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爱国?其作为只是排斥一切非东林势力

1年前 (2024-04-20)

东林一贯的斗争策略就是把所有异己都贬斥为奸佞,东林的大哥大左光斗有句名言:“若非同道即为仇敌!”——看看这就是那个被大肆歌颂的左光斗,显然是对人不对事,不仅如此还自以为是。一开始魏忠贤慑于东林地威势还曾给左、杨送仪金但也被东林傲馒地回绝了。接下来齐、楚、浙和不少骑墙派官员都被东林整了个半死,他们为了保住前程就统统投奔魏忠贤去了。等东林冲着魏忠贤亮出刀后,所谓阉也就正式登上了政治舞台。这个阉与其说是一个有政治抱负的集团,还不如说是紧密团结在以魏公公这个核心周围的反东林同盟。如果非要说阉有什么政治野心的话。那就是“一定要打倒东林!”  这些投靠魏忠贤的齐、楚、浙当然被东林骂作“小人”。东林的愤怒的形势有些类似的现在的公司,齐、浙啊什么地自然都是大明有限公司的高级白领,个个都是辛苦多年才出来的硕士、博士。也有本科文凭,这么多精英分子没事了搞搞内斗也情有可原。但是齐楚浙这些案伙明显没有赌品,现玩不过东林后就开始耍赖。那魏忠贤算什么东西?只是董事长朱由校先生家打扫卫生的一个大爷罢了。身体残疾不说还是一个小学都没有毕业的文盲,现在却眼看要骑到东林这班博士、硕士头上耍威风,这些精英自然痛恨不已,自然更瞧不起那群去抱文盲大爷粗腿的败类同僚。可惜东林千算万算就是没想起来魏忠贤不仅仅是给董事长倒马桶的大爷,他还是朱由校的奶爸。更重要的一点儿是天启五年以来东林除了孙承宗在辽西辛辛苦苦地干活外,留在京城里的人什么也没听干,每天除了内讧拆台就是在朝堂上对骂斗殴,屡屡把不太糟糕的事情干到极其糟糕的地步。朱由校董事长觉得反正都是光拿薪水不干活,那还不如用自己的奶爸呢!最少这工资是省下来了。  按照大明有限公司不成文的规矩,内讧以斗到对方辞职为底线,如果再下狠手那就是犯规了。但魏大爷不是雇员,他是朱由校董事长的一条狗——太监是没有人权地。所以东林一直想把魏大爷送上断头台,而魏大爷也得势不饶人一心一意想把东林赶尽杀绝。东林眼下只有一边狂喊:“魏忠贤你防卫过当了!”一边赶忙四下寻找政绩想用来挽回朱董的心。可惜从天启元年到天启六年这五年东林除了整垮熊廷弼、纵容王化贞丢了整个辽东外,什么正经事情也没干。反而是东江镇先后打出了旅顺、真奠等胜利。毛文龙斩有两千余级——主要是靠游击战,而野战的战果不到三成。本来毛文龙也是王化贞提拔的,如果东林人会做人拉拢毛文龙也不是困难的事情,然而自以为是的莱登两府的东林从来不把大们当人看。日复一日地“飘没”东江镇的物资,所以东江镇和山东文臣集团积怨甚深。这样的情况下,毛文龙自然就会“顽固”地拒绝把胜利果实和他们东林人分享。  所以后来,崇祯上台搞死魏忠贤,解散阉后,东林再次势大了,以东林人的对人不对事的性格。那必然就全力倾斜自己军方的代理人袁崇焕了,大量的军饷就给了作为很小的袁崇焕的部队了,而对牵制后金使其不能入关掠夺甚是不能长时间远离大本营到的东江军自然就一再打压了。在袁崇焕为了使毛文龙屈服而对东江军进行物资封锁,导致东江军军民没得吃的时候,毛文龙不断的上疏就被东林人给压住了。直到毛文龙被袁崇焕擅掉,东林人反而是给毛文龙头上加上很多罪名——有些罪名是子虚乌有,有些如之类的确实也有,但东林人不想想是自己不给人家军饷,迫使人家自己解决。到了袁崇焕死后,东林人没有给毛文龙,甚到了明廷灭亡了,这些东林人在清廷那边继续给毛文龙抹黑(也许那个时候是为了迎清廷八旗贵胄统治者,毕竟他们非常痛恨毛文龙,从他们的称呼就可以看出来了,称袁崇焕为袁督师、而称毛文龙为毛贼不是毛总)。  看看被吹嘘多么忧国爱民的东林人都是什么货色。估计东林人里面也有一些真正忧国爱民的,但是非常少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其中孙承宗算得上一个。孙承宗这个人具备了华夏典型地那种传统的士大夫品质,讲究的就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居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历史上孙承宗被崇祯猜忌后就告老还乡,回到他的老家高阳后孙承宗把大半的祖产捐献出来修筑高阳的城墙。崇祯11年,1万多八旗辫子再次入关劫掠时,孙承宗高阳老家的守军一哄而散。当时有朋友苦劝孙承宗去坚固的保定避难,还说孙承宗已经退休了不再有守土的义务了。可孙承宗却激愤于官军的胆怯和无能,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激励自己的子孙领着他们奋起抵抗。高阳的保卫战中基本上没有看见不到大明官军。城头貌似只有孙承宗的子孙、亲友和邻居,在他们身后擂鼓助威的是那个已经七十六岁高龄地老人,而这个老人城破被俘后拒绝投降被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