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古墓中的牙齿:家族DNA将解开其身世之谜
曹操的身世一直备受争议,众说纷纭,不过最主要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曹操是汉代丞相曹参的后人;另一种曹操是夏侯氏抱养的。 近日有相关研究人员通过古墓里的牙齿找到了曹操家庭的DNA。11号,相关研究人员联发表了关于这一研究成果。下面就请各位与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专家称,通过现代基因反推和古DNA检测的双重验证,认为曹操家族DNA的Y染色体SNP突变类型为O2*-M268。 该课题组由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韩昇和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李辉教授领衔。有基因学家表示,此前引发强烈争议的河南安阳曹操墓真伪,可以借助曹操后人的现代DNA来进行验证。 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公布,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南,最终得到确认就是曹操墓。 之后,国家文物局认定河南安阳东汉大墓墓主为曹操,但民间质疑墓穴造假之声一直未绝。 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副所长于军表示,古人化石如牙齿等虽然可能出现DNA破损等情况。 但还是可以通过其中一段DNA进行测序,如果要验证河南安阳发现的到底是不是曹操本人,理论上是可以与后人DNA反推出来的结果相比较得出结论。 2009年,河南安阳对外宣布发现曹操墓,消息一出即引发巨大轰动,并始终伴随真伪争议。同年,复旦大学人类遗传实验室开始展开大规模项目,试图通过曹操后人DNA来反推曹操身世。 征集血样“滴血认亲” 据国内媒体消息,课题组表示,2009年今,上述课题组的专家一直在全国各地采集曹操后人(男性)的静脉血样本。 采集对象包括79个曹姓家族的280名男性和446个夏侯、操等姓氏在内的男性志愿者,最终的样本总量超过1000例。 与此同时,课题组专家对全国各地258个曹姓家谱(其中118个在上海图书馆)做了全面的梳理研究,并与史书和地方志参照,试图找到曹氏迁徙的可能线索。 “比如曹氏各个分支的祖先以及现居住地与历史记载上曹操后代的流向能不能相吻。”韩昇说,经过这一步骤的研究,课题组筛选出8支持有家谱、经过史料分析具有一定可信性的曹氏族群。 找到这8支曹氏族群后,专家再对他们的DNA进行了检测。“人类DNA共有30亿个碱基对组成23对染色体和线粒体,男性独有的、碱基对也比较稳定的Y染色体是最适的检测对象。” 李辉说,“经过复杂的Y染色体DNA全序列检测,最终发现其中6个家族属于O2*-M268的基因类型,这6支O2*-M268类型样本的祖先交汇点在1800年2000年前,这正是曹操生活的年代。” 李辉认为,这些家族共同检出了一个非常罕见的染色体类型,这个比例在全国人口只占到5%左右。 “假定他们都是仿冒的,那么巧概率就等于这个基因型所占人口比例的乘积,也就是5%的5次方。所以说,他们假冒的可能性只有千万分之三。因此在法医学上可以认定,他们是真实的曹操后代。” 2011年12月28日,课题组宣布已定位曹操家族DNA,并找到最有可能是曹操后代的6支族群,立刻引发了强烈反响。当时,李辉估算该类型属于曹操的可能性是92.71%。 尽管根据现代曹姓后人的基因,复旦大学课题组成功反推出曹操家族DNA,但研究并未结束。 早在2011年初,韩昇、李辉来到曹氏宗族墓所在地—安徽亳州。在当地文物主管部门的积极配下,课题组专家在库房内找到两颗牙齿—均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从曹氏宗族墓“元宝坑一号墓”土。 结曹氏宗族墓考古挖掘领队李灿和现场挖掘人的口述和“元宝坑一号墓”墓室内中央位置的墓砖铭文“河间明府”,最终确定两颗牙齿均来源于曹操叔祖父河间相曹鼎。 课题组带回一颗保存较好的牙齿回到复旦大学人类遗传学实验室开展古DNA测试。 2012年底,根据现代基因和古DNA的双重验证,课题组得出最终结论—确定曹操家族DNA。 家谱记载为曹操直系后代的现代8个独立家族中,有6个家族的Y染色体为少见的O2*-M268,显着性达到P=9×105,证明曹操Y染色体是该类型。 而安徽亳州的曹操祖辈墓葬元宝坑1号墓的遗骨(系曹腾弟河间相曹鼎)也属于此类型,与现代曹操后人紧密关联。夏侯氏、曹参后人都不是该类型。故此,曹操之父来自家族内部过继,该家族并非曹参本族。 目前找到的曹操后人有9支(其中6支有家谱记载),分别来自安徽绩溪、安徽舒城、安徽亳州、江苏海门、广东徐闻、江苏盐城、山东乳山、辽宁东港、辽宁铁岭。 小编真心不想说自己的遭遇,不过真的快疯了!因为被这渣网速逼的真心离疯不远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最近一直下雨,线路是真的受潮了,这网络就跟诈尸一样,一会蹦一下……文章怎么都发不上去,太可怕了这网速。上次小编也上不去网,客服电话报修把人给找来了……人说是我的问题……说线路是通的啊TT,这是要逼死我么,我今天又打,客服说能用也证明我的线路没有问题,不给修啊!!非说是线路受潮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