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的那段尘封历史和未解之谜

7个月前 (04-20)

郑和下西洋是指明朝初期郑和奉出使7次下西洋的航海活动。郑和下西洋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范围之广都是的。它不仅在航海活动上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而且对发展中国与亚洲各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友好关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由于种种原因,郑和下西洋的大部分历史史料都已经遗失殆尽,也因此留下了一个个历史谜案。  郑和下东洋  1982年,时任山东大学中西交通史研究室主任的潘群,在第三期《文史哲》上发表文章《郑和使日问题初探》一文。文中称郑和在下西洋之前,就曾出使过东洋。此说一经媒体披露,霎时在历史学界引起轩然。  那么,支撑这一秘学说的历史依据是什么?郑和为什么出使日本?为什么这么重要的历史事件却鲜为人知呢?  一段尘封的历史  已过古稀之年的南京大学退休教授潘群在对记者说起这段经历时,依然颇为激动。“1956年,当时我是山东大学二年级的学生,我的导师黄云眉是明史专家,为了培养我特批休学两年,专修明史。期间我发现了两本书,一本是《明史纪事本末》,一本《明书》,这两本书都是在《明史》之前编着的。”  潘老边说边从书架中抽出两本泛黄的线装《明史纪事本末》,上载:(永乐)十五年冬十月,遣礼部员外郎吕渊等使日本。先是帝太监郑和等赍谕诸海国,日本首先归附,诏厚赍之,封建诸山,赐勘百道与之期,期十年一贡。  “我当时就怀疑,郑和出使西洋,日本为何首先归附呢?而且还签订了《勘条约》,每年都要向朝廷纳贡,而这些在《明史本纪》、《明史》、《郑和传》等典籍中均无记载。”  时年22岁的潘群擅于逆向思维,凡事好打破砂锅问到底,这件事引起他极大的兴趣。之后,他又翻看了《明书·戎马志》,他惊喜地看到这样一段记载:“永乐二年,寇浙直,乃太监郑和谕其国王源道义,源道义乃执其渠魁,以献复金,十年一贡……”  经过之后的查阅,潘老的这一观点又有多部史载为证。江苏省南京博物院研究员罗宗真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也列举说,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书》中有专门论述:“文皇帝永乐二年四月,夷船一十一只,寇穿山,百户马兴(与战)死亡。寻寇苏松诸处。是年,上太监郑和统督楼船水军十万诏谕海外诸番,日本首先纳款,擒献礼边倭贼二十余人。”  《日本一鉴·穷诃话梅》卷六的“流通”条也对郑和出使日本的前因后果做了记载:“永乐甲申(二年),倭寇直隶、浙江地方,遣使中官郑和往谕日本王。明年乙酉(永乐三年),其王源道义遣使献所俘倭寇尝为边患者”。  《筹海图编》“直隶倭寇变记”中也有同样的记载:“永乐二年四月,对马(壹)歧倭寇苏松,贼掠浙江穿山而来,转掠沿海,上太监郑和谕其国王源道义,源道义出师获魁以献。”  明人冯应京在其《皇明经世实用编》中写道:“永乐二年,倭寇浙直,乃太监郑和谕其国王源道义。源道义出师获渠魁以献,我于是有什物纹绣之赐,封为日本国王。名其国之山曰寿安镇国山。”  以上史料,都为郑和出使日本,提出了有力的依据。  郑和为何下东洋?一句话,明代初年海防的重点在日本,而贯穿明代300年的外患简单道来只有四个字:南倭北虏。南指日本,北指蒙古,郑和下东洋是为了解决这个“腹背之患”。  明朝建立前后,日本浪人在中国沿海进行、抢劫,对中国形成倭寇之患。明太祖一怒之下于洪武十六年(1383年)下令断绝中日交通。  1402年6月,燕王朱棣夺取帝位后,为了巩固统治,解除海禁,协调与周围邻国的关系,派使臣到日本,日本也派使者到中国正式入贡。  但就在明成祖准备派郑和筹备下西洋时,却发生了倭寇侵犯苏州府和松江府一带的事件。明成祖决定立即派人去日本进行政治交涉,而这一任务就落到了在朱棣夺权过程中屡建奇功,深得赏识的郑和身上。  郑和也不负重托,在接受任务后,立即组织人马东渡扶桑。永乐二年(1404年),郑和统督楼船水师十万,历经千辛万苦到达日本,并将明成祖的旨意告诉日本执政者源道义,“使其自行剿寇,治以本国之法”。日本统治者自知理亏,立即下令逮捕倭寇首领,并保证今后不再发生类似情况。  “源道义”是谁  “源道义就是当时的日本国国王足利义满。”关于郑和下东洋之说,潘老在1985年“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时也曾提出过,只是当时忙于组织编撰《郑和下西洋》一书,故未公开发表。  根据《客越志》记载,郑和当年扬帆东渡日本的出发点应当是浙江宁波附近的“桃花渡”。前些年还在那里发掘出了刻有“郑和”字样的大铁锚,随后陆续发现的史书也都有记载。  如今,“郑和下东洋”的观点已在学界得到了不少学者的赞同。罗宗真认为,郑和这次下东洋,发生在下西洋之前的一年,即1404年。  “历史”的缺失  时今日,由梁启超先生开创的“郑和研究”已逾百年历程。虽然经过了几代学者的奋斗,但类似于“郑和下东洋”一样的航海壮举仍然被许多迷雾所笼罩。为何官方记载在600年间竟悄无声息地消失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