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郑和档案被毁之谜

7个月前 (04-20)

郑和下西洋,推动我国古代航海事业达到顶峰,促进海外贸易扩大,带动了中外经济交流与发展。传播中华文明,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和共同进步。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宣扬大明威德,《明史·郑和传》中记载:“且欲耀异域,示中国富强”这是可信性较高的观点。寻找建文帝朱允炆,明代多种文献认为: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建文帝的下落。《明史·郑和传》中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觅踪迹。”《西山杂志·三保太监下西洋》“永乐三年成祖疑惠帝南逃,中官郑和、王景弘、张文等造大船百艘,率军二万七千余。”顾起元《客座赘语·宝船厂》:“宝船之役,时有谓建文帝入海上诸国,假此踪迹之。”  包抄帖木儿帝国  历史学家向达、尚钺提出郑和下西洋是针对帖木儿帝国,联印度包抄帖木儿帝国后方,牵制其东进。明初时,帖木儿大举进攻明朝,因此从海外结盟是郑和下西洋的一个主要目的。不过,根据史学家徐玉虎所言:“印度、红海等地无形中对帖木儿帝国采取半月形的外围攻势。”反映郑和下西洋之举并非旨在包抄帖木儿帝国。而帖木儿帝国内部在公元1405年帖木儿身故后也发生沙哈鲁争夺皇位事件。便证明了郑和下西洋并非旨在包抄帖木儿帝国。  发展海外贸易、企图殖民海外  郑和下西洋发展的海外贸易包括朝贡贸易,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但于明成祖年间仍然实施海禁政策,加上史学家徐玉虎指出明室要“阻钱货之外流”,所以殖民之说不太可能成立。  扫荡张士诚旧部  有历史学家指郑和下西洋是由于明成祖派遣郑和去扫荡元朝末年起义群雄张士诚的残余势力。于张士诚身故后,其部属联日本倭寇威胁沿海地区安全。明成祖基于安全考虑便派遣郑和加之以扫荡。  解决军事复员问题  靖难之变期间,明朝国内出现饑荒。明成祖就加紧南粮北运的工程,并扩大对海军和陆军的需求。事情得到解决后,对海军的需求下降。为防止这批海军叛乱,明成祖便安排他们跟随郑和下西洋。  郑和档案被毁之谜  据《殊域周咨录》记载,郑和下西洋的档案《郑和出使水程》原存部。明宪宗成化年间,皇上下诏部查三保旧档案,部尚书项忠派官员查了三天都查不到,已被车驾郎中刘大夏事先藏起来。项忠追问官员,库中档案,怎么能够失去?当时在场的刘大夏说“三保下西洋,费钱几十万,军民死者万计,就算取得珍宝有什么益处?旧档案虽在,也当销毁,怎么还来追问?”。  《郑和出使水程》应当包括大量原始资料,如皇帝敕书、郑和船队的编制、名单、航海日志,帐目等。大批郑和档案究竟有没有被刘大夏销毁,今仍然是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