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都是如何对唐睿宗李旦的功与过进行评论的
李旦的功与过如何评唐睿宗李旦在历史上算不上是一个杰出的帝王,既不如祖父李世民、父亲李治,也不如儿子李隆基,甚还不如母亲武则天。但他也绝说不上是个昏君,就功过而言,功不大,过也不多,功大于过。李旦剧照李旦一生都在退让,这一方面是因为武则天的强势和杀伐果决。他那个被废黜的兄长李显,就是前车之鉴,所以他次登基后,也只能做自己的傀儡皇帝,任由母亲来临朝称制,甚自己不能上朝听政,只能居住别殿。不过这一切其实说到底,根源还是李旦自己的性格,说得好听是“谦恭孝友”,其实就是软弱无能。他在做傀儡皇帝的时候,不敢反抗母亲,说让位就让;在两个妃子被母亲杀死后,也不敢过问;在武则天要立太子时,又让给兄长;在韦皇后图谋争夺他的权力时,也不与她相争;儿子和妹妹争权夺利威胁朝政,也不惩罚而求保持平衡,等到保持不了了就把位子传给了儿子。李旦的性格决定了,他不可能在皇位上做出一番事业,不过功绩还是有的,比如避免与兄长争权,保住了他的性。李旦的功绩还是在于,让李隆基当了皇帝,他后来创造了开元盛世。虽然李旦一直避免卷入权力和政治的漩涡,想要保护住自己和亲人,可惜还是犯下一些过错。身为皇帝,没有为国为民的不作为就已经是过错,而他也一度使国家越发混乱。李旦李隆基李旦即唐睿宗,唐朝第五位皇帝,两次登基为帝,又两次让出皇位。李隆基是他的第三个儿子,也是他第二次禅让的对象,下一任皇帝,史称唐玄宗。李隆基剧照李旦被后世评价为“谦恭孝友”,简单说就是善良懦弱,对谁都狠不下心。他次即位时,他的哥哥李显刚刚被母亲武则天废黜皇位,之后武则天也一直专政,连帘子都不需要垂,直接替他上朝,所以李旦当时只是一个傀儡皇帝。而在武则天权势比大,李旦也只是听之任之,十分孝敬地在一旁听话,之后就是顺从母亲之意,把皇位让给她,当时李隆基还只有五岁。李旦的性格不仅不像他的母亲那样杀伐果决,其实连他的儿子李隆基都不如,这一点从武则天死后两人不同的表现可以看出。当时,朝政大权还是不在皇帝中宗手中,更不在李旦手中,而是在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中宗死前要把皇位交给李旦,不过韦皇后预谋夺权成为第二个女皇。此时,李旦仍然没有一丝反应,反而是儿子李隆基与妹妹太平公主等人先发制人,杀了韦皇后,拥立李旦为皇。之后,成为太子的李隆基与太平公主为了争权相互针对。李旦见两人把朝政弄乱,为了国家稳定,就早早地传位给了李隆基。李旦加起来在位也就十年,而后来李隆基在位44年,此外不论功,李旦也都不如儿子,李隆基的开元盛世李旦没做到,不过他也没造成安史之乱这样的严重后果。李旦都叫过什么李旦是唐朝皇帝,但他一生中从未做过什么丰功伟绩,这不仅因为他在位时间非常有限,还因为他没有做皇帝的魄力与胆识,也许是因为他一直都没有野心,所以也就没有培养自己在皇权方面的能力。当他出生之后,父母原本为他取名旭轮,后来又多次更名,而“旦”这个名字的知名度最高,因而人们通常都称他为李旦。大明宫词李旦剧照李旦曾经被多次封王,而且在朝廷中也担任了一些职务,但他对于书法文字等学问更感兴趣,而不像其他王爷那样醉心权力,因此在做皇帝前都过得很逍遥自在。在他诞生之初,便得到了一个封号,即殷王,并且领了几个虚职。几年之后,李旦又被赐予另一个封号,即豫王。又过了两三年,他再一次被赐予新封号,即翼王。几年之后,李旦的爵位又一次发生变化,此时被赐予的封号是为相王。在他的爵位不断变化的时候,他的名字也有多次变化,由最初的名字变成一个“轮”字,而后又改为“旦”字,并且在这两个字之间又多次更改。其实,他之所以频繁地改名,是为了转运,当他运气不佳时,便称为“轮”,之后如果发生了好转的情况,便会称为“旦”。总之,李旦的人生经历是非常丰富的,是非常有传奇色彩的,而且其身份变化也同样非常丰富,他的名字似乎也在配这种变化,多次进行更改,并且与运气配得非常紧密。如果他不是生活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家庭,也许就不会出现这种反复更名的情况。李旦的皇后唐睿宗李旦虽然有两次做皇帝的经历,但时间都比较短,次只有六年,而第二次更短,只有两年。在他次登基后,虽然只能做一个没实权的摆设,但在形式上还是按照皇帝礼仪生活,所以也有自己的皇后与太子。当时,他的皇后就是他做皇子时期册立的一位妃子,也是他的结发妻子,即刘妃,而太子便是她的儿子。李旦剧照不过,这位刘皇后的运很不幸,虽然她做了六年皇后,可是在李旦让位之后没多久,便被奸人陷害致死。当李旦让位之后,又重新恢复了太子身份,所以朝堂上对他虎视眈眈的人非常多,而武氏兄弟更是视他为眼中钉,因此一直都在找机会扳倒他。这位刘皇后便是在这种情况下被诬告的,而且罪名非常大,所以武则天不可能饶恕她,人将她勒死。当时,与她一起遇害的还有一个人,就是窦妃。这位妃子也是李旦在做皇子时便已册立的,他们几人在一起生活得很和谐,而且李旦一心想要远离皇权,所以即使他登基后依然可以与这两www.donglis站站点" rel="nofoll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