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父亲曹嵩是谁杀害的 为何一直没报仇?

7个月前 (04-20)

曹嵩怎么死的?《三国演义》里,曹操的父亲曹嵩带领一家老小和钱财路过徐州,徐州牧陶谦欲巴结曹操,特差都尉张闿将部五百护送。而张闿见到曹嵩有很多金银珠宝,就起了贪心,杀尽了曹嵩全家,取了财物,放火烧寺后逃奔淮南。可是令人不解的是,曹操做了丞相后,为何不找张闿报杀父之仇?  而曹嵩几年来一直居住在徐州辖区的琅琊郡,陶谦要捕杀曹嵩有很多的机会,可是曹嵩一直活的好好的。而曹操派去的泰山太守应劭,曾经在初平三年和陶谦一起并肩作战,讨伐李傕,两人感情非浅。从这几点看,陶谦派出人马保护曹嵩,向曹操示好才是最可能发生的情况。  可惜,问题出在护卫的将领身上。曹嵩从琅琊前往兖州,携带一百多辆金银,实在让人眼红。陶谦的部下,很多都是黄巾降将,三国演义将张闿如此设定,颇有道理。加上华县、费县地区,多有叛军屯聚,治安情况非常不好,张闿假扮贼,浑水摸鱼也有个借口。  更为重要的是,在张闿杀害曹嵩之后,曹操没有尽全力去淮南杀父仇人,而是把所有的怒火都撒向了徐州的陶谦,攻占徐州十余城,竟然屠城,把百姓全部杀死。整个徐州都为之恐惧,幸亏青州刺史田楷与平原相刘备带救援徐州,勉强抵挡住了曹军的攻势。  而恰在此时,张邈、陈宫等人联吕布,在曹操的老巢兖州发动变乱,攻占了兖州的大部分郡县。曹操不想鸡飞蛋打,于是只能撤,徐州才得以保全。  而张闿呢,在投奔淮南之后,并没有就此消失。淮南是袁术的地盘,而袁术和曹操交恶,何况张闿有上百车金银,袁术怎么会不接纳张闿呢?而《后汉书》引谢承记载:“袁术使部曲将张闿阳私行到陈,之(骆)俊所,俊往从饮酒,因诈杀俊,一郡吏人哀号如丧父母。”说明张闿确实投靠了袁术,并且在袁术手下担任了暗杀陈国相骆俊的工作。做,是张闿的强项。  当时曹操不可能不知道张闿的下落,可是,此时的袁术还非常强大,一旦双方交战,曹操占不了什么便宜,可是徐州就不同了,只要没有外人干扰,夺下徐州几乎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而曹操也可以趁此机会将兖州和徐州连成一块,东方战线将再没有后顾之忧。   是以曹操没有自己的杀父仇人张闿,而是把目光锁定徐州的陶谦,消灭陶谦,占领徐州,不用花很大的力气,却可以让自己实力大增。并且,以为父报仇为由出,师出有名,其他诸侯强行干涉的机会就大大减少,而全军上下也必然士气大振。  由此可见,曹操的算盘打的很响,可惜的是,他没想到吕布捅了他一刀子,而且这一刀子插的很深,差点就要了曹操的老。为父报仇的事情自然而然也就不了了之了。  三次救曹操的三国保镖典韦为何被人忽略?说起三国猛将大家想起的可能是吕布,也有可能是刘备手下的五虎将,然而有一个人两次从吕布手中救下了曹操,还有一次赤手空拳独自一人死战数十枪又救下了曹操。这算什么样的猛将呢。他就是典韦。  典韦在加入曹操营之前,只是张藐手下的一个武士,没什么事迹流传,只是后来他自述杀了人,出逃在外。夏侯碰到典韦时,他正“逐虎于涧”。这个意思听起来好象也没什么,中国的小说中,好象能和老虎对着干的人实在不少。  比如就水浒中,有个武松打死一只白额吊睛虎,李逵更是一口起杀了四只老虎。但偶想说的是,典韦的逐虎于涧见于正史,他们的记载了吗?就算他们是,他们有追着老虎跑的吗?  有人说李逵杀的不过是四只狼而已,偶深以为然。西方有人说,如果你敢和狮子对眼,狮子也不敢轻易的找你麻烦。典韦却已超出了这个境界,他能把老虎吓跑。   典韦初司帐前都尉,也就是现在的卫士长之职,保护曹操是他的职责。次曹操与吕布大战,被四将所围,“箭如骤雨将来,操不能前,无计可脱,大叫:‘谁人救我!’  典韦乃踊出,手挺双铁戟,大叫‘主公勿忧!’……以飞戟刺敌,立杀十数人……四将不能抵挡。”曹操及时得救,典韦因功被加封为领军都尉。  第二次救曹操是因曹操中了吕布之计被困城中,典韦三次杀出城来寻觅不见重重操,又三次“冲烟突火”杀入城去,“从初更直混战到天明,杀开条大路而走”,最终将曹操护送回寨。  第三次降夜反,无数军马步杀入营门,枪如苇列。典韦武器被盗,“身无片甲,上下被数十枪,兀自死战。腰刀砍缺不堪用,即弃刀,双手提着两个军人迎敌,击死者八九人。  群贼不敢近,只远远以箭射之,箭如骤雨,韦犹死拒寨门。争奈寨后贼军已入,韦背上又中一枪,乃大叫数声,血流满地而死。”尤其一句:“死了半晌,还无一人敢从前门而入者。”把典韦勇猛、誓死效忠渲泻得痛快、淋漓、酣畅到极点。“曹操赖典韦当住寨门,方得逃奔”。  正因为典韦三次救操,所以连这个“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狠心之徒”也亲自哭而奠之,虽然曹操的长子及爱侄也同时殉,但操叹曰:“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  甚一年之后,曹操行军经由故地,仍不禁放声大哭,“且即下令屯住军马,大设祭筵,吊奠典韦之魂,并亲自拈香哭拜,祭毕方祭侄及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