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随笔

1年前 (2024-04-21)
家庭教育随笔xsr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却深深感知, 影响孩子的主要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
从事多年的政教工作的我,总是发现很多问题学生的根源来源于他们的家庭,甚于一些家长的问题比学生还来得严重。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的误区有许多。
首先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被所谓的专家误导了,这是致伤!最近这些年,一些所谓的教育专家总是鼓吹他们的教育理念,例如用放大镜看孩子的优点,淡化孩子的缺点。
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太多了就不一一列举了。
其实,学过哲学的都知道,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只有科学辩证的思想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如果你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首先应该学会客观的看待自己的孩子。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色,这种心理是可以理解的。
自己的孩子笨,从家长的角度就是老实;自己的孩子调皮捣蛋,就是聪明,慢慢的家长自己会形成一种自我欺骗,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
孩子的优缺点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你想他聪明他就聪明了,美好的意愿谁都有,肥皂泡再漂亮也终将破裂。
所以我建议每一个家长朋友,你可以找张纸,尽量客观地把你的孩子的优点和缺点都列出来。
然后,优点呢你可以先不去管他,因为优点已经形成。
但是,缺点必将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荆棘,因此我们必须用心,有目的、有计划的去扫平这些障碍,我们应该寻找孩子形成缺点的根源,帮助孩子改正缺点的具体方法和措施,然后持之以恒的去帮助孩子。
记得儿子小的时候,他的缺点就是胆子特别小,我从来不用担心他会玩水、玩火、玩电,每当电视里有播放一些相对紧张的音效时,他都会跑去房间里。
可能在一些家长看来,这样的小孩很乖。
其实作为家长,我很清楚这个缺点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
我们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培养孩子的勇气,有空就和小孩来一场枕头大战,鼓励他从高处跳下,会就组织各种活动,经常出门去旅游,让孩子自己上市场买东西……,经过了多年的努力孩子终于变得阳光起来,以前对陌生人说话很小声,现在每天在学校能在课前带读。
家庭教育重要的一环就是孩子的教育要从“小”抓起。
这个“小 ”字包涵有几个意思。
一是年龄,俗语说得好,"三岁看后,七岁看老。
"孩子的教育更应该从他们来到这个世界开始抓起 ,越早效果越好。
二是小事,家庭生活中其实没有什么大事,但以小见大,教育孩子要从小事着力。
周围很多人都感叹,我的孩子仿佛不用怎么教就很出色,其实这是一个误会。
孩子小的时候就像一颗小树苗,要想小树苗朝着你期待的方向成长,那么怎么做呢?相信大家都很了解,就是在小树苗很小的时候,它的成长出现了偏差就立刻给予纠正,如果等到它长大一些你再来扭的话,有时也能纠正过来,我们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肯定会比较多,难度较大的,甚可能把树扭断了。
记得孩子还不会走路的时候,有一次吃饭,东西不是他喜欢的,孩子一下子把碗推到了地上,我立刻很生气的批评了他,母亲在旁边说,孩子这么小,什么都不懂你这样子有什么作用呢?其实孩子再小,都有他自己的判断,如果像这样的行为你不批评他,他就不知道这样子是不好的,以后就会继续,久而久之就成为一种习惯。
现在许多小孩子想得到什么玩具,如果父母不同意,他就会哭闹,结果他通过这样的手段能够达到目的,以后他想得到什么东西而没能达到目的,就会继续跟你闹。
在我们家里,儿子要什么玩具、课外书等不是说他要我们就给他买,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就给孩子定了个积分计划,从吃饭、上幼儿园、做家务、心情愉快等等都能够拿到积分,然后他想买什么玩具和书或其他要求可以通过他的积分来兑换,因此,儿子从来不会因为要什么达不到目的而哭闹。
而且通过这样的方法,我们一点点的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和努力向上的习惯。
不给儿子讲题 记得儿子刚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有一个晚上,他拿了他的家庭作业摆在我的面前,问了我一道数学题。
我想了想,跟儿子说,我不会给你任何的帮助。
儿子说,你不会吧?我说,你也可以这么认为。
儿子急哭了,带着哭腔对我说:“你是教中学的老师,连小学一年级的数学都不会,你是故意不给我讲,哪里有你这么做父亲的!”我和儿子说,你别激动,我知道你是很聪明的孩子,教辅中的题目你应该都会的,不会是什么原因呢?一种情况呢是你没有认真思考,另外一种就是上课没有认真听讲导致知识有了缺漏。
不管是那一种原因我都不会和你讲。
随后,儿子自己把题目解了出来。
很多人都不理解我为啥不给儿子讲题。
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特别的投入,例如有的家长每天晚上都陪着孩子做作业,孩子不会就立马给孩子做辅导,结果孩子的成绩是越来越不好。
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课堂的知识对于大多数孩子都是只要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复习都是自己能够解决的,当父母给孩子一个助力之后会养成孩子一个很不好的习惯,上课可以不是很认真,因为,如果不会,回家还可以问父母;碰到难题不是自己想办法去解决,而是让家长去解决。
长此下去,成绩只能是越来越不好。
所以聪明的家长要学会偷懒,你没有也不可能包揽孩子的学习,那就让我们从孩子的书桌旁边走开。
我们要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习惯,要培养孩子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和认真就可以了。
知识的传授那是老师的事,想想我们自己,我们的父辈们有没有陪在书桌旁给我们讲题呢?我们不是也可以读好。
从讲故事到阅读是对孩子最好的一种培养 给孩子讲故事并邀请孩子自己讲故事,让孩子从听故事开始建立阅读和写作习惯,让孩子尽早学会独立阅读,尽早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
“只要还在读书的人,就不会彻底堕落,彻底堕落的人是不读书的。
”从来不给孩子讲故事的父母,是不负责任的父母。
我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每天晚上就在睡觉前给儿子讲故事,儿子到现在还记得我讲的自编的《阿狗和阿鹅的故事》。
睡前的小故事给孩子增长了知识也是对孩子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我们在故事中了解了真、善、美,也学会了辨别假、恶、丑,这样的活动使家庭更和谐也避免了单纯说教带给孩子的抗拒心理,还能让孩子很快入睡,这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后来随着孩子识字量的增加我就有意识的引导孩子自己看书。
记得当时的谈话内容是这样的。
“儿子,喜欢爸爸给你讲的故事吗?”“喜欢!”儿子回答道。
“你知道爸爸的故事从哪里来的吗?”“看书来的。
”“爸爸这里有本《纹身狗的故事》你拿去看看怎么样?”,“好啊!”接过去一看,没有图,尽是字,就说,为“什么这本书里没有图?不好看”。
我就说,你不是老要求爸爸的故事讲长一点吗?如果这书里都是图就是一个短短的故事了,你试着看看了。
他听了觉得有道理,所以就拿走了,结果就是上幼儿园时候好多孩子还在看图画书,而儿子已经经常阅读纯文字的书了。
小学低年级就把《西游记》阅读了几遍。
随着阅读量的增加他的作文也越写越好了。
陪孩子打电子游戏 电子游戏可以说是当今社会生活不可避免的活动之一,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深切的感知电子游戏对孩子危害很大,特别是象儿子这样做事情很投入的小孩非常容易就会上瘾的。
但是我所接触的许多因为游戏而荒废了学业的案例,都是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严格控制孩子,不让孩子接触游戏,结果后来孩子一接触,却没有一点免疫力,一下子就被游戏俘虏了。
因此我决定还是让儿子接触游戏会好一些,刚开始接触一些小游戏,那时候我发现他在打黄金矿工的游戏,然后我就下载了一个flash版的游戏,用软件把游戏打开了,修改里面的参数然后让儿子玩,结果想得多高的分数都可以。
我用这个游戏告诉儿子,游戏只不过是人为设定的程序,闲时打发一下时间是可以的,其中的乐趣是就是你想超越和挑战,我把难度降得低了,你打一段时间就觉得没趣了。
到后来,风靡的QQ农场游戏,我也是经常帮儿子摘菜,结果他不用怎么玩级别也很高,他也就没了太大的兴致。
在他玩这些游戏没有多大的兴致时,我再规定他一星期可以玩游戏的时间,他也就不会太抗拒了。
但是最近他在玩一些游戏我没有陪他玩了去,结果发现他又很投入了,所以我决定了,以后他再玩游戏我要陪陪他,玩到他觉得好没趣。
家庭活动,培养孩子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