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以数据分析西方战舰 反对停止造船业

8个月前 (04-20)

李鸿章认为,正因为“船坚炮利”,西方列强“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东北,闯入中国边界、腹地”,而且正处于明治维新阶段的日本也在逼视它一衣带水的邻邦,由此来看,裁撤造船业很不明智。  水线之上铁甲厚十寸,内衬木板厚十八寸,船帮均系夹层,中可,即轰破外层而里铁未穿,外水不能灌入。机器过路及两层巨炮,均在厚铁甲中……船内炮位用电气线燃放,各炮一时同响……此等制作,实堪奇诧……今欲我数年创始之船,遽敌彼百数十年精益求精之船,不待智者而知其不逮;然就已成者而益求精,未必其终不逮也。  ——清李鸿章《筹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  同治十一年,即公元1872年,正当洋务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保守派却泼了一盆冷水。这年的1月23日,内阁大学士宋晋上奏,要求停止造船,这里所说的船,当然是指西洋现代化舰只,理由就是花费太多;更深一层的理由是,造船没有什么用,因为反正打不过洋人的海军,还不如不造;而且清廷和西方列强已经议和了,如果造船还会引起外国人猜疑,这样下去“殊为无益”,“实同虚耗”。  宋晋于是建议,将福州船政局和江南制造总局的造船业务全部停了。  清廷对这个建议似乎有点动心,就将宋晋的奏章下发,要求大家提意见,看造船可行否。  宋晋的建议首先遭到曾国藩的强烈反对,左宗棠和沈葆桢也主张不能停止造船业。李鸿章是个技术派,他写的折子用了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由此可以看出,他对西方的战舰还是了解得比较全面详实的。  例如,1871年,曾有法国战舰到上海;1872年4月,也有英国的铁甲船到上海。李鸿章都专门派人登舰实地考察。这两次考察确实花了扎实功夫,相关数据都送到李鸿章手里。  因此,李鸿章对西方战舰的分析完全是用数据说话,有这么一段话:这些战舰水线以上的铁甲板有十寸厚,内衬木板有十八寸厚。船帮都是两层,中间可,即使轰破外层,只要里层铁板没穿透,外面的水就灌不进去。机器锅炉以及两层大炮,都在厚铁甲的里面……船内炮位用电气线燃放,各炮可在同一时间内一齐发射……这样的制作方法,实在非常奇。  李鸿章认为,正因为“船坚炮利”,西方列强“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东北,闯入中国边界、腹地”,而且正处于明治维新阶段的日本也在逼视它一衣带水的邻邦,对此,“中国可不自为计乎?”由此来看,裁撤造船业很不明智。  其实,宋晋之流之所以如此短视,是因为他们的眼光被自己这一方的后发劣势给蒙蔽了。李鸿章也承认后发劣势,但他认为即使后发还是可以有积极作为的,因此在折子里说:现在想用我们几年来修造的船来对比敌国百十年来精益求精的船,就算是不聪明的人也知道比不上。然而我们能在已经造成的船的基础上,不断地精益求精,未必将来就比不上啊!  李鸿章的北洋水师后来在甲午败绩,他本人也因为代表清廷签卖国条约而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但他在1872年提出的这些意见还是比较理的,积极从后发困局中走出来,是那个时代的中国人都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