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赵匡胤陈桥变的幕后策划人是谁?
一个皇帝死后,即位的皇帝要给前任编写传记,这种官修史书称为《实录》。因此,太祖赵匡胤死后,赵光义就给哥哥编修了一本传记,史称《太祖实录》。 史料记载,在修完这本传记后,因为对这本《太祖实录》不满意,赵光义一共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编纂,除了增加“金匮之盟”这种崭新的内容外,这个修改过程更是旷日持久。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开始修改,一直到他的儿子宋真宗咸平元年(998年),这本书籍才最终修订完成。 宋朝编纂的《太祖实录》有两个版本。个版本,是太宗时期的原始版本,叫作《旧录》;另一个版本,是三次修改后的版本,叫作《新录》。 那么,这里问题来了,既然有“金匮之盟”这件事情,且还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事情,为什么《旧录》里没有这个内容,反而还需要《新录》来增加呢? 这个问题,不说自明。 可惜的是,由于战乱不断,如今《旧录》《新录》全都失传了,我们已经看不见了,但是幸运的是,宋朝的史学家李焘看见了,他还把这两个版本的历史文献全都记录到了自己的《续资治通鉴长编》里。 在《续资治通鉴长编》记录里,我们终于明白了,为了迎圣意,负责编纂《新录》的史学家们,他们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对原有的《旧录》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改和掩盖。 现在,就让我们参考《续资治通鉴长编》的记录,来还原那段“赵光义修书”的历史。 开宝九年(976年),宋太祖在“斧声烛影”中秘逝世,虽然死因不明,但是记录赵匡胤一生的《太祖实录》的编纂工作,却被提上了日程安排,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了。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赵光义令翰林大学士李昉、扈蒙等修编《太祖实录》,收集当时的所有史学集料,并对那些“不符当时历史”的文献予以销毁,绝不保存。 所以,当时记录那段历史的原始文献,就全都被赵光义销毁了。 然而,即便把历史“修改”成了这样,赵光义对这次编纂的书籍,还是非常不满意。 淳化五年(994年),赵光义对宰相们说道:“太祖朝的事情,这才刚过去几天呀,你们看看《实录》中的记载,又粗糙,又简略,该写的没有写,该记的没有记,还是让史官们重新编纂吧。” 随后,赵光义润了润喉咙“语重心长”地说道: “太祖是承受天,登基称帝,这可不是耍阴谋、玩诡计的结果。他也不是曹操、司马懿那类天天处心积虑、就想篡夺皇位的奸雄,而且太祖对周室忠心耿耿,这个地球人都知道,所以咱们不能这么写历史。” “特别是‘陈桥变’这件事情,更不能如此草率记录,应该好好收集资料,重新增补完整。” 俗话说“听锣听声、听话听音”,赵光义的这番话,虽然表面上是说文献太少,资料不全,但实际上,傻子都知道他意欲何为! “我哥哥顺应天,登上皇帝宝座这样的大事,怎么能少了我?这个里面,怎么能没有我的功劳?” 这,才是赵光义的真正心声。 前面介绍了,由于史料匮乏,《旧录》《新录》的丢失,当时《太祖实录》如何记载的陈桥变这件事,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但以今日所见之文献,最早记录“陈桥变”这件事情的文献,是司马光的《涑水纪闻》。 在司马光这本史学笔记中,关于陈桥变的故事,我们在卷里面,已经详细阐述过了,这里不再多言,我们知道的是: 在《涑水纪闻》的记录里,“陈桥变”时确实出现了赵光义的影子,只是不太重要而已,赵光义仅仅就一场戏,也就四个字:入白太祖。 结上下文,这四个字的意思是说: 当年,大军在陈桥驿驻扎时,所有将士哗变,大家准备造反,拥护赵匡胤为皇帝。第二天黎明时,这些将士冲到了赵匡胤的营帐门口,把当时的门卫赵光义吓了一跳,他立刻“入白太祖”,就是进入了太祖的营帐,把士哗变的事情告诉哥哥,请他赶紧思考对策。 可见,在这段史料记载中,赵光义就是一个打酱油的小角色,这让人情何以堪! 除此之外,根据王禹偁的《建隆遗事》记载,更是能让赵光义愤怒得七窍生烟! 原来,这本文献是这样记载的: 陈桥变那,赵光义根本就没有随军出发,他只是在开封留守,正陪着自己的母亲杜太后。后来,当听说自己的哥哥黄袍加身后,赵光义立刻骑上一匹马,出城迎接自己的哥哥去了。 上初自陈桥即帝位,进入城,人先报曰:“点检已作天子归矣!”时后寝未兴,闻报,安卧不答,晋王辈皆惊跃奔走出迎。 ——《邵氏闻见录》卷七引《建隆遗事》 可见,如果这段史料记载是真的。赵光义压根就没有参与“陈桥变”,他也跟这件事情没有一丁点关系。 那么,这里就要分析一下了,这本《建隆遗事》是一个什么性质的书?它所记录的事情,又有多少的可信度呢? 根据史料记载,《建隆遗事》的作者叫王禹偁,生于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进士,卒于咸平四年(1001年),死时年仅48岁。 可见,这是一个出生于后周、成长于太祖朝、成名于太宗朝、卒于真宗朝的人,王禹偁亲眼见证了这段所有的历史。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此人的可信度。 此外,根据史料记载,在第三次编写《太祖实录》的过程中,由于没有领会到领导的意思,再加上自己秉笔直书的传统,结果王禹偁被冠以“背后非议、诽谤领导”的罪名,被贬到黄州去了。 在被贬期间,王禹偁愤然持笔,他书写了《建隆遗事》这本书籍,最初名为《箧中记》。“箧”指的是箱子;“箧中记”的意思就是箱子里的书,暗指难登大雅之堂的事。 由于这本书是专门记录太祖朝的,所以后人就取了太祖的个年号“建隆”,称这本书为《建隆遗事》了。 对于这本书的内容,以及自己写此书的目的,王禹偁在自己的《叙》中,说得非常直白: “太祖英明武,旷世,自受以来,励精图治,国家欣欣向荣,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这些也是我王禹偁亲耳所闻、亲眼所见的。但是,现在有些史官在编纂历史时,他们多有忌讳,不敢真实记载,最近圣上又在大规模修改《太祖实录》,我怕这样长久下去,很多事情就会不为人知,不会流传于后世了,所以我把这些事情整理了出来,一共十几件事情,也算是为历史做了一份贡献了。” 可见,王禹偁在这个《叙》中的言外之意,不言自明。 比较可惜的是,对于这么一本禁书,政府是不可能不理不睬的,没过多久,这本书就被彻底销毁。 那么,对于这本已经亡佚的《建隆遗事》,它又有多少的可信度呢? 根据当代宋朝研究者的考证,虽然《建隆遗事》这本书已经失传了,但是,其他书籍还是引用了不少《建隆遗事》的故事,一共有十一件之多。现代史学家们对这十一件事情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得到了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 《建隆遗事》上面介绍的内容,大体是可信的,或者更接近于当时的事实。 ——顾宏义《王禹偁考》 所以,按照王禹偁的说法,赵光义压根就没有参与陈桥变,他甚都没有随军出征。因此这件事情里,也没有他一丁点的政绩。 退一万步说,即使赵光义参与了陈桥变,其作用也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大。 因此,如果王禹偁记录的是真的,咱们就能理解赵光义此时此刻的心情了。 这个心情,才是赵光义一而再,再而三地修改《太祖实录》的真正原因。 那么,对于这位皇帝而言,他要如何篡改“陈桥变”这段历史,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