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十六中青年研修班第六期——如何填写“使用教材的构想”

1年前 (2024-04-21)
太原十六中青年研修班第六期——如何填写“使用教材的构想”翔   通过上学期为期五次的青年研修班的学习,我校青年教师在教学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收获,感到受益匪浅!最直接的收获就是我们学会了如何规范地设计教学目标,以及如何将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地更加明确、清晰、具体。
为了更好地帮助青年教师们快速成长,也为了保证每一位青年教师不因为上课而错过了参加研修班学习的机会,我校教研室分别于2019年3月5日和3月7日在阶梯教室举办了同一主题的研修活动:太原市第十六中学青年教师研修班第六期——如何填写“使用教材的构想”。
与会的领导有,校长吕向群同志,教学校长陈平同志,工会主席王维良同志以及教研室主任李宇明老师。
  3月5日的研修班活动首先由我校地理老师李巧玲老师进行分享,她以高中地理必修一4.1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这一课,作为案例给青年教师们介绍了她在书写“使用教材的构想”时的思路和心得。
她的思路是:章→节→课时,依序处理;教材中各种要素的统筹与整;处理好师生、知识与能力、详略的关系;她对这一课使用教材的构想是:分两大块来学习:正文部分旨在建构主干知识结构;图像活动阅读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图文材料的处理能力。
基础知识通过自主阅读来完成填表归纳;阅读和活动共12个,其中10个活动题任务分解到8个小组,重点讨论并展示;其余2个由教师示范性讲解。
在4.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一课的使用教材的构想中,李巧玲老师分三大块进行了设计:1.基础知识:气候变化史:乱且多←列表归纳,提速增效;气候的影响:少而泛←补充实例,理解记忆2.读图分析:9幅图。
图像归类,掌握读图分析的方法;图文对照,形成多向学习的意识。
3.链接应用:知识链接:气候与天气;雪线;潮汐实践应用:关注气候变化,增强公民意识。
  3月7日的活动由我校白艳老师进行分享,白艳老师针对《辛亥革》这一课,基于课标、不同版本的教材以及学情、教情,对同一课题提供了由浅到深的5种不同的使用教材的构想。
使用教材的构想一:本课共三目:清末民主革风潮:主要讲述辛亥革爆发的原因。
通过史料分析认识推翻清政府已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补充清末“新政”和“四川保路运动”;三民主义课前学生通过表格预习完成,课前板书于黑板上。
武昌首义:辛亥革的经过。
通过《辛亥革形势图》来突破。
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联系必修Ⅱ必修Ⅲ,精选史料分析辛亥革的成果和历史功绩;正确认识袁世凯“窃取”革果实。
使用教材的构想二:本课共三目:清末民主革风潮和武昌首义:这两目主要讲述辛亥革爆发的原因、过程。
通过制作《辛亥革大事记》理解广义的辛亥革。
补充清末“新政”和“四川保路运动”;三民主义课前学生通过表格预习完成,课前板书于黑板上。
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联系必修Ⅱ必修Ⅲ,精选史料分析辛亥革的成果和历史功绩。
使用教材的构想三:本课共三目:由武昌首义和《辛亥革形势图》,引出问题(1)晚清政府为何那么快就土崩瓦解呢?——清末民主革风潮。
(2)如何看待辛亥革?——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
使用教材的构想四:本课共三目,主要讲述辛亥革的原因、经过、结果和影响。
“辛亥革”作为近代历史里程碑式的事件,同学们在初中已重点学习过,对辛亥革的过程、影响已有了解,调动其原有知识,重新梳理知识,在此基础上以“立宪OR革,中国运的选择”为主题开展教学。
使用教材的构想五:本课共三目,主要讲述辛亥革的原因、经过、结果和影响。
“辛亥革”作为近代历史里程碑式的事件,同学们在初中已重点学习过,对辛亥革的过程、影响已有了解,调动其原有知识,巩固拓展新知识,通过课前收集辛亥革在太原或山西其他地方的情况,开展乡土教学。
白老师这种认真负责的精更是值得我们青年教师去学习!   研修班的第二项活动是由李宇明老师给大家讲解如何填写使用教材的构想。
  他从填写的角度入手,深入浅出地对青年教师们进行引导,同时从康二女、马翔、张晓凤、成巧媛、黄雪娇等人的实际案例中进行分析,指出他们在书写“使用教材的构想”中值得肯定的地方,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李老师非常贴心地帮助青年教师总结了填写“使用教材的构想”的模版,大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这这些模版加以扩充就可以形成规范的“使用教材的构想”。
因此对于青年教师来说,这些模版具有切实的可操作性和很强的指导意义!   研修活动的,陈平校长也对青年教师们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希望大家认真思考今天学到的内容,并把李老师给大家总结的模版落实到平日的教案书写中去,也希望大家每次的研修班活动都能有所收获!   本次研修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大家还都沉浸在研究的氛围中,久久不愿离去,连校领导们也参与到了热烈的讨论中,可见本次研修活动深入到了每一位与会者的心中!也希望我们青年教师能够潜心教学,站稳讲台,在每一次的研修活动和教学实践中得到长足的提高! 编辑:马翔审核:李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