼,最出名的东门~维鲁门建于14世纪,这一段城墙完整,有塔楼可以上到城墙。
楼梯口有中世纪的武士(照片)把门,威而不凶。
二层是现在是照片展览。
三层应该是指挥部,有环绕中间台子的环形木座椅,想来是开“圆桌骑士会议”的地方。
旁边有小门通向城墙栈道。
木栈道沿古城墙而建,可以看到两边风光: 左边是古城门塔楼。
右面可以看到塔林最高的“圣奥尔夫教堂”塔楼。
左右两边连在一起,好像一条红色的火龙。
园形的塔楼中,周圈都有窗口,可以监视各个方面的情况,现在,也是观看360°景观的场所 下面可以看到市民百像,这个艺术家的小小花园,格外可爱。
塔楼下来,来到市政厅,侧面有一个小门,里面藏着一家没有电灯、用蜡烛照明的面包房,这是有名的“III Draakon餐厅”。
店家穿着中世纪风格的衣服,主菜据说也是中世纪的“菜谱”:面包是现烤的,里面有馅~肉末的和素菜二种, 喝的有红菜汤和红酒,啤酒。
…我问老板娘有没有水,她冲我撇嘴一声冷笑:“水?那是的“毒药”,这里只卖酒!”~颇有开店“孙二娘”的豪爽风韵!倒把我逗乐了!好!就冲这“毒药”二字,我来一大碗…红菜汤! ~其实想想,她说的也对,中世纪时,“水”是没有消毒一说的,很多,尤其是传染病,都是从“水”而来。
中世纪肆虐欧洲的“黑死病”之后,人们普遍患有“恐水症”,相对而言,经过蒸馏的酒,反而是安全的。
爆腌的酸黄瓜泡在一个大木桶中,中间放一根木棒子,只要你能捞上来,随便吃。
即来到这里,不妨穿越回千年前,到店里买份地道的街井市民的午餐,用得是土杯陶碗,吃的是那份情趣! 从塔楼售票处的小哥处得到消息,今晚的仲夏节晚会,将在海边的广场举行。
喜出望外, 晚上8:00到达海滨广场,已经人山人海。
广场上同时还有现代音乐演唱会,气氛热烈。
大棚下和广场上摆好上千人可同时用餐的木桌,广场两边是烧烤大棚,烤肉,香肠滋滋做响,香味远远就闻到了。
大桶的啤酒,各种小吃冰激凌…,孩子们最是兴高采烈,到处乱跑。
临时搭起的舞台上,歌手和乐队在卖力地演唱,台下上千位观众在热情地捧场。
人们跟着手舞足蹈,欢呼尖叫。
人群中不乏各国来的游客,印度的几位老兄,随音乐跳起“宝莱坞”式舞姿,摇头晃脑,让人忍俊不禁。
关于仲夏节的来历,有个美妙的传说:古希腊罗马话中,有位女名叫色列斯。
她把种子撒向人间,赐给大地丰饶的物产:树木、花卉、谷物……。
为了感谢女色列斯,人们虔诚地祭祀她,祈求她年年都给人们带来丰收。
如今人们早已不信鬼,流传下来的故事已成为一种民间习俗。
“谷物女”的花冠之所以用蓬子菜花来编织,是有其来历的。
相传,在一个仲夏节的夜晚,蓬子菜花竞相开放,满山遍野布满黄灿灿的花朵。
于是古代北欧的人们相信,如果在仲夏夜前夕摘取金盏花等草药,将具有奇的效果;更有许多女孩们,把各种花编成花环套在头上,希望能在带来健康和幸福。
传统上,年轻的姑娘会采摘七种不同颜色的鲜花,晚上把鲜花放在枕边,就会在梦中,遇到自己梦寐以求的白马王子,获得像鲜花一样美好的爱情。
看来莎士比亚的“仲夏节之梦”还真是有来头的。
正巧我边上就有一位头戴花冠的少女,随音乐悠然起舞,像个百花小仙女,祝愿她仲夏节之夜好梦! 11:00左右,天开始暗下来,有众多舞者手持燃火的园环,长鞭,火炬,冲入场地中,他(她)们旋转奔跑,上下飞舞,绕身盘旋的火轮,火把,火花四溅,如星似雨,看的人们眼花缭乱。
背后时时有烟火从地上喷放,伴以红色,绿色烟雾,舞者身影与光影传梭其中,如梦如幻,尤其是旋转的火花,形成火龙一般,而且与众不同的是,火焰旋转时,还洒下纷纷扬扬的金色火粉末,甚是魔幻! 11:30开始点火,广场中心早已堆起巨大树木桩,按古老传统,篝火要由新婚夫妇点燃。
干柴烈火很快的形成融融大火,带着飞腾的火星,直冲夜空。
人们围成一圈观看,有的载歌载舞余兴未尽;有一家人坐卧于草地饮酒聊天;也有胆大的,入火圈内拍照。
…我们属“看热闹”的,入乡随俗,积极参与。
从演唱会跟着“起哄”,到后来“入火海圈”拍照,一个不拉,亲身体会,…直烈焰冲天,烤的太热,差点真的“凤凰涅磐”了,才“见好就收”啦!哈哈😄! 据说旧习俗还会用战俘或野兽祭奠,现在当然取消了。
火焰,在拉脱维亚被认为是有魔力的存在,跨过篝火能摆脱不幸,在未来一年带来好运和健康。
所以通常人们在开怀畅饮后,喝醉者要从火堆上跨过,其醉态更是博大家一乐…, 熊熊的篝火,映亮夜空,直到我们午夜后离开,仍听见音乐声传到很远,人们载歌载舞,畅饮通宵,根本没人想睡觉。
传统上火焰便被点燃后,要直第二天早上结束,意味火光能传递到下一个夏天。
回来之后,兴奋的久久不能入睡,传说,人们在仲夏节晚上,会有奇异的经历,能进入魔幻世界。
…愿今晚也做一个奇幻的“仲夏节之梦”吧!如莎士比亚的名剧《仲夏夜之梦》(A Midsummer Night’s Dream)里所说:在这疯狂的仲夏节,为什么不呢?~“Why,this is very midsummer madness.” 6月24日,离开塔林,一路向南,路过美丽小城帕尔努,历史上俄国卡特里娜二世心爱之地,她在这里建了座希腊式东正教堂(希腊式东正教,和俄罗斯式东正教的教堂外观区别,是没有“洋葱头”塔顶。
)~起名“圣卡特里娜大教堂”,被当时俄国东正教认为,是明目张胆对莫斯科东正教权威的挑战,但这位原籍德国的女王,十分强势,看来并不在乎。
这里有个“塔林门”,是波罗的海地区留存的17世纪古城门,专事前往波罗的海的各国船只收税。
说起来,此门来路非凡。
是普希金的外曾祖父掌管此地时所建。
故事是这样的: 1704年,一个七岁的黑人小男孩抵达俄罗斯沙皇彼得大帝的皇宫。
彼得注意到他非常聪明,于是把他收为教子,并且将他施洗名为阿伯拉罕‧佩措维奇‧赣尼拔(Abram Petrovich Gannibal)。
当时俄国宫廷的习惯是,将黑人名为“汉尼拔”的俄语版本,(汉尼拔是迦太基的军事领袖以历史上曾战胜罗马军队著称)。
这次名开启了赣尼拔在俄罗斯宫廷的事业。
他曾在彼得大帝1700~1721年对抗瑞典,开辟波罗的海通路的战争后,长期驻守塔林地区。
但真正让他的故事与众不同的,不仅是赣尼拔的肤色,更是因为他那世界著名的曾外孙~亚历山大‧普希金,俄国的国家诗人。
(赣尼拔儿子的女儿嫁给了俄国贵族后裔Sergei Lvovich Pushkin,生了大诗人普希金。
)普希金也深深着迷于他的祖先的故事,并以自己的黑人血统自豪。
他生前写了一本很细腻但未完成的小说:彼德大帝的黑人(The Negro of Peter the Great)。
“塔林大门”边墙上,特立牌标明:“1731~1733年,Abram Petrovich Gannibal(1696–1781),普希金的外曾祖父(赣尼拔),曾掌管此关卡。
这里现在是度假胜地,波罗的海的海水,少了南方地中海的碧蓝,多了一份北方的沧莽…。
午餐在当年的沙俄“驿站”,这里是18世纪俄国时期的“标准化”官方机,负责接待过往官员信使。
今内部仍是旧时装饰,挂有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和皇后的照片,服务人员着俄罗斯服装。
饭菜粗旷简约,黑面包到是很正宗,里面加有各种谷粒和瓜子仁,挺好吃。
(二),拉脱维亚~道加瓦河之波拉脱维亚共和国(拉脱维亚语:Latvija),位于波罗的海东岸的欧洲国家,波罗的海国家之一。
北、南、东分别与爱沙尼亚、立陶宛及俄罗斯为邻,西边隔波罗的海与瑞典相对,东南国境则与白俄罗斯接壤。
下午到达拉脱维亚,三国中间的小国。
里加~拉脱维亚首都。
公元前3000年左右,拉脱维亚人的祖先定居在波罗的海的东岸。
公元前900年,几个不同的波罗的海部落移居在拉脱维亚:克罗尼人、塞梅加廉人、拉特加廉人、瑟罗尼亚人,及说芬兰语的利沃尼亚人。
波罗的海人建立了到古罗马的商路,以当地盛产的琥珀交换贵金属。
12世纪晚期,个传教士由罗马教皇派遣,来到了道加瓦河下游进行传教。
并且逐渐建立了由德国商人和传教士为主的定居点。
但当地居民却没有接受教。
教皇塞莱斯廷三世在1193年征召十字军向北欧的异进攻。
13世纪初,来自圣罗马帝国北部的德意志十字军建造里加(现在拉脱维亚首都)城堡,并成立宝剑骑士团。
武力强迫道加瓦河和高加河商道两边的异利沃尼亚人皈依教。
13世纪早期,德国人控制了今日拉托维亚的大部,波罗的海东岸是欧洲教化的地区,今深受德国文化影响。
如今的里加不但有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更是以拥有世界一流的新艺术风格的精美建筑著称,被称为“北欧巴黎”,为此名列世界文化遗产。
“新艺术”~是19世纪末,在建筑,绘画,雕刻,和装饰艺术界兴起的一股潮流。
最早得名于巴黎的一家Art Nouvean商店。
从法国,比利时,荷兰,英国,美国流行起来,逐渐形成一种性艺术风格。
它试图将所有的艺术在一起,建立在自然基础上的,创立一种可批量化生产的,能为广大公众接受的艺术形式。
里加从1889年开始,处于辉煌时代~像法国的Belle Époque。
经历了三次新艺术风格的变化,在不到20年间建立了多达750座美轮美奂的新艺术群体,数量之多堪称欧洲之最,同时又与中世纪老城和谐融,被世人赋予“新艺术之都”美称。
为此,联国将里加数量巨大的新艺术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在阿尔伯特街、伊利莎白等街道,拥有世界一流的新艺术运动风格的精美建筑群,一幢接一幢,一幢比一幢美,古埃及,古希腊,话,现代,花卉,飞鸟,雄狮,孔雀…所有的想像,都被大胆,和谐,而且精致的表现在宏伟的建筑物上。
不是一幢楼,而是一条街,一整个街区,一整个城市…,无论什么东西,一个二个不算稀罕,巴黎这样的建筑也很多,但一旦成了这种气势,就不得不让人佩服,刮目相看! 有个英国名作家,上世纪30年代来到里加,被一座座美丽的建筑折服,称其为“北欧巴黎”。
我也喜欢这些别出心裁的建筑,觉得很有戏剧性。
而且即有“阳春白雪”,也不乏“下里巴人”。
比如这个小酒吧上的雕塑,就十分接地气,让人一看,就觉得必须“浮一大杯!”!😄 我们的酒店在老城中心,出门即见到高耸的圣彼得大教堂,和他旁边的著名的雕塑~“不来梅的音乐家”。
故事来自格林童话:说一条毛驴,一头猪,一只猫和一只鸡,为了躲避主人的宰杀,一起结伴到不来梅城去当音乐家的故事。
德国不来梅市与里加是友好城市,特送此雕像,果然十分可爱,立刻成为众人的宠物,每个动物的鼻头,都被游人摸的锃亮。

这里也有个“黑头宫”,与塔林的“黑头兄弟会”属于同组织。
但规模更大。
黑头的名称源自于公元三世纪罗马帝国底比斯军团的军团长莫里斯。
330年罗马大帝君士坦丁皈依教之前,教在罗马帝国军队中是非法宗教。
底比斯军团是罗马帝国驻扎在埃及南部的军队,包括军团长莫里斯在内大部是黑人。
在莫里斯的倡导下,整个底比斯军团全部秘密皈依了教。
当罗马皇帝马克西米利安调动莫里斯的底比斯军团到瑞士作战,并令莫里斯的军团杀光当地的徒,军团拒绝执行令。
287年罗马皇帝令处决了整个莫里斯军团的6千6百名官。
今天瑞士的这个地方就叫圣•莫里斯,军团长莫里斯成为了殉教的圣人。
若干年之后莫里斯成为圣罗马帝国皇室的主保圣人,也成为德意志商人和军人行会的主保圣人。
因为莫里斯是埃及的黑人,所以这个行会就叫“黑头会”。
广场中间的雕像,是圣罗洛(Holand),在圣彼得大教堂有他的雕像原作,说明称他是查理大帝的骑士,贸易和商人的保护。
(是否与维京人首领罗洛是同一人?就不清楚了,待查。
)黑头宫上的四个装饰雕像,从左往右分别为古希腊诸: 海王莫赛冬、美维纳斯、战雅典娜、和众使者、商业与偷盗之赫尔墨斯(Hermes)~人们习惯称其为“爱马仕”,现在著名品牌。
上面的城徽分别是:伦敦,比利时布鲁士,俄罗斯,挪威的碑尔根。
~应该为当时的主要贸易往来城市。
1510年,“黑头兄弟会”次在广场中间搭起花树,然后焚烧,以示庆祝。
后来演变成了每年新年树的传统。
现在地上有一金属圣诞树,纪念这“颗圣诞树”的地方。
(放大仔细看,底座上有中文标注的字句~“1510年里加颗新年树”)。
原建筑毁于战火,苏联时期被全部铲除。
现在房子是1999年,為了慶祝Riga建城800周年而重建的。
大門两边墙上,各有一位守护。
左边女子是圣玛丽St. Mary,右边黑人造型的,就是商人守护~圣•莫里斯St. Maurituis。
里加圣诞主教座堂是一座新拜占庭式的东正教主教座堂,兴建于沙俄占领时期的1876-1883年,是当时俄罗斯帝国波罗的省的东正教堂,得到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祝福。
圣诞主教座堂以圣像著称。
一战期间,德国军队占领里加,将其改为路德会教堂。
拉脱维亚独立后,圣诞主教座堂在1921年又改为东正教堂。
现在教堂回廊是博物馆,许多古建筑的原件,如“黑头宫”门前的圣玛丽和圣莫里斯石像原件,都保存于此。
里加城最好玩的,应该是乘小游船沿公园内的运河,一直驶向宽阔的道加瓦(DAUGAVA)河。
道加瓦河也被称为“西德维纳河”,是波罗的海沿岸的大河,它发源于俄罗斯西部的瓦尔代丘陵,流经白俄罗斯、拉脱维亚,注入波罗的海的里加湾。
因此,道加瓦河也被誉为里加的“母亲河”。
河水平静地流过里加古城,将这个有着800年历史的区域分为了东西两岸,被河流环绕着的东岸是里加老城,西岸则是里加新城,“古老”与“现代“就这样隔河相望, 与其他城市乘船游览不同的是,游船码头不是始于道加瓦河,而是始自里加运河的中段,整个行程近一半的里程是在运河中航行。
运河与道加瓦河形成了一个互通的环形系统,因此游览起来景别特别丰富,视觉也变得多彩起来。
游艇穿过河闸便进入了道加瓦河,于是眼界豁然开朗,富含磷酸盐的河水呈现出秘的深蓝,远远望去,烟波浩淼,两岸的建筑瞬间变得渺小起来,辽阔的河道舒展绵长,这就是道加瓦河。
这里虽没有塞纳河的气派,也不及多瑙河的奢华,但长河昊天,却有一种无法比拟的心旷怡,令人心胸舒展开阔。
河畔有個在小玻璃房子里的圣克里斯多夫木像。
传說:远古时代,克里斯多夫在河的右岸有间小木屋,在晚上被对岸的婴儿哭声吵醒,他找到婴儿並帶回对岸的住家。
当他渡河的時候,感觉到婴儿越來越重,到了最後几乎背不动。
隔天醒來時,他驚奇的發現婴儿变成了一個滿是金幣的袋子,他把钱小心的收藏起來,他去世後,人們用這袋金币建了里加(Riga)城。
因此传說中,里加城的個建築就是河边小木屋。
城内的运河两岸十分秀美,树冠如盖,绿草如茵,野鸭在清澈的河水中游戏,岸上是漂亮的宫殿,散步的游人…。
运河曲折婉转,却碧波荡漾。
小巧游艇划开平静的水面,激起阵阵涟漪,撞碎了的是河中清晰的倒影,陶醉了的却是眼中如画的美景。
因为里加是个不冻港,为波罗的海三国的城市。
前苏联时期,俄罗斯人波罗的海三国,就是里加。
今有东正教的里加圣诞主教座堂,内部像外部一样富丽堂皇,金顶在阳光下闪烁,颇为显眼。
观看里加城的地点,是在圣彼得Pierre大教堂123米的高塔上。
大教堂建于1209年,1690年重建成巴洛克风格和高塔,是波罗的海地区最古老的教堂。
塔楼如今装有电梯,可以直上塔顶,360°的俯视整个里加古城和城边滔滔流过的道加瓦DAUGAVA河。
晚餐又是在一中世纪的古堡中,这次波罗的海之行,可是过够了“中世纪”的瘾! 离开里加,前往立陶宛首都维尔尼斯。
经过外省,路访一“当地大公”的夏宫,令人大为惊艳。
此宫名~隆黛尔Rundale's Pils宫,位于包斯卡附近,是拉脱维亚最著名的一座巴洛克式宫殿建筑。
原主人为此地大公,俄国安娜女皇的情人,得以使用莫斯科的建筑师,甚从圣彼得堡运来的材料。
但修建分为两个时期。
17361740年,和1764年1768年。
次只修了4年,大公失宠了,被罚,工程暂停。
好在后来又重得欢心,工程继续,于1768年完工,果然是气派。
后来战乱曾为营,曾为仓库,破败不坎,直到立陶宛独立后,才列为国家博物馆照原样重修。
天花板上的顶画,精工细作,莫斯科运来的绸缎璧面,富丽堂皇,…还真是下了功夫! 虽是夏宫,但看得出来,是仿巴黎凡尔赛宫。
18、19世纪,中国瓷器为的一大时髦,这里也当然有中国瓷器馆,以此为傲。
最美是花园中有上千玫瑰,各种品种,五彩缤纷,很多真还没有见过。
花园布局和精美可与凡尔赛宫花园媲美。
被称为“立陶宛的凡尔赛宫”。
1812年拿破仑经过龙黛尔宫,对其深为喜爱,看来是真得“法国风韵”啦!拉脱维亚给了我们一个惊喜! (三),朝圣之路~立陶宛 立陶宛,面积6.52万平方公里,比爱沙尼亚稍大,是波罗的海三国中的。
人口约290万,也是三国中最多的。
立陶宛与另外两国情况不同,这个地区是芬兰控制的极限位置,因此立陶宛受到北欧的影响较小,而与陆地上的波兰、德国、白俄罗斯有较深的联系。
进入立陶宛境内,车突然停在荒野中的一片空旷之地,远远看到长长地人流去往远处一个小山丘。
随人流走到近处,被惊呆了!那是一个怎样的景色啊!从路边开始,大大小小,高高底低,无数的十字架,像经过山火后幸存的树林,没有叶子的树干,残差不齐,倔然挺立;像野地中的荆棘,密密麻麻…,布满整个山丘。
这是自14世纪,波罗的海国家接受教,数个世纪以来,世世代代的朝圣者,在这个小山丘留下了20000多个大大小小,高低错落的十字架,成为世界上的历史和文化景观。
一直以来,尤其是在前苏联时期,这个以宗教名义存在的十字架山,实际上已经成为立陶宛民族独立的象征。
2002年教皇保罗二世亲临祭拜,并在旁边建立新的修道院,使其名声大震。
走上那木板制成的登山小路,看到两边那不同年代的,不同朝圣者留下的十字架,有的高大上,精雕细刻,辉煌精美;有的细小谦卑,区区一小木架;有的崭新鲜亮,有的岁月久远…,几十万的十字架,无论高低贵贱,全都并肩拥挤交叉在一起。
我不是,但眼前看到的一切,所显示出人类信仰的力量,和世世代代的坚忍,让人感动之余,更受到无形中的心灵震撼。
终于到达一个波罗的海国家~立陶宛。
首都维尔纽斯。
广场上伫立着一个高大的跨马武士像,这是维尔纽斯的创立者~格季米纳斯大公的塑像。
基座上有一只狼,传说是:格季米纳斯大公国王狩猎时,夜宿于此,梦一铁甲巨狼鸣嗷,声震四方。
醒后问谋士,答曰好兆头,于是在此立都立堡建城。
“维尔纽斯”来自立陶宛语“维尔卡斯”,意为“狼”! 立陶宛人属远古印欧语系的一支,于公元前即已来到波罗的海沿岸定居。
12世纪起受日耳曼人侵略。
1240年立陶宛大公国成立。
14世纪接受教。
1251年,立陶宛代大公明陶卡斯为取得其他欧洲国家的承认,接受了教洗礼,1253年正式登基,成为立陶宛历史上的国王。
从这个时期开始,立陶宛大公国逐渐发展为中世纪欧洲最强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之一。
明陶卡斯去逝后,立陶宛重新开始信奉多教,并开始了与德意志十字军的“百年战争”。
1370年波兰王室绝嗣,1386年波兰公主雅德维加嫁给立陶宛大公约盖拉,两国的结使其成为欧洲大国。
1920年,被波兰占领,受波兰文化影响今。
二战中,近20万犹太人被杀。
二战后成为前苏联加盟共和国。
1990年独立,是波罗的海三国中,独立的国家 。
首都维尔纽斯~立陶宛首都,1320年立城,更是一个历史文化之城。
漫步古城,从14世纪开始建立的高大雄伟的教堂(据说这里的教堂之多,堪比耶路撒冷),到精致小巧的咖啡馆,整座城市充满着浓浓的历史遗风: 红色哥特式的精致高耸,巴洛克风格的金壁辉煌,新古典主义的宏伟壮观…,交相辉映,一个个看来,如浏览一个从中世纪开始的建筑历史博物馆。
索性以年代为序,“有景有实物”地一一列举: 古罗马式建筑~以圆拱式著称。
市中心山上红色八角形的格季米纳斯城堡,是最早的建筑,古罗马圆拱式建筑,“维尔纽斯”的标志和象征。
哥特式风格~起源于1140年的法国北部。
12~15世纪流行于欧洲,最初“哥特”一词是拉丁语对“蛮族的贬称。
其特征是用尖拱代替了罗马建筑的圆拱。
可以承载更多负荷,使墙体越来越薄,越来越高,窗户也越来越大。
美丽的圣安妮教堂(St.Anne's Church),维尔纽斯哥特式建筑的代表。
建于15世纪末期,她全部用红砖砌成,据说砖块有33种之多。
顶端是纤细的主塔凌空高悬周围小塔簇拥,似众星拱月。
线条繁杂而优雅,哥特式的火焰状尖拱使教堂主体呈上升感,如拔地而起,徐徐向上生长,充满生力。
据说1812年拿破仑远征莫斯科,途经维尔纽斯时,被圣安妮教堂的精美吸引,大发感慨说:“如果我是个巨人,我要用双手把圣安妮教堂带回巴黎,把她和巴黎圣母院放在一起。
” 文艺复兴风格~15世纪起源于意大利的,15~16世纪开始流行于欧洲,建筑特点韵律和均衡对称感。
尖拱不见了,方形和拱形重新回归。
在古希腊,古罗马的基础上,又创造出新的艺术语言。
著名的“黎明之门(Gate of Dawn),1514年首先出现在文献中。
具有鲜明的立陶宛式北欧文艺复兴风格。
上城门上有一圣母玛利亚像面的圣母像,绘制于17世纪。
身着的圣衣和宝冠均由黄金和钻石装饰,灿烂夺目。
传说此圣母像具有非凡魔力,被称为“维尔纽斯圣母”。
几个世纪以来,立陶宛和周边的天主和东正都把她视为圣物,前来朝拜。
我在楼梯上遇到数位老太太,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跪拜上去。
巴洛克风格~起源于17世纪意大利,17~18世纪流行于欧洲。
这时的建筑,从文艺复兴时期的园形平面,开始变成曲线和椭圆,像贝壳一样的曲面,大胆的拱顶,繁复的装饰,幻美辉煌的天顶画…,形成一种动态的富丽堂皇。
不但维尔纽斯的天主教堂,就是东正教堂,都是巴洛克式的金壁辉煌。
16世纪末立陶宛进入鼎盛时期,16~18世纪中,巴洛克风格开始流行,成为维尔纽斯的主流建筑风格。
漩涡状门槛起源于佛罗伦萨新圣母教堂。
圣特蕾莎教堂(Church of St.Theresa),建于1604年的最早期巴洛克式教堂。
教堂的圆顶和十字形布局,影响了整个17世纪的教堂建筑。
重修后的粉红色墙体,充满律动的生力。
新古典主义风格~18世纪中期,欧洲开始出现的返古风潮,它们一反洛可可风格的曲线和繁杂装饰,以源自于古希腊建筑和意大利的帕拉第奥式建筑,提倡纯粹简洁的形式,成排的立柱,显示出庄重与圣洁。
维尔纽斯大教堂的灵感,完全来自古希腊的多立克式庙,三角楣顶部立有三尊圣徒雕像。
庄重而威严。
顶天立地的门廊立柱,成排矗立,柱体中间微鼓,显示出稳定和庄严。
市政府,总统府等,也都是新古典主义风格 正因为古城完整地保留了的各个时期的建筑风格,从而整体被列国世界文化遗产。
遗憾的是,今天风雨交加,以于许多著名建筑,只能匆匆而过,没来得及细看,…留待下次吧。
离首都30公里处的特拉凯城堡,位于特拉凯省Galvė湖中一座岛上。
14世纪由科斯图提斯公爵兴建,大约1380年,由科斯图提斯的儿子~维陶塔斯大帝完成主要部分。
维陶塔斯被称为“大帝”,是中世纪立陶宛最有名的统治者之一,捍卫民族独立的英雄。
1430年,维陶塔斯本人逝世于这座城堡内。
维陶塔斯大公1392年1430年执政,是立陶宛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他将大面积的土地划分给忠于他的地方行政长官,从而加强了大公国内部的团结。
1410年他在格隆瓦尔德战役中率领立陶宛波兰联军重创十字军条顿骑士团,使之一蹶不振,取得“百年战争”中决定性胜利。
他生活严谨,精力充沛,不嗜酒,深孚众望。
他不仅是一位军事家,还是杰出的外交家,懂立、俄、德、拉丁和鞑靼语。
1430年,80高龄的维陶塔斯大公在即将加冕立陶宛国王之际,意外从马背摔下,一病而逝,后葬在维尔纽斯大教堂内。
他死后,成为众人膜拜的对象,15-16世纪被尊为圣人,并20世纪时成为立民族自我意识觉醒的标志。
特拉凯城堡虽在乡间,却曾是立陶宛大公国的中心,相当于法国的“凡尔赛宫”,是当时实际的国都,令人另眼相看。
立陶宛在与俄罗斯的战争中,与成吉思汗的蒙古金帐汗国同盟对抗莫斯科大公国。
1569年,立陶宛与波兰联,成立波兰立陶宛联邦,国力强盛,1602年联邦更攻占沙俄首都莫斯科。
一度成为中世纪欧洲最强大的国家。
但后来国力衰退,被瑞典帝国攻占,最终于1772年、1793年和1795年为俄罗斯、普鲁士及奥地利的三次瓜分后灭亡~立陶宛大公国的辉煌自此不在,成为沙俄版图的一部份。
一直以来,印想中的立陶宛都是一个东欧小国。
亲临此地,才了解到它也曾经有过的辉煌历史,敬佩之余,也生唏嘘! 我们到时,风雨交加,好在后来天气转好,蓝天白云,漂浮在碧波中的红色城堡,宏伟中透着沧桑,十分漂亮。
整个波罗的海三国,都是盛产琥珀的地方,我们的行程就称为“琥珀宝藏”,一路见到各种晶莹剔透的美丽琥珀,但不识真假,不敢贸然,直到维尔尼斯的琥珀博物馆,才在长见识的同时,也“淘”了“宝”!嘿嘿! 一周过的很快,今天要告别美丽清凉的波罗的海国家,回到“热火朝天”的巴黎啦!🌞🔥😜 初访欧洲的十字路口这三个波罗的海国家,不但亲历了传说中的“仲夏节之夜,波罗的海国家的美丽,更是重新认识了这些原来的东欧“小国”的历史,伟大人民。
利沃尼亚骑士团的灭绝、前俄国,后苏联的占领、“波罗的海之路”的惊天壮举...。
也许正是因为他们在历史中充满了惊心动魄的激战,同时也沉淀下来一股子不屈不挠的革精。
“独立”, 成了波罗的海三国长久以来的共同向往,而“信仰”成为了他们高无上的荣耀。
1989年,波罗的海三国的民众为了反抗苏联统治,200万人手拉手从塔林到维尔纽斯建起“人墙”。
1991年三国终于先后宣告独立。
历史终于还他们于公正!衷心的祝福他们! 看一眼维尔纽斯老城的壮丽的晚霞,太多美好的瞬间凝固成一张张照片。
Est and West,Home is the b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