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尼奥尼――《中国》!_影评

8个月前 (04-20)
怀着某种类似“朝圣”的心态,我观看了安东尼奥尼的《中国》。虽然自己也不知道要朝哪门子圣,但周围坐在影院中的人,脸上都现着一种特别的亢奋,让我联想起在大学里聚众看A片的日子。  看这么一部严肃的冷峻的纪录电影,却让众人有看般的,不知道是借着安东尼奥尼的魅力,还是因为“秘的1972年的中国”。  做为我,自然愿意从一个纪录片制作者的角度来接近这部影片。看这样一部3小时40分钟的电影,脑中的印象就像是安东尼奥尼用22天为中国留下的影像一样,表象、庞杂、惊奇。以下只是部分杂想,要理清整部影片,毕竟不是一时之功。  如何在短时间内接触、体会,并最终表达出“中国”?这无疑是困难的,甚是不可思议的。最厉害的外国,短时间内对中国的了解也不会超过一个最普通的本地农民,所以安东尼奥尼只选择了自己的观点和视角,他把自己设为一个游览者、观察者,这从创作的角度上讲就已经立起来了,因为从道理上讲,没人会质疑持个人立场的艺术作品――但恰恰在当时的中国,他的个人立场被扣上了大帽子――所以安东尼奥尼面对的情况是:你所拍摄的对象并不愿意你用个人立场来表达。这是某种矛盾,而这种矛盾最终体现于影片中,这从某种程度为这部电影增加了分量。因为22天对于一部纪录片来说远远不够,尤其是对一部“全方位”表现的片子来说,但好在有上述那种“矛盾”,于是某种真象在镜头前树立起来,这为整部影片提供了“”。  在政府官员的“陪同”下,影片几乎有一大半场景可以说是“制造”出来的,虽然这种“制造”也可以算做某种“真实”,但这种真实显然远远不够,也不足以用那么大的篇幅――虽然可以想像安东尼奥尼已经剪掉了更多部分。所以影片最可贵的影像,是那些无法“制造”的现实,广场、街道、建筑、古迹、山野、堤坝、耕田,街上行走的人群和他们的面孔,那个骑着自行车松开双手悠着打着太极拳的老头,那个缠小脚的老太太……所以影片用了很多变焦镜头,远远地拍摄着那些珍贵的影像,你可以感觉到摄影机闯进真实世界时在贪婪地大口呼吸。那个在高强度计划经济下偷偷存在的小集贸市场,人们的表情多么值得品味,“安东尼奥尼突然闯入一个山村,把摄影机对准那里的群众。”村民们在摄影机前的反应和动作,让创作者与被拍摄对象有了种最直接的交流,在纪录片里,这种交流并不总是好事,但在《中国》里,这种交流尤为必要,因为这是创作者接触到“人物内心”的办法。安东尼奥尼一直说本片是关于“中国人”的,他也拍到很多面孔特写,但他知道,在这种场,才是最需要大量特写的时候。  影片的很多段落,现在看来都略显冗长,不少镜头的拍摄和衔接似乎也比较散乱,或许是比较随意,也许这才能代表安东尼奥尼对中国的印象。但大的段落构成仍是清晰的,这并不单单指按地域划分的形式,而是指具体事件的转换,比如由女人生孩子到描述小孩、表现家庭,从而转到工作和单位――进一步展现社会机构。在影像节奏感的控制上仍看得出安氏的用心,色调、运动、音响上都有不同的变化,这里不展开细谈。走了北京、林县、南京、苏州、上海等地方显然不足以代表“中国”,但这种观察模式和影像方法却有一定的代表性,几年后的《从毛泽东到莫扎特》也就是这种路子。  不少人对二十分钟没完没了的杂技表演不太耐烦,其实影片有很多段落都以一种“异于平常中国人”的兴趣在关注着,这也符安东尼奥尼某种“猎奇”的本意――在当时来说,中国无疑是具备很多“奇”的。所以在影片表现中医进行剖腹产的段落里,安东尼奥尼有点忘形地对准那些血和肉。把一次诞生放在部分倒是蛮不错的素材,但他找不到方法再拍摄一次死亡放到一部分了,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一次杂技表演,一次杂耍,一种用身体血肉来进行技能探索的群体娱乐活动,而且这玩意很让人沉迷,不仅仅是外国人。我不想说这是对中国的某种暗喻或讽刺,我只觉得这种处理很有新意,很有点故左右而言它的意味,哪怕还是太长了些。  有人讨论过,《中国》倒底是艺术价值大些还是资料价值大些,这对不同的观众来说应该有不同的意义,而我认为重要的是要了解,《中国》的艺术价值和资料价值是一的,这就是纪录片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中国》这部影片,安东尼奥尼所做的工作,从某种层面上来讲就是一种“资料性的纪录”。他对这一题材的艺术处理,更多是基于对现实的客观纪录,并没有太多主观性的东西,虽然话外音也有一些评价,但更多是介绍性质,他的观点藏于暖昧的影像中。  《中国》是这样一种片子,它巨大、冗长,让你在看的时候会产生厌倦的情绪,但当你看完,沉静,并思考的时候,它开始余味无穷,甚让你有些恋恋不舍。就像生活本身一样。 本文转载自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