碛口拍摄计划

1年前 (2024-04-21)
碛口拍摄计划世纪凤凰网摄影频道马文平   一 : 碛口古镇的历史及文化 碛口镇位于晋西临县黄河与湫水河的交汇处,距省会太原约230公里,距临县县城约50公里。
明清民国年间,凭借黄河水运一跃成为北方商贸重镇,享有“九曲黄河镇”之美誉,是晋陕大峡谷黄河沿岸的镇,也称晋西镇。
晋商发祥地之一。
从清代乾隆朝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的二百多年是碛口的鼎盛时期。
在过去交通落后的年代里,碛口以上的黄河水道是连结西北与华北物流的经济大动脉。
康乾盛世以及社会经济的急速发展带来了碛口的繁荣昌盛,做为当时著名的商贸中心、水陆运输中转中心,码头上的货船每天少则几十艘,多则二、三百艘,拥挤时三排货船并列平行排列于岸边绵延数里。
粮食、麻油、盐碱、皮毛、药材、钱庄六大行业,各类物资源源不断地从西北产地沿黄河顺流而下,到碛口后再由骡马、骆驼转运吴城、晋中、京津、汉口等地。
丝绸、茶叶、烟酒等日用品则从这里起运销往西北。
当时的碛口,码头的搬运苦力有两千余人,负责转运的骡马、骆驼有上千头。
“驮不尽的碛口,填不满的吴城”、“碛口街上尽是油,三天不驮满街流”……从这些流传今的民谚中,我们仿佛又听到了碛口老街昼夜不息的驼。
  二、拍摄活动的题材:1、《黄河映日 》滚滚黄流,奔腾不息!黄河,炎黄子孙的母亲河!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宽广的黄河水面,平缓、悠然,太阳红的那么鲜明、彻底,仿佛要释放出所有的和能量。
木船上,碛口李世喜白羊肚毛巾、羊皮袄、大烟袋。
这是生绚烂的一瞬,这也是天地间壮美的一瞬! 2、《力挽狂澜》站在黄河上,望滔滔巨浪,听厚重的黄河号子,用手中的相机拍出惊涛骇浪!拍出同舟共济!拍出力挽狂澜!拍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铁脊梁! 3、《伞头秧歌》宣泄一下你的小情绪,释放出你的自然本性!甩开膀子跳一段伞头秧歌。
秧歌犹如一条翻滚前进的彩色巨龙,又像奔腾不息的黄河之水,这恰好是我们华夏民族文化的象征。
拍出黄河边上彩裙飞舞!拍下碛口老院里热舞扬起的黄土! 4、《古镇人文、建筑拍摄》古镇碛口,摄影家的殿堂,艺术家的摇篮,文学家的沃土……走在古街上,站在古铺旁仿佛又回到几百年前的繁华闹市,满街车水马龙,昼夜驼铃不绝…… 三:费用及时间本次拍摄由世纪凤凰网摄影频道组织,为保证拍摄质量参加人数为15人,费用为AA制。
费用明细:租黄河木船雇佣纤夫大浪行船及拉纤3000元。
两瓶酒及二斤猪头肉200元碛口食宿:住宿为标间,三餐。
每人每天160元计9600元太原碛口及返回交通费:2400元费用预计:15200元每人预收1000元拍摄时间:5月25日--28日【四天】特别提醒:本次活动为专业拍摄,活动后要交作品。
四月十一日,《世纪凤凰网》摄影频道指导老师李凯文和郭广虎老师及马文平、杨长生、碛口代言人李世喜、伞头秧歌刘继伟在碛口对本次拍摄做了整体规划 《世纪凤凰网》摄影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