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宋江起义:宋江起义为什么还是失败了
历史上的宋江起义 虽然《水浒传》只是一本小说,有不少杜撰虚构的情节,但它里面有许多真实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北宋末年,的确有宋江此人,他也是在梁山水泊开始农民起义。 宋江画像 梁山泊位于山东,因为黄河的几次缺口泛滥和周围的湖泊汇成一片,从不知名的小湖泊变得有八百里的广阔水域。因为北宋末年朝廷对百姓的剥削十分严重,尤其是在蔡京、高俅等贪官把持朝政之后,因为无法忍受这样的苛税,许多农民都纷纷破产。梁山泊周围的这些农民就逃难到了这里,此外,这里还有当地的渔民以及被官府通缉的逃犯,没多少年梁山泊上的人就越来越多,宋江就是其中一个。 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宋江在梁山泊正式起义,加上自己有三十六个头领。而逼着他们起义的导火线,是朝廷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宣布把整个梁山泊收归国有,所以在这里生活的、打鱼的、采莲藕的都要交税。起义后不久,宋江等人就离开梁山泊,转战山东、河北、河南等地。 朝廷知道后就下令抓捕镇压,之后又想要招安,可是都没有成功。直到1121年,宋江率军乘船攻打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因为海州知州张叔夜已经派人打探到了情报,所以设下了伏。五月,在宋江等人登岸时遭到了官的埋伏,不仅被死死包围,船只也被焚烧,断去了退路。走投无路之下,宋江只能投降,接受了朝廷的招安。 宋江起义经过 取材于北宋水泊梁山起义的古典章回体小说《水浒传》中,作者施耐庵对宋江起义经过做了不少杜撰和改编,历经千百年流传而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事实上,历史上有关宋江起义的经过,记述原本也不详尽,因而给了后人很大的想象空间和“戏说”余地,若要探寻真正的宋江起义经过,还须从历史文献中寻找痕迹。 宋江起义 翻开历史典籍,《宋史·徽宗纪》和《宋史·张叔夜传》中均有关于宋江起义经过的点滴记载,其中,《宋史·徽宗纪》主要记录了宋江起义的发生年月和起因,大致发生在宣和三年,水泊梁山之畔的一群渔民和农民为了反抗官府垄断水泊资源,造成他们生计无法维持而揭竿起义,从而引发一场小规模农民起义的过程。而有关宋江起义的最终结果,则记载于《宋史·张叔夜传》之上。 从为数不多的文献资料中,后人基本上可以还原一段真实的宋江起义历史。 起初,凭借水泊梁山天然的地理优势,这场农民起义取得了局部的成功,然而由于起义军领导人“革意志不坚”,且面对朝廷前来镇压的正规军,缺乏正规军事训练的农民组成的部队显然在战斗力上存在较大差距,因而在遭受屡次重创之后,宋江等人不得不接受招安,归降朝廷。这一段在宋江起义经过的描述中尤其模糊,以致于很多人猜测,起义军最终是被张叔夜逼降的,亦无证考。 宋江起义失败的原因 《水浒传》中的水泊梁山之中,拥有108将,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特殊技能,可以说是人才济济,可是的结果还是接受朝廷招安,起义失败,那么拥有这么多人才的水泊梁山为什么会起义失败呢? 老版水浒剧照 宋江起义失败的原因有三: 一是阶级的矛盾不断,晁盖死后,梁山之上拥有话语权的几乎都是出生地主阶级的人物,例如宋江、卢俊义。而那些出身农民阶级的人,不是排名非常低,就是做小,当炮灰,根本没有任何权利可言。这些地主阶级的人物落草当土匪只是一种无奈之举,是权宜之计,他们的心中还是想着有朝一日能够被招安,重新被朝廷启用的。其实当时的梁山之上并没有外人想的那样齐心协力,各怀心思的大有人在,所以梁山的内部还是有着一定的矛盾的。 二是当时的北宋,不止有梁山一支起义军,浙江的方腊起义大军,在实力上来说,要比梁山强上很多。梁山大军想取得起义的成功,要走的路还是很长的,他不但要打败大宋朝廷,还要打败其他的起义军。这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实现的目标,我们看后来的梁山大军征讨方腊的时候,是那样的惨烈,这还是在有朝廷支持的情况之下。 三是梁山虽然打败了朝廷的数次围剿,但大部分都是依靠水泊梁山的特殊地形,水泊梁山只能被动防守,主动进攻能力太差,连一个小小的祝家庄都打了三次,还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综以上三种原因,宋江起义是必败无疑的。 宋江起义影响 发生在北宋年宣和年间的宋江起义,原本只是一场小规模的农民起义,却因施耐庵的一部古典小说名著《水浒传》而成为家喻户晓的著名历史事件。众所周知,宋江起义最终在朝廷的镇压和起义军内部的矛盾冲突中惨遭失败,一干英雄豪杰也在历史烟尘中逐渐模糊了背影,然而一场宋江起义影响极为深远,即使在千百年后的今天看来,也依然充满了值得玩味之处。 宋江起义影响 纵观整部中国历史,农民起义的主旋律,始终贯穿在三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例如秦朝的陈胜吴广起义,隋末的瓦岗寨起义,唐代的黄巢起义等,皆为历史上轰轰烈烈的大规模农民起义。相比而言,宋江领导的梁山泊起义,无论是规模还是政治意义方面,都无法与前朝那些推动时代变革的农民起义相比,那宋江起义影响究竟何在呢? 首先,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发生农民起义最频繁的年代。引发宋江起义的直接原因,是底层劳动人民对宋代腐朽的政经体系的一次反抗,这场小规模的农民起义,虽然并未改变北宋的整个国运,却在一定意义上暴露了宋朝朽烂的朝政制度,从而加速了宋朝的灭亡,此为宋江起义影响之最。 其次,后人也通过对宋江起义失败结果的总结得出了由封建官吏领导的农民起义存在其软弱、意志不坚等特点的内因。起义军领导人中,以宋江为代表的官吏原本并不属于饱受压迫的底层劳动人民,他所谓的“起义”,其实很大程度上只是逃避潦倒困顿的现实,等待东山再起时机的权宜之计,其本质还是站在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