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西门口的历史文化

1年前 (2024-04-21)
广州市西门口的历史文化靚仔 广州西门口在中山七路与人民中路的十字路交汇点,是明代西门瓮城遗址所在地,瓮城是古代城市主要防御设施之一。
在城门外加筑小城,高与大城相同,其形成或圆或方,圆者似瓮,故称瓮城,方者亦称方城。
瓮城设在侧面,从而增强了防御能力。
而明代瓮城城墙遗址则就位于西门口,中山七路南北两侧。
现在的古城墙也只剩下了基底,石缝之间杂草丛生,如果不看遗址旁边介绍,真不知道这样的遗址有几百年的历史,直接就被忽略掉。
西门瓮城遗址是在1996年和1998年两次考古发掘出来的,之后遗址一直被植披覆盖,路人从旁边走过,如果没有专人介绍,只会看到封闭的绿化带,很难想象这里是古時广州的西城门所在。
这里瓮城遗址为拱卫城门,南北长50余米,东西宽18米,中部已经深深地被埋在中山七路底。
而南北两部份露于地面,是被民居压着,而一部份城墙在长庚街首约2号通往外面马路的阶梯上可見。
在明清两代,这里曾是通向当時广州最繁盛之地,那時高高的城门上,驻守着戎装的士,架着火炮,堆着垒石,是闲人免进的军事重地。
现今南北走向的人民路大部份路段原是广州西部城墙,将城内与西关商业区隔开。
民国九年(1920年)开始拆除城墙修筑马路,包括太平南路,太平北路,丰宁路,长庚路。
其中长庚路(中山六路口市一医院)两边,当時搭起了高大简易的生产作坊。
专门售卖制作寿棺,俗称长生店铺,是广州的寿棺一条路。
六十年代推行火葬后,禁售棺材。
此行业自然消失。
1966年文化大革,把以上路段改称人民路,並沿用今。
西门口如今的景象,是现代化的购物,大厦,低矮的民居,高贵的豪宅错落有致,旺中带静,商业发达,又不失文化底蕴。
如今,西门口附近交通便利,有电话电脑城,有华润和家乐福等大型超市,又有光孝寺,六榕寺,光孝堂,宝生大押,鬼才伦文叙故居,怀圣寺光塔,五仙观等众多名胜古迹。
在西门口上空穿越南北走向的高架路。
宝生大押位于广州古城西城门,高22.2米。
建于民国初年,为三层碉楼式建筑,是当時广州第三大当铺,也是周边最高的建筑。
1938年日军狂轰滥炸广州,西门口一带的建筑都被夷为平地,宝生大押却丝毫无损。
宝生大押也是清末民初广州六大当铺之一。
未有羊城先有光孝光孝寺原是南越王赵建德的故宅,建于三国時代。
光孝寺是岭南历史最为悠久,影响最为深远,规模最为宏大的寺院。
光孝寺建筑结构严谨,殿宇雄伟壮观,特别是文物史迹众多。
如始建于东晋的大雄宝殿,南朝時达摩开凿的洗砵泉,唐朝的瘗发塔,石经幢,南汉的千佛铁塔,宋明時期的六祖殿,卧佛殿,以及碑刻,佛像,苛子树,菩提树等,都是珍贵的佛教遗迹遗物。
这对于研究我国佛教史,广东历史,以及认识人民群众的创造力量,具有重要价值。
东西铁塔:建于五代時期,系当今我国现存最古老嘅铁塔。
西铁塔四角七层,层层刻有佛像同莲花,后因塔殿倒塌,今只存下面三层。
层层刻有盘龙和佛像,佛像约有千尊。
以金涂饰,故东铁塔又有涂金千佛塔之称,雕刻同冶炼技术都十分高超,今保存完好。
洗鉢泉:梁大通元年(527)印度王子菩提达摩航渡而到达广州,先住锡本寺传教,为取清泉,在此凿水井一口,用以洗钵故称洗钵泉。
达摩后来北上,入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成为中国禅宗初祖。
菩提树:梁天监元年(502年)智药三藏广州,从佛成道处带来一株菩提树苗植于寺内,为中国有记载最早移植菩提树。
並预言:当有肉身菩薩于此树下开演上乘法门,度無量众。
唐仪凤元年(676年),六祖慧能果然于此树下受戒说法,悉应前记,宋代光孝菩提,羊城八景之一。
据寺志记载,原树于清嘉庆二年(1797年)被飓风吹倒,监院瑞芻从南华寺孙树移植原处。
瘞髮塔:又名六祖髮塔。
石为基,砖灰砂结构,八角七层,高7.8米,層有佛龕。
禅宗六祖慧能,于此有风幡之论,被住持印宗识出。
遂于六六大年正月十五日在菩提树下剃度受戒。
为纪念惠能于此出家因缘,住持僧法才募款建瘞髮塔,同年四月初八落成。
光孝堂是广州市的一座重要教堂,坐落于越秀区光孝路29号,建于1921年一1924年,由旅美华侨徒自已组织的中华钢纪慎自理传道会回国投资建造,该会总干事谭沃心(1888年一1986年)牧师筹划建堂一事宜。
光孝堂的建筑是中西结的哥特式风格,从正面看似巴黎圣母院。
坐西朝东,总面积1.470平方米,高26.7米,长35米,宽23米,楼高五层,堂体宽敞,可容纳1200余人礼拜,是广州的教堂之一。
三楼正面中间有一个玫瑰花形的彩色大圆窗,一具直经5米,南北两边建有塔形钟楼,塔顶和周围用琉璃瓦装饰。
整厂坐教堂显得庄严肃回,雄伟壮覌。
明代i,广东出了个状元叫伦文叙。
佢勤奋聪颖,才思敏捷,被街坊邻里称为鬼才。
伦文叙24岁考中举人,34岁上京考试,连中两元,在会试中考(会元),在殿试中也考咗(状元)。
当時,自从宋朝张镇孙考中状元以来,广东已经系220几年冇出过状元。
哩次伦文叙连中两元,一時之间,伦宅前来祝贺嘅宾客络绎不绝。
此外,伦文叙嘅三个仔亦个个都有所作为。
他的长子伦以谅在广东乡试中,考中解元(名举人)。
古代科举制度,解元,会元,状元分别是乡试,会试和殿试中的名。
伦文叙父子三元具备,历史罕见。
他的次子伦以训,年仅15岁,也在广东乡试中考取第六名举人。
20岁上京考试,高中会元,在殿试中則考中榜眼(第二名进士)。
幼子伦以冼,17岁中举,后来也考中进士。
伦氏父子四人,个个进士,三元俱备,计夺得状元一个,榜眼一个,会元两个,解元一个,一门四元。
科举考试,成绩之佳,古今罕见的,声震回海。
他的象乡南海县黎涌村曾有一座表彰他们的牌坊,坊上刻着皇帝的赞词,中原家。
广州是伦宅的所在,表彰伦氏父子的牌坊就更多了,几乎京城每传来一次捷报,羊城就会新增一两座牌坊。
前前后后计有状元坊,会元坊,父子及第坊,父子会元坊,三元坊,兄弟进士坊,四海儒宗坊等七座牌坊。
人们把伦宅所在地称为福地,福地巷由此而来。
伦文叙的故居世业堂清代仍存。
诗人樊封到此寻古凭吊后,曾有诗云:鼎甲频抢世业堂,金线锈出几鸳鸯。
里称福地同冠盖,壁有莲灯芴半床。
今天的福地巷保持着青麻石路 怀圣寺:中国座寺。
千年光塔:芝麻开门。
哩座塔吾系中国传统嘅宝塔造型,而系高耸入云嘅圆筒状,朴素又敦实,带有股豪气干云嘅倔强气质。
佢嘅异域风情,透露咗佢吾寻常嘅来历。
千百年前,当哩尊塔所俯視嘅光塔路一带仲系一望无际嘅珠江边嗰陣,哩度曾经有过一个蕃坊。
数以万计来自大食同波斯嘅蕃人,带住璀璨夺目嘅珠宝,带住香气四溢嘅香料,漂洋过海,不远万里嚟到哩度,在光塔下栖息,同广州人做生意……佢哋好快适应咗哩块陌生嘅地方,开始学习哩度嘅文化,並且同广州人通婚,生下一代又一代嘅土生蕃客……慢慢地,他乡变成咗故乡。
因为佢哋绝大多数都系虔诚嘅,于是佢哋在江边建起进行宗教活动嘅寺和高高的光塔。
每个白天,光塔上邦克的声音呼喚。
比哩啲背井离乡游子的心灵指引着方向;每当夜幕降临,光塔上高悬嘅灯光,又在指引住海上嘅船只,朝住哩个陌生而富饶嘅国度,风雨无阻地前行。
像一个(一千零一夜)的故事。
事实上哩部反映中古時期趣闻嘅世界名著里,嗰个名为辛巴达嘅航海家,佢嘅原型一一阿曼航海家阿布一奥尔达,于公元750年从现在嘅阿曼苏哈尔港起航,漫长航程嘅终点,就是现在嘅广州光塔路一带。
一千多年以后的光塔路,嗰啲已无从寻觅嘅奇幻往事早已隐身而去,空留寂寞嘅光塔路,如一个默默无言嘅舞台,承载住曾经的辉煌。
今天,让我哋重新扣响芝麻开门的问询,去找寻光塔路之下千百年来的故事传说。
六榕寺在宋代被称为净慧寺。
六榕路名字来源于闻名的六榕寺。
六榕寺内的花塔 广州,又称羊城,源自一个美丽的传说:周夷王時,五位仙人骑着口含谷穗的五色仙羊降临此地,把谷穗赠予这里的人民,并祝愿这里永无饥荒,腾空而去,羊化为石。
千百年过去了,仙人无迹可寻,这个传说,却世世代代在这片土地传。
人们感怀仙人的功绩,建祠立庙,祭祀祈祷,五仙观由此而来。
广东民间艺术家万兆泉创作的五仙塑像 !传说仙人拇指,是仙人离去時留下的脚印。
禁钟楼:四大崇楼之一。
有岭南苐一楼之称的钟楼,屈大均曾把它与镇海楼,海山楼和拱北楼称为四大崇楼。
这座钟楼高两层,17米,是明代城楼式建筑,万历年间重建,现存两层的木构架具清代乾隆年间留下的。
禁钟楼首层用红砂岩石砌筑,宽约13.9米,浑11.9米,高6.8米。
二层为木杨方亭,重檐歇山顶,正上方横梁用铁钩悬挂着一口巨型青铜大钟,高3米,口径2米,是广东现存最完整的古铜钟。
钟底下以矛形坚井直通门洞,形成一个巨大的共鸣器,扣之声闻十里。
而每次敲钟,都必有灾难。
因此这口钟被列为禁钟,不准任何人敲击。
600余载的宫覌,红砖绿瓦残壁颓碑,似在默默诉说岁月沧桑。
带着自远古走来的话,承载羊城人民千古美好愿望,五仙覌,这座广州祖庙,将要掀开其秘面纱,延续新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