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贾诩为何被认为是三国毒士
贾诩为什么叫毒士 贾诩眼光深远,很有谋略,但所献之计往往损人利己,不考虑百姓的死活,为李傕等献计攻进长安,不仅加速了汉朝的灭亡,而且使得天下大乱,被认为是三国毒士。 贾诩剧照 建安三年,董卓被杀,王允掌权。因为董卓掌权时,残暴不仁,害怕他的残余势力又东山再起,残害苍生,于是对董卓的部下下了令。李傕等部下担心被杀,准备遣散部队,各自逃。贾诩当时是董卓的部下,为求自保,于是拦住李傕。郭汜等人,对他们说:“王允准备杀光你们凉州,反正横竖是个死,何不召集军队,攻上长安,赢了可以夺权,输了再死也不迟。”听了贾诩的建议,李漼和郭汜犯长安,杀死王允等,开始争权夺利,劫持朝臣,劫持献帝。使得长安城开始了长达三年的血腥统治,处处烧杀抢夺,横尸遍野,百姓过着地狱般的生活。李漼等在长安比董卓更加残暴,因为李漼和郭汜有勇无谋,一介武夫,素质低下,只知道炫耀武力。 在李傕等血腥统治的几年里,瘟疫频发,又有天灾、战乱等,汉献帝只好逃离长安,仓皇东窜。当时的长安百姓几乎都死绝了,而这一切后果,贾诩他难辞其咎。就是因为贾诩的一句话,就是因为他贪生怕死,不计后果,却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使得天下陷入混乱,并改变了大汉的运,因此,三国毒士非他莫属。 贾诩论战 贾诩论战选自《三国志·魏书·贾诩传》,讲述谋士贾诩对张绣两次用胜负的预测,不仅展示贾诩的智谋,还证明其在军事方面的判断能力。 贾诩像 原文如下: 太祖比征之,一朝引军退,绣自追之。诩谓绣曰:“不可追也,追必败。”绣不从,进交战,大败而还。诩谓绣曰:“促更追之,更战必胜。”绣谢曰:“不用公言,以于此。今已败,奈何复追?”诩曰:“势有变,亟往必利。”锈信之,遂收散卒赴追,大战,果以胜还。绣问诩曰:“绣以精追退军,而公曰必败;退以败卒击胜,而公曰必克。悉如公言,何其反而皆验也?”诩曰:“此易知耳。将军虽善用,非曹公敌也。军虽新退,曹公必自断后;追虽精,将既不敌,彼士亦锐,故知必败。曹公攻将军无失策,力未尽而退,必国内有故;已破将军,必轻军速进,纵留诸将断后,诸将虽勇,亦非将军敌,故虽用败而战必胜也。”绣乃服。 大致意思是:曹操南征张绣,大败张绣、刘表联军,曹获胜后,速行北撤。张绣率追击,贾诩劝张绣,追必败,张绣一意孤行,后败。贾诩又劝张绣,再追必胜,张绣听从其建议,对曹军猛追,竟击溃曹军,使曹操损失惨重。一会追,一会不追,让张绣很不解,贾诩给张绣解释其中的奥秘,张绣听完后,为贾诩的智慧所折服。 从文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看待问题要观察细致,统筹全局,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这样才会做出正确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