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意义

1年前 (2024-04-21)
家书意义娟子 既然讲家书,那家书是什么?其意义何在?今天早晨我认真思考了一下。
我想讲两个字,个字是“家”,第二个字是“书”。
讲“家”字,是讲家书的文化意义和功能;讲“书”字,是讲家书的审美意义或文学价值。
家书的构成基本说来,“家”是人类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是社会有序运行的前提和基本条件。
“家”字由两部分构成:“宀”和“豕”,显然就是在同一个屋檐下,拥有共同财产和共同生活的所在。
家庭关系是社会关系最基础的一个环节,因此家庭关系的处理是处理好社会关系、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
下面我们说第二个字“书”。
繁体字的“书”字由两部分构成:“聿”和“曰”。
“聿”就是笔。
所以“书”的本义是执笔曰,就是用笔说话,简单说就是笔谈。
那为什么要笔谈、要用笔说话?因为离开了家,不能晤谈、面谈。
于是“书”这种行为就发生了,家书这种文化产品就产生了。
家书的意义和价值我们认为家书同样具有如是意义和价值,并不亚于其他任何文学体裁的意义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真。
家书最可贵之处就在这里。
老话说得好,是真佛只说家常。
家书就如拉家常,说真话,说贴心话。
不必造作,无须夸张,无所掩饰,用不着说套话、说大话,用不着玩名词、玩概念,直抒衷肠,径直而发,朴素无华,性情所致,信手为之。
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诚恳可信;是内在志向的如实写照,亲切感人。
因此家书有着一种天然的艺术性。
当然或有例外,比如儿女报喜不报忧;比如父母总说“均好勿念”等等,但这些不过是“善意的谎言”。
有人会说到情书是那样的花哨,口吐莲花,笔下层云。
但情书毕竟不是家书,因为尚未成家。
第二,简。
书信用不着复杂。
和家人说话不必弯弯绕,费周折,有一说一,有二说二,适中而止,笔谈尤其如是。
这里有必要多说一句,文白本来有矛盾。
文,书面语言求其简;白,口头语言则不厌其繁,就造成大量的自然资源浪费、大量的时间浪费,甚体力浪费。
可叹!简是艺术的高境界。
切中肯綮、直击要害、化繁为简、以简驭繁是中国艺术家表现生、表现生活、表现世界的高妙手段。
减迹象以增内涵,以尽量简单的形式表现尽量丰富的内容,是中国艺术的基本特色和价值。
诗书画皆然。
简是生的内核,是生最精粹、最内在、的构成。
我们把汗毛刮掉,把肉皮去掉,把肉、骨头和血液去掉,剩下的就是最干净、最简单的所谓基因,这已经由科学所证实。
书信的基本特点恰恰是简,是平白,是朴素。
由绚烂归于平淡是大境界,是高追求。
平淡出真味,朴素见精。
书信的艺术价值、审美意义就在这里体现得非常突出 第三,柔。
道家说,柔能生刚,柔能克刚,这是有性意义的。
我常说大老爷们再五大三粗、刚猛无比,但也是你妈妈生的。
这就是柔能生刚;水性柔,但刀劈不断,炮打。
这就是柔能克刚。
因此柔性的力量才是最有力量的力量。
柔即温和,温和的力量才是最感动人的力量,是从内部发出来的感动人的力量,是教养的力量。
家书一般就像与家人谈话,轻声细语,娓娓道来。
用不着疾言厉色,不必喊口号,用大词、洋话吓人。
今天我们讲了“家”和“书”两个字。
一个是说形而上的文化意义,一个是说具体的文学审美价值。
要研究家书,应首先从字,由字源学入手。
其实研究其他一些文化产品也一样。
唐韩愈先生说“读书必先识其字”,这具有普遍的和根本性的意义。
不识字就读不了书,不读书就明白不了做人的道理,不明白做人的道理就不能最终做一个理想的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