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游记之日内瓦

1年前 (2024-04-21)
瑞士游记之日内瓦刘白桦 日内瓦的意思是“水的诞生”,所以这个城市中注定与水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
水是生中最重要的元素,水还意味着财富。
回顾日内瓦的前生今世,水给这座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生力,让全世界各国都趋之若鹜地在这里建立外交机构、世界性组织也争先恐后地在这里建立机构。
其中就包括红十字会总部、世界卫生组织、联国日内瓦办事处、劳工组织、联国难民署、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电信联盟、、、两次世界大战非但没有将战火燃烧到这里,相反还壮大了它。
使它成为一个著名的化大都市。
每当我的脚步踏上这个世界性城市的时候,都不禁放轻了声音,静静地观赏着这座宁静、美丽、包容的城市。
跟随着水的流动、陪伴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一起分享它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而这座城市也不动声色地吸纳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财富。
让瑞士人民自豪地说日内瓦是他们的外交首都,也让世界人民误认为日内瓦是瑞士的首都。
其实这是一个以钟表业和银行业为支撑的财富集中地。
当然还有日内瓦湖带来的美丽事业—旅游业。
既然是水托起了这座城市,我们就追随着水来游览它吧。
无论从城市的哪个角度你都会注意到一个巨大的水柱直冲云霄,那就是日内瓦湖中的140米高的大水柱,喷泉下方有一道堤道,喷出的湖水有时会落在堤道上,宛如倾盆大雨,500公斤喷水量由130马力的电力推动壮观无比,它就像湖中的航标,看到它你就不会迷路了。
我沿着日内瓦湖一路前行,景点一个个扑面而来,让你目不暇接,不得不停下脚步,逐一领略。
万国宫坐落于阿丽亚娜公园内,占地25公顷,原为勒维利奥家族的私产,勒维利奥是一位作家和收藏家,为纪念他的母亲阿丽亚娜所以把园子以母亲名。
园中还有个阿丽亚娜博物馆,是他为收藏中国、日本大量瓷器活而修建的。
1890年他去世之前将公园和博物馆赠给日内瓦市,并在遗嘱中提出三点要求:1、他的陵墓要修在园内,永远保护。
2、公园不能私有,对公共开放。
3、继续饲养孔雀。
日内瓦市遵守了这三项规定。
联国驻日内瓦办事处也恪守了这三项规定。
外面广场上高大残缺的椅子是由瑞士著名雕塑家丹尼尔.伯赛特于1997年代表残联为纪念《地雷协议书》的正式生效而创作的。
人权厅是1973年新建的会议厅,这里有10个安装同声转播的会议厅。
中文正是联国六种常用语言之一。
理事厅是最漂亮的一个厅。
由西班牙著名画家约瑟.玛丽亚.萨尔特创作的大型壁画。
主题是正义、力量、和平、法律和智慧。
另外万国宫还有著名的联国集邮博物馆,常年展出二战以后的邮票和文件。
瑞士号称是“花园之国”,同时也是“钟表之乡”。
能工巧匠们将花卉之美和钟表的制作工艺的结起来,别出心裁地创造出“花钟”。
花钟坐落于日内瓦湖边的英国公园内。
它的机械机构置于地下,地面上有翠绿的草地和鲜艳的花朵覆盖。
每年的花钟造型、色彩有所不同,但走时非常精确。
我还发现有一个建筑风格和造型别致的陵墓在勃朗峰码头旁,于是去一睹它的尊容,原来这里埋葬的是布鲁斯韦克公爵查理二世。
他生前的三年是在日内瓦度过的,并把自己的所有财产都捐献给了日内瓦。
作为回报,日内瓦为他建造了仿效14世纪意大利维罗纳的斯卡利杰式样的陵墓。
在日内瓦的街头,日内瓦湖的对面有这样一道独特的风景也确实很吸人眼球的。
他的陵墓受到了世界各地来日内瓦游览者的瞻仰很值了。
走累了,我坐在能够看到日内瓦湖、大喷泉、还有鲜花环绕、绿树成荫的公园长椅上坐下来歇息。
竟然发现有比我年龄更大一些的女士们,她们穿着得体、优雅娴静、手捧着书在安静地读着。
一如多次我乘火车见到的读书老人们一样。
原来瑞士人民就是由这样有修养、有追求、有品位的母亲们教育出来的。
她们守着日内瓦湖、用她们如水般的柔情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成就日内瓦成功的接班人,怪不得当全世界都在为经济衰退而恐慌的时候,日内瓦人民还在勤奋地工作、不停地奋斗,让源源不断的财富流向瑞士。
到底是水带来的财富还是...?他们不仅让青山碧水变成了金山银山,而且用勤劳和智慧了他们创造财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