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思宜:你撇下半天风韵,我拾得万种思量——读《西厢记》

8个月前 (04-21)
黄思宜:你撇下半天风韵,我拾得万种思量——读《西厢记》黄成松   《西厢记》,是《莺莺》前世没有做完的一场梦。
王实甫亲手将曾经堕入地狱的女子拉回人间,使其重施眉黛,霞衣披身,顾盼生辉,抢回了这段深情的主导地位,用圆满的结局幻想接上了垂目维纳斯的断臂。
《莺莺传》是唐代传奇小说,由元稹编撰,原题《传奇》。
主要讲述的是贫寒书生张生对没落贵族女子崔莺莺始乱终弃的悲剧故事,据陈寅恪对《莺莺传》的考证,“盖《莺莺传》乃自叙之文,有真情实事”。
张生即元稹本人,故事也脱胎于元稹本身一段悲伤不的感情。
莺莺的原型也非大家贵族之女,恐为不上台面的却家底丰厚的艺伎。
文学史上在前者基础上再加工形成一个主题多个系列作品的情况并不少见,《雷峰塔》与《白蛇传》,《长恨歌》与《长生殿》,《西厢记》也顺而接过了元稹的故事延续出来一个新世界。
在不同作者的笔下,哪怕是同样的故事题材也会塑造出来不同的人物形象,展现出来不同的审美趣味。
许仙(宣)由怯懦虚伪变得深情炙热,盛唐恋歌从华美恢宏演化为平民细腻,自然的,在这两部作品中,无论是语言风格还是人物塑造方面都有着相当大的差异。
  王西厢不客气地说,其实大有旧瓶装新酒,夹杂私货,“卖弄文采”之嫌。
故事架构在元稹基础上丰满人物结局,情节冲突并不大,脉络也算简单一目了然。
站在现代人更为丰富的审美立场看,除却反对封建礼教在当时历史背景下会引起的轰动性效应,故事本身是没有什么足以引起特别大的深思之处的。
说的“夹带私货”,让我的阅读体验中次有这种感觉的作品是《红楼梦》。
抛开这个故事层层秘面纱后真正的用意不说,比起其他的三大名著,曹雪芹也大有“炫耀文采”的表现,如香菱的三次改诗,大观园题词,黛玉湘云联句。
王实甫借用了一个简单的且已经有流传度的故事框架,将自己的满腹才情加以填充,创作出来与前作大不相同的诗情画意别有情趣意调的杂剧作品。
《西厢记》中的词曲承接了唐诗宋词的发展。
诗词的发展在一步步走向平民审美,从高不可及的坛走下来深入世俗,到了杂剧这一步无论是形式还是语言更有很大程度的突破。
和其他的杂剧比起来,《西厢记》俗中更显雅。
他选取民间题材,但是语言文字大有宋词风骨传承的痕迹。
《西厢记》的文字氛围是安静隐蔽而暧昧横生的,是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这与情节的封闭有很大关系。
杂剧词曲中多处选用“高墙”“月影”“更漏”“疏帘幽室”的意象,将阶级地位悬殊男女偷情的危险氛围描摹得使人身临其境。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
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这样的情境描绘不亚于西方世界罗密欧朱丽叶私会突破禁忌爱情的美感。
《西厢记》的文字高雅与通俗并存。
词曲可以高雅韵味,人物可以口出俗语,一些词曲中还可以带有口语化词汇。
“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两相结不闲突兀,反倒扩大了杂剧作为一种文学样式的包容度。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这是《西厢记》当中传诵度相当广泛的名句。
王实甫虽然写的故事题材小,但是并不代表他心中格局便是如此。
他的意象世界有足够广阔的空间感和时间感,写儿女情长但又不只会琢于细节反复无常。
而且平铺直叙的方式也使其免于一味堆砌华丽词藻产生审美疲劳。
骤然平实当我语句更加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营造出来广阔苍凉的意境,传达出离人的悲切之感。
而总观《西厢记》的人物塑造,相较于前作更加丰富饱满。
不少文学评论学者认为其为后世的“才子佳人”模式有着相当大的影响,甚是框架住了后世文学相关题材的设定。
诚然,王实甫的创作中突破封建礼教的才子佳人被后世模仿之多以于到了拾人牙慧的地步,《西厢记》的故事情节也的确说不上对现世有什么教育意义和思想意义,文学性大于戏剧性,但是我认为,在文学史尤其是小说史杂剧史上,《西厢记》在反脸谱化上做的是相当不错的。
阅读过几遍《西厢记》,每一次的感受都是不同的。
与后世一些类似凤求凰的作品对比,《西厢记》的才子佳人模式让我感受到此间“无一人是君子”。
不是每一个人都高尚,才子也并非满腹才华,隔墙传诗水平也不过如此,难听一点仕途失意都是意料之中;佳人也不是高贵优雅时刻温柔娴静,她面上依存封建礼教私下一心背离,没有完整的爱情观念和责任心,怀有居高临下的傲慢态度,对贴身侍女也是态度变化多端;老夫人也没有对自己的等级观念抱有多大的坚定遇强则弱,的正派人物红娘怀着拯救真爱的心愿意牺牲自己的幸福但也无法抑制心中的嫉妒和艳羡。
比起凤求凰那样的高尚人格魅力,《西厢记》中的人物并没有陷入扁平化脸谱化的处境。
王实甫虽然借了框架但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没有含糊。
和前作《莺莺传》相比,《西厢记》在各种层面上补充了前作的残缺。
他丰富了词曲和人物,了结局,但是元稹笔下那种压抑的朴实无华语言下的深刻感情却不甚强烈。
《莺莺传》是断臂的维纳斯,她有不足,没有王实甫那么优美华丽的词藻,男女主人公也没有的结局。
但是是否将这个断臂用最的材料补充好就一点没有缺憾了呢?   每一次阅读《西厢记》都有不一样的感触,次阅读只觉得清新隽永朗朗上口,第二次会觉得故事情节未免虎头蛇尾,第三次会觉得这一出剧的落幕透着说不出来的慌乱。
紧锣密鼓草草收尾看上去是结束可又不知道什么结束了。
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后挑战封建礼教成功就结束了么?深思下去,虽有过度解读之嫌,当然也有可能是王实甫本人故事框架有限造成逻辑连续仓促,情节完整度不够而给人以仓促感。
除去这些来观全文,我看见的是这个阶级对峙世道下各自混乱的人生。
第四次阅读时,我眼中的《西厢记》是个大团圆的悲剧。
怕是莺莺和张生自己都没有搞清楚他们的根结在哪里,他们将各自人生的空虚扣在封建礼教这个已知的背景板上。
都说是反抗,当时是,现在也是,但是展现在眼前的就是正确的答案么?莺莺将空虚付与自己都不甚上心三心二意来回纠结的爱情,张生将自己的失意归于不当的门户之见,红娘在难得清醒头脑的情况下还配小姐的闹剧,按压心中的爱意,到帮助主人公获得爱情,自己被读者称赞但也永远没得到自己的心意。
身为一场戏剧,他们稀里糊涂的没有冲突点,或者他们连自己真正的冲突点是什么都没有找到。
一个战役的平息莫名其妙的解决所有人的困扰,仿佛张生娶到莺莺后身为人的烦闷就消失不见,只要给一个名头就能停于表面各自安心得到答案。
闹剧落幕了,可是像是荒唐喜剧那样,让人心里发慌。
在阶级门户背景下个人真正的苦闷之处连个理由都没有找到,一切都归于礼教,个人的感受终究还是被忽略的。
而他们真正苦闷的理由,我认为是生而为人的价值是什么。
捆绑的不是简单的门户,而是人物在这个混乱世道中只能随波逐流,无论深宅大院还是仕途官场,每个人都没有找到自己真正想要与心里寄托。
就像当年宝黛读西厢,沉吟间是否感受到这样不知名运与压迫,又会不会找到各自人生真正的出口。
而《西厢记》在我眼里之所以是个悲剧,就是这个美丽的梦里,每个人的人生都是混乱,无论从开始的一声唱和,还是到谢幕的一声敲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