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的器:创造出器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

8个月前 (04-20)

秦朝,距今2000多年,它是中国历史上个中央集权制,大一统的帝国,雄厚的国力让秦国可以制造出当时世界上最好的武器,秦人制造的武器,是按照标准化制造的,误差之小,让人难以想象,在那些英武的马俑身上,我们仿佛能真切感受到2000多年前秦国军队的磅礴气势。    在冷器时代,战争的两大要素一是军队,二是器。从此次展出的部分器来看,不难发现,秦统一六国中,武器的胜出是攻城掠地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秦马俑坑出土的武器绝大多数是青铜器,约达4万余件。铁器数量极少,总共只有铁矛1件,铁镞1件,铁铤铜镞2件,出土的铁质器仅占俑坑出土器总数的万分之一。  这说明战国中晚期后,虽然铁器已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但由于武器对铁质的要求过高,依照当时的冶铁水平,还处在块炼铁和生铸铁的阶段,这两种铁的硬度和强度均不够,不宜大规模制作器。    而青铜在当时使用已经非常广泛,故秦人大量使用改良金配比的青铜器,把中国青铜冶炼工艺推向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秦军的器无论品质或是生产力都比前代有长足的,几乎囊括了当时盛行器的所有种类,既有以往常见的戈、矛、戟、剑、弩、殳、钺和铜镞等,也有发现的长铍和金(吴)钩。  有些器上还有完整的铭文。按其功能可分三类:类是短器,有剑、金钩;第二类是长柄器,有矛、戈、戟、钺、殳、铍等;第三类是远射程器,有弩、弓等。这些器都是铸造成型。它们的主要成分是铜、锡、铅,另外还有微量的镍、镁、铝、锌、铁、硅、锰、钛等元素。    古人在长期的青铜冶炼实践中,直观地认识了金成分、性能和用途之间的关系,总结出了“六齐”规律。所谓“六齐”,是对于六类不同的青铜器物采用六种不同的铜、锡配比。  对此,战国末期齐国人所著的《考工记》中关于“六齐”的记述,是世界上最早的金配比规律的科学总结。人类次通过自觉地控制铜、锡成分配比,获得了性能各异并且适于不同用途的金材料。    从出土的马俑各种青铜器的金比分析,与《考工记》中的“六齐”配比基本相符。说明秦国在当时已非常懂得吸收与利用他人的长处为己所用,并把这种配比规范化,如俑坑土的青铜剑,含锡量均在18℅-21℅之间,很接近中碳钢调质处理后的硬度。  秦国军队当时号称步百万,战车千乘,骑万匹,所需器数量极为庞大,因而武器制造的保障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秦人的做法,就是让武器生产制度化,模具标准化和工艺流程规范化,并用法律加以约束。  《秦律十八种·上律》明确记载:“为器同物者,其大小、短长、广亦必等。”在秦俑坑土的所有同类器物都是如此。如器中的铜弩,各个弩机上的同一部件都可以互换。    又如青铜镞的头部是三棱形的,三个面和三个棱被加工成抛物线,基本相等。专家对镞的三个面放大20倍,发现同一个镞的三个面误差小于0.15毫米,不同镞的误差,小于0.2毫米,这样的精度标准是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