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话到底啥意思

1年前 (2024-04-21)
东北话到底啥意思高玉双   一词在很小的时候就听大人们总说,只不过听着有点刺耳。
小时候虽然没有受到高等教育,但是父母的家教还是比较严格的。
骂人的脏话父母不允许。
现在一词已经形成多种意思词语,也可以说大半个中国都在用这个词语,但是到底啥意思?我来告诉你们。
不同的发音不同的意思。
发音标准的声调决定它的意思。
……写这么多字了!快!夸夸我!   作为一个东北人,说东北话是理所当然的。
在南方人眼里看东北人,说话直、幽默,带有大碴子味儿,虽然是普通话,但是并不标准。
在全中国来讲东北话接近普通话。
但是总的来讲就算是东北三省也是各地有各地的口音。
尤其辽宁省每个城市的口音都不一样,赵本山大叔在小品里总是调侃锦州味,的确锦州的口音尾音往上挑,用我的话说是说话带拐弯。
大连人说话海蛎子味,朝阳说话垮巴拉鸡的。
沈阳人说话特别颤。
鞍山人说话又是一个腔调。
也就盘锦和葫芦岛接近普通话。
吉林口音在辽宁与黑龙江之间,口音没有辽宁味浓。
黑龙江话接近普通话,就是大碴子味特别浓,普通话也不算标准。
记得从老家黑龙江刚刚出来到了辽宁,跟别人说话,人家都能听出来说是黑龙江人,那时候挺佩服他们的,后来去了南方,南方人也是能够听出来我是东北人。
如今年龄也大了,去的地方也多了,我也能分辨出来那个省份的口音了。
我国人口较多,比较复杂,所以讲不通的方言分区处理分析。
按照现代通俗的分法,现代汉语方言可分为七大方言区。
即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赣方言。
同时,在复杂的方言区内,有的还可以再分列为若干个方言片(又成为次方言),甚再分为“方言小片明知道一个个地点(某市、某县、某镇、某村)的方言,就叫做地方方言。
如福州话、南昌话、广州话、长沙话等。
中国地域广阔,汉语与少数民族语的方言众多。
2000年10月3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定汉语普通话为国家通用语言。
!这么厉害又写这么多?太厉害了! 歌词里唱的好:各种颜色的皮肤,各种颜色的头发嘴里捣鼓着开始流行东北话不管在帝都魔都霓虹美帝加拿大到处都是七尺咔嚓嘎不溜脆的东北话为什么东北话比感冒还容易传染?一是因为它简单易懂,绝不墨迹一个“整”字,可以用于各种场景“咱哥俩儿整点白的啊?” = 咱们喝点白酒?“ x,你上来整两句” = x,你上来说两句“给你整个猪右炖粉条” = 给你做猪肉炖粉条“别跟我俩gě 那嘎哒整景” = 不要给我搞事?我说了半天你明白不? 钥匙没了,一对夫妻的对话:女:钥匙好像没了,你把锁别别。
男:到底没没没?女:我也不道没没没。
男:要没没你让我别,就别别了,别秃噜了咋整,你个个别!女:我个个别就个个别。
二是东北话擅用丰富的动词、拟声词、形容词跟东北人唠嗑感觉像是在听单口相声蠕动不叫蠕动,叫固拥撒谎不叫撒谎,叫扒瞎讲道理不叫讲道理,叫掰扯不群不叫不群,叫隔路讨厌不叫讨厌,叫膈应轻浮不叫轻浮,叫得瑟打架不叫打架,叫干仗在东北,有一种浪费叫“霍霍”有一种长相叫“磕碜”有一种生气叫“急眼”有一种速度叫“磨叽”有一种对峙叫“你瞅啥?”、“瞅你咋滴!”!给我惹急了了! 东北人读《再别康桥》:鸟儿悄的,我走了正如我蔫儿吧唧地来我扑棱扑棱nǎo袖子告别西边内嘎哒的云chǎi冬天和东北人约饭你要是爽约了你就会听到这样的对话:,出门忘穿棉nǎo了给我冻得丝丝哈哈的你搁哪嘎猫着呢?你说你,天吭哧瘪肚的撒冷给我粗来,听见没!……,我都写半天了,不夸夸我我瞧不起你们了。
在东北不要随随便便瞅着人家看! 我稀里糊涂的写,你们就稀了马哈的看吧! 这句话似乎充满了爱意。
好不好使?包罗万象!太多的解释了。
东北的发音大多数来自平卷舌不分,这就是东北话的的特点。
我写的不是错别字,大多数都是谐音字。
高 在这里就是东北三省方言版的 放 的意思的发音。
这是典型的平卷舌不分! 发音不标准! 东北三省特色方言,冰柱的意思。
包括我曾经自信的认为我的普通话非常标准,现在我知道我错了。
东北话的强大与感染力,还有渗透力可想而知,老外到了东北都是大碴子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