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趣味诗歌赏析: 落雪(清•黄伯权)

1年前 (2024-04-21)
中国古代趣味诗歌赏析: 落雪(清•黄伯权)端章甫 落雪 (清)黄伯权 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
薄月迷香雾,流风舞艳花。
如果我告诉你,这一首诗,能读出四十首,你信不?你肯定不信。
那么不妨看看我是如何读成四十首的。
1、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
薄月迷香雾,流风舞艳花。
2、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薄。
月迷香雾流,风舞艳花落。
3、飞芳树幽红,雨淡霞薄月。
迷香雾流风,舞艳花落雪。
4、芳树幽红雨,淡霞薄月迷。
香雾流风舞,艳花落雪飞。
5、树幽红雨淡,霞薄月迷香。
雾流风舞艳,花落雪飞芳。
6、幽红雨淡霞,薄月迷香雾。
流风舞艳花,落雪飞芳树。
7、红雨淡霞薄,月迷香雾流。
风舞艳花落,雪飞芳树幽。
8、雨淡霞薄月,迷香雾流风。
舞艳花落雪,飞芳树幽红。
9、淡霞薄月迷,香雾流风舞。
艳花落雪飞,芳树幽红雨。
10、霞薄月迷香,雾流风舞艳。
花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
11、薄月迷香雾,流风舞艳花。
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
12、月迷香雾流,风舞艳花落。
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薄。
13、迷香雾流风,舞艳花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薄月。
14、香雾流风舞,艳花落雪飞。
芳树幽红雨,淡霞薄月迷。
15、雾流风舞艳,花落雪飞芳。
树幽红雨淡,霞薄月迷香。
16、流风舞艳花,落雪飞芳树。
幽红雨淡霞,薄月迷香雾。
17、风舞艳花落,雪飞芳树幽。
红雨淡霞薄,月迷香雾流。
18、舞艳花落雪,飞芳树幽红。
雨淡霞薄月,迷香雾流风。
19、艳花落雪飞,芳树幽红雨。
淡霞薄月迷,香雾流风舞。
20、花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
霞薄月迷香,雾流风舞艳。
21、花艳舞风流,雾香迷月薄。
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落。
22、艳舞风流雾,香迷月薄霞。
淡雨红幽树,芳飞雪落花。
23、舞风流雾香,迷月薄霞淡。
雨红幽树芳,飞雪落花艳。
24、风流雾香迷,月薄霞淡雨。
红幽树芳飞,雪落花艳舞。
25、流雾香迷月,薄霞淡雨红。
幽树芳飞雪,落花艳舞风。
26、雾香迷月薄,霞淡雨红幽。
树芳飞雪落,花艳舞风流。
27、香迷月薄霞,淡雨红幽树。
芳飞雪落花,艳舞风流雾。
28、迷月薄霞淡,雨红幽树芳。
飞雪落花艳,舞风流雾香。
29、月薄霞淡雨,红幽树芳飞。
雪落花艳舞,风流雾香迷。
30、薄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
落花艳舞风,流雾香迷月。
31、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落。
花艳舞风流,雾香迷月薄。
32、淡雨红幽树,芳飞雪落花。
艳舞风流雾,香迷月薄霞。
33、雨红幽树芳,飞雪落花艳。
舞风流雾香,迷月薄霞淡。
34、红幽树芳飞,雪落花艳舞。
风流雾香迷,月薄霞淡雨。
35、幽树芳飞雪,落花艳舞风。
流雾香迷月,薄霞淡雨红。
36、树芳飞雪落,花艳舞风流。
雾香迷月薄,霞淡雨红幽。
37、芳飞雪落花,艳舞风流雾。
香迷月薄霞,淡雨红幽树。
38、飞雪落花艳,舞风流雾香。
迷月薄霞淡,雨红幽树芳。
39、雪落花艳舞,风流雾香迷。
月薄霞淡雨,红幽树芳飞。
40、落花艳舞风,流雾香迷月。
薄霞淡雨红,幽树芳飞雪。
这首诗的形式叫“连环诗”,也就是说,组成诗句的文字互相嵌套,形成连环状,如环环相扣。
一般情况下,这种诗歌的形式不是呈方块状的,而是呈圆形,刻印在圆形或环状的器皿上。
这首诗就是铭在一把清代同治年间御窑所制的小茶壶上的,呈循环圆形,无论从哪个字读起,顺读还是倒读,都能读成一首五绝诗。
这样二十个字的诗恰好读成了四十首。
在感叹诗的首数比字数还多一倍的同时,你还会惊讶地发现,每一首诗都是押韵的。
本诗用了“雪”“树”“雨”“霞”“月”“雾”“风”“花”几个常见意象,描写了这样的景象:雪花飘飞,落在芬芳四溢的树上,天边的霞光映着树上飘飞如雨的红瓣,清薄的月光洒在花间,似乎弥漫着淡淡的雾气,散发着花的清香,流动的风吹拂着艳丽开放的花朵,于是花瓣漫天地飞舞。
无论从哪个字起读,其意思都差不多,无非就是风花雪月之作。
从平仄和对仗的角度来看,四十首也不可能都做到符格律,因此不能说是绝句,只能算是古风。
但从每个字起读都能成句和押韵的角度来看,还是很见功力的。
作者巧妙地利用了汉字动词和形容词组的特点,加之以古诗跳跃性强的特点,将动词形容词构成四十种排列组,表现出既相似又有差异的诗意。
在押韵上也是煞费苦心。
“霞”“花”、“薄”“落”、“月”“雪”、“迷”“飞”、“香”“芳”、“雾”“树”、“流”“幽”、“风”“红”、“舞”“雨”、“艳”“淡”,20个字组成10组押韵的诗句,也就是说诗中的每一个字都要作韵脚,足见其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