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死后 百年内竟然有两次墓中复活
1928年6月,国民革军第十二军军长孙殿英准备盗挖慈禧东陵、乾隆的裕陵、康熙的景陵。不过要盗陵寑夺宝,必须先找到地宫入口,孙殿英部下梁朗先此时说话了,他认为可以派人寻找流存於坊间的陵寑“葬宝图”,另一方面寻找熟知地宫入口高人,因为当时,陵周围住有不少守陵人和修陵工匠的後代。被慈禧墓惊呆的众人,有着怎样的发现?与此同时,发掘乾隆陵墓的众人又遇见了什么呢? 终於,通过两个守陵人查听到了一个名叫苏必脱林的人可能知晓,苏必脱林当年参与了慈禧安葬全过程,正是孙殿英想找的人!一个星期後的7月8日,苏必脱林从家中被带到慈禧陵前。慈禧陵有隆恩殿、明楼、宝城等多个建筑组成,在威逼利诱下,苏必脱林指点了慈禧陵地宫入口处,明楼旁侧琉璃照壁下面。 掘陵官怎麽也没有想到,如此重要设施,竟然就在大家都可以看到,却都不会往上面想的地方。果然,士很快就挖到金刚墙,然後用炸药将金刚墙强行炸开进入地宫。孙殿英当时分三路人马,对三座陵同时动手,并要求在三天之内完成。 乾陵、景陵地宫的入口先後被顺利的被找到,被孙殿英盗陵取得成功。让苏必脱林没有想到的是,孙殿英在完成对三座清陵的盗掘後,将他拉到一条掘陵留下的深沟边枪毙了! 孙殿英在盗慈禧陵寑的同时,另一路士也在盗掘乾隆皇帝的裕陵。怪事就是从这里开始…… 地宫景象 孙殿英在顺利打开乾隆裕陵前面几道门後,最後一道门怎麽打也打不开,用粗树干撞门也无济於事。士情急之下,只好将其炸开。 石门炸开後,士惊讶地发现了一个天大的奇事,裕陵内葬有乾隆和孝贤纯皇后、哲敏皇贵妃等6人,其他五个棺椁都在石床上,唯独乾隆的“走”了下来,将石门死死的顶住,以致士无法将门打开。 让士无法理解的是,当年乾隆沉重的棺椁安置到地宫石床上後,为确定风水线,校准龙脉最旺的方位,在棺的四角放了四块很沉的龙山石。 这四块龙山石牢牢的固定乾隆沉重的棺椁,为何乾隆的棺椁会独“走”了下来。有专家认为这是渗漏进地宫的地下水产生浮力作用,将乾隆棺椁漂起所致。但…其它五具为何不动? 乾隆象 裕陵被盗之後,重敛者描述了他进入乾隆地宫时所见到的悲惨情形:“我持灯进入地宫,见有白骨数节浮於泥水之中,不能辨其是男是女,其情状比西太后陵凄惨百倍。” 孝仪皇后 後人随後重敛屍骨,发现墓中6具屍骨只剩4个头骨,屍骸全碎。而一具压在石门下的棺椁里,重敛者找出一具头骨,因为骨骼较大,判断是乾隆头骨。 找到乾隆头骨後,只剩一人头骨没找到。棺椁里众人找遍了也不见踪影,人们猜测可能被盗墓者带出了地宫。就在人们快要放弃寻找时,令人吃惊的事情发生了!在地宫西北角的深水里浮现出一具完整的女屍,面目如生,令人惊异。 揭秘:侍卫和珅如何被乾隆看中爬上政治高层 和珅,对于中国历史上这个的者,人们的研究实在已经够多够细了。不过,人们往往过多渲染了和珅火箭般蹿升中体现出的钻营功夫,而忽略了乾隆晚年的独特心态。事实上,和珅现象不过是乾隆晚年特殊心理需要的产物。如果在乾隆中青年时期,和珅绝无机会爬得这么高,当然,后来也不可能跌得这样重。 晚年的乾隆被两个矛盾所困扰:一个是大权独揽的政治信条和每况愈下的健康状况;一个是不断泛滥的物欲和“不增加百姓负担”的承诺。 尽管健康状况已经越来越难以支撑日常政务,但乾隆从来没想过把大权分担给朝中重臣。他深知这些重臣在朝中经营多年,根深叶茂,一旦分享最高决策权,很容易引来大批依附者,形成朋,导致混乱。为了保证大权独揽,老皇帝迫切需要一根得心应手的拐杖,或者说,一个有能力的贴身秘书,帮他处理日常政务,执行具体决策。这个人应该在朝中没根没底,没帮没派,没有什么资历。这样,才会俯首帖耳,忠于皇帝。第二,更重要的是,他必须机敏果决,才华出众,能够实际代替皇帝处理一些复杂事务,否则难入以挑剔闻名的乾隆的法眼。 乾隆四十年(1775年)秋天,皇帝出巡。老皇帝旅途寂寞,就和蔼地和身边一位骑马随行的新任侍卫聊起天来。先是问他多大了,姓什么叫什么,接着又问他什么时候进的宫,在哪儿当过差。这位风度翩翩的侍卫回答说,他26岁了,钮祜禄氏,叫和珅,刚被选为乾清门侍卫。年轻人语言流利而得体,态度恭敬又从容。皇帝开始对他感兴趣了,便问起他的功名出身。和珅说自己18岁那年曾参加乡试,没能中举。乾隆问道:“当年的卷子,还能记得几句吗?”和珅说能,于是边走边背,一会儿工夫,居然把八年前的卷子从头到尾全背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