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匈到底有多野蛮?匈是属于什么民族?
古代匈到底有多野蛮? 说到野蛮人,我们的印象便想到了匈人,我们知道在汉朝的时候,匈被汉武帝打败,一部分归降了汉朝,和逐渐融到了一起,慢慢也就没有这个名族了。另一部分则向北迁徙进入了欧洲,对欧洲历史影响也是很大的。那么匈是哪个国家呢? 匈军队 我们知道在西汉时期,匈北方放牧游猎为生,经常骚扰汉朝边境。在汉武帝时,匈同汉朝展开了十几年的战争,被打败,一部分投降,一部分继续向北迁移,在东汉时,汉朝再次进攻匈,匈被打败后,只能再次迁徙。后来他们来到欧洲,大约在公元四世纪的时候,匈灭掉了西方的一个国家叫阿兰聊。随后匈又同西方东哥特国和西哥特国先后作战,西方这些国家都被打的大败。当然匈之所以在和欧洲这些国家作战屡战屡胜,一方面是因为当时欧洲的国家实力都不强,另一方面是因为匈在同汉朝多年作战下学会了很多作战技巧。 之后匈首领乌尔丁率领大军进入匈牙利追击哥特人,战火还然道了意大利,这时候整个欧洲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许多国家都归降了匈。再后来,匈又向西欧进军,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先后都被匈军队打败,一时间匈把西欧也搅得天翻地覆。匈军队规模的时候达到了50万,直到匈首领阿提拉死后,匈才慢慢衰落下去。 虽然南匈和北匈都先后失去记载了,但我们今天普遍都认为匈牙利的祖先就是匈人,匈牙利也算是一个匈国家。 匈是属于什么民族的 匈是古代一个特厉害的民族,汉代初年在中原以北逐渐强大起来并驰骋四处,作为一个凶猛的游牧民族四处侵略广大中原并且对当时的西汉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匈画像 匈这个民族喜欢骑马,不论是出行还是征战沙场,马都是他们交通工具的。匈人身材粗壮但是个子又很矮,头大脸圆颧骨很高,留着大胡子,很多人都罗圈腿,我想罗圈腿的原因大概就是他们长期骑马造成的吧。 匈还是一个好战而又凶悍的民族,特别是冒顿单于继位之后更是加大了对外的扩张,冒顿单于是一个凶残的人,他训练了一支忠于自己的部队,谋划政变,射杀头曼单于以及母亲弟弟并自立单于,虽然他凶残冷血,但在冒顿单于统治的时候匈国快速发展形势大好,繁荣而又昌盛。在他当政期间吞并了许多其他部落,并大力侵犯汉统治地区,对西汉王朝的统治造成很大的影响。匈作战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喜欢掠夺人和牲畜,所以它还是一个典型的多民主融的民族。 匈民族在军事方面有着充足完备的军事装备,以盔甲来武装自己,组成纵横天下的匈骑,他们以狩猎和畜牧来满足经济发展,饮食方面以肉、乳制品为主,生活的地点随着季节的变化逐渐转移。但是现在已经没有匈民族了,繁荣过后逐渐被历史的车轮碾过,匈后裔在成为中国居民后逐渐改名换姓,与中华大地的人们融为一体。 匈墓葬是怎么回事 匈人的墓葬很特别,叫做。这个东西,今在中国的某些地区也是存在的,尤其是草原人民。在《狼图腾》里面,对这个东西也有过描述。 匈墓葬遗址 说是草原人民一辈子用了草原的资源,因此在死的时候,要把自己的身体还给草原。 总之,匈人就是这样对待价值观就对了。匈人死了之后,基本上是没有墓地的。他们不像中原地区人们那么讲究,直接扔在了草原上了事,觉得这是对自然的一种尊重。 不过后来受中原影响,也是不一样的匈人有不一样的想法,有的匈人也有自己的墓葬了。而且匈人继承了中国古代一个特别不太好的东西,叫做殉葬。他们开始相信,有些东西,你活着的时候需要,你死了的时候也是需要的。因此,在一个匈人死了之后,会有东西给他陪葬。他生前喜欢的东西,基本都会在墓地里面。 这样来说,一个匈人的等级越高,他的陪葬规模越大。要是他身份高贵,会有几百人在他的墓地里面白白的牺牲生。他的妻子,还有随从,本来是活着的,但是基本上在他死了之后就去墓葬里面陪着他了。 而且,在匈人的墓葬里面,有首饰,有器具,也开始出现了壁画一类的东西。生动,而且古朴,如果内容不是动物相互打斗撕咬,不是那么的栩栩如生,没有那么多的阴森,就更好了。 匈的历史演变介绍解读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中,匈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不容小觑。大约战国时期,匈族群逐渐兴起,早期他们沿水草而居,过着游牧迁徙的生活,迁徙无常和黄河西北严寒清苦的气候条件,锻炼出了匈族人能吃苦耐劳的坚毅品格和骑马善射的好本事。 匈剧照 后来他们开始憧憬中原物产的丰美,变得野心勃勃,不久后开始南入,逐渐威胁到了秦国的统治。 匈人在部落任首领头曼的带领下先攻占了陕西河套一带,秦始皇时派将军蒙恬进行反击,大败匈。后来头曼的儿子冒顿单于杀死了自己的父亲继位,建立匈汗国,当时匈国雄极一时。匈族雄起的之际正是楚汉斗争矛盾激化之时,汉族人无暇顾及北方匈的崛起。汉初刘邦称帝后深感威胁,发抗击匈却狼狈而返,匈族逐渐占据上风,汉文帝时只好采取和亲求和的方式。直汉武帝时,先后派出卫青、霍去病主动北击匈,直入虎穴大营,重挫匈。 汉五凤元年匈汗国内部发生“五单于争位战”,内乱成为了匈国走向衰亡的导火线,之后匈开始分化为一南一北的两支,彼此间斗争不断。其中,南匈开始极力与汉王室修好,并借助大汉力联起来重挫北匈。魏晋之际,曹操一统北方,南匈首领正式归附曹魏,重新融入了汉民族的大群体之中。于北匈,被汉朝远征军一路追击,被迫一步步西退,退居到了今日的哈萨克斯坦一带,余部为鲜卑族所并。自此,匈在亚洲的历史基本画上了一个句号。 古代匈文化详情介绍 “匈”这个词汇在中国那可是历史悠久,主要活动在我国的北方。他们的族人披散着头发,性情豪放,衣服从左面穿。虽然和中原地区不太一样,但也属于我大中国的子民们,我们和他们都是一家,在历史上就已经是注定了。 匈画像 秦朝的时候,帅哥将军蒙恬把他们给打败了,没有办法,只好北上,跑的远远的。可是汉朝的时候,他们有又卷土重来了。重来没有办法,只好和亲咯,和亲也不行啊,那就打吧。打来打去,中原地区终于打赢了。也正好赶上了匈分裂的时候,一个投降汉朝了,一个消失的无影无踪,据说可能是去中亚了。 匈人的文化和中国不一样,他们信封一种宗教叫做萨满教。每一年五月的时候,在一个叫做笼城的地方开始祭祀活动。匈人是很看重这个活动的,跟中原地区人们过年一样,拜天地啊,拜父母祖先啊,拜鬼求保佑啊等等。 匈的老大叫做单于,就类似中原地区的皇帝。单于在哪里,基本上就在哪里举行。这样的一年里面会举行很多次,有的规模大,有的规模小,但是一年少要举行三次大的。在匈,男人们崇拜健康的体魄,喜欢结实的女人。他们对于中原地区的伦理道德不是很看重,因为他们相信只有有力量的人才能保护大家。所以,在匈里面,受到的待遇最好的都是青壮年。 匈习俗中包括哪些 看过电视剧《汉武大帝》的朋友想必对匈这个国家并不陌生吧,在剧中匈在首领伊稚邪单于的带领下和汉朝前后交战了十几年,才被卫青,霍去病等汉朝名将打败。匈是北方游牧为生的少数名族,那么他们都有什么习俗呢? 马背上的匈人 由于匈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无法完整直观的看到他们的习俗,只能从现在一些很少的资料中找到关于他们的生活习俗。 首先我们来看看他们的饮食习俗,匈的经济来源是畜牧业,他们饲养的牛羊马等牲畜就成了他们的生活资料。他们吃畜肉,喝这些牲畜的血以及奶汁,剥下来的皮就用来做衣服。另外的饮食来源就打猎捕来的野生猎物。我们都知道,匈是个彪悍的名族,擅长骑射,所以打猎也是他们重要的生活组成部分。 其次来看看他们的衣着服饰。他们穿的衣服,我们统称为胡服。匈吃畜肉,将杀死的牲畜的皮剥下来做成衣服和铠甲,这样的衣服能帮助他们抵挡塞北严寒多风的自然环境。他们脚上穿的是用动物皮革做成的靴子,这种靴子坚实耐磨,也利于保暖。 那么匈的交通工具是什么呢?在广阔的大草原上,最利于人们出行的当然是马匹。匈也不例外,他们是马背上的名族,他们以游牧生活为主,饲养的马一部分用来吃肉,但更多的则用来骑乘,用于平时的放牧或者是打仗。在匈中,一人一马是非常常见的,富裕者更是一人多骑。 让我们来看看匈的婚姻习俗。他们的婚姻习俗和我们汉族是天壤之别的。他们通常会“妻后母、报寡嫂”,什么意思呢?就是男子在他的父亲死后,就会娶他的后母为妻,当然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男子在自己兄长死后,要娶他的嫂子为妻。在我们汉族看来这是有违伦理纲常的,但在匈中这是最普通不过的婚姻习俗了。匈人口本来就较少,女性当然更少,这样其实是有利于名族繁衍生息的。 当然匈还有以马为陪葬品,以左为尊等习俗,在这里就不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