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孙权下决心打赤壁之战的真正原因!
公元208年,那年孙权27岁,偏居江东;而曹操已经54岁了,论辈份,曹操是孙权的长辈,论资历,曹操战黄巾军,破吕布,败袁术,征张绣,战刘备,挟天子以令诸侯不说,在8年前,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重创当时实力最为强大的诸侯袁绍,顿时名满天下。 曹操战黄巾军时,收得降3-5万,名为青州,此为操之主力;官渡之战后,曹操收编袁绍约10万人马,经过一番训练,到208年,曹操率十数万大军南下攻打荆州,刘表的幼子刘琮一枪未放,就将荆州之土,双手献给曹操,此时,曹操收得荆州七八万,同时,在当时击溃了刘备,险些生擒刘备。 此时,曹操的势力达到了。 反观,东吴,能调动的精锐力应该只有3-5万。孙策死时,曾留下遗嘱: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张昭作为孙策遗言辅佐孙权的一员重臣,对江东的忠心应该还是值得肯定的。 那么连张昭都主张投降,可见,当时的形势,对东吴来说,胜算的概率确实太低。那一个刚满27岁的年轻人,是如何下定决心,要和势力和名声如日中天的曹扛到底的呢? 是因为诸葛亮的激将法+定心丸?所谓激将法,就是以刘备坚持抗曹,激发孙权的斗志,所谓定心丸,就是向孙权分析刘备目前的力,还有2万多人,完全还有实力和曹操拼上一拼。 还是因为外事不决问周瑜,那个“曲有误,周郎顾”的风流倜傥的周帅哥果断又坚决的支持他和曹操对抗? 我个人认为,诸葛亮和周瑜虽然在孙权的决策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不是最主要,使孙权下定决心的那个人,恰恰是鲁肃。 大家看三国演义,总觉得鲁肃常常被诸葛亮欺负,其实鲁肃这个人还是很有智慧的,属于大智若愚的那种类型。而且还仗义疏财,颇有梁山好汉的气度。当年,周瑜向他求粮,他二话不说,就给了一半。因此,周瑜也很器重他。 孙权最终决定和曹操决战,正是因为鲁肃的一席话。当时,东吴的投降派和主战派吵成一锅粥时,孙权烦的不行跑到外面去呼吸新鲜空气,鲁肃就跟上去,此时, 权执肃手曰:“卿欲何言?”肃对曰:“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权叹息曰:“此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此天以卿赐我也。” 鲁肃不过短短的数行话,胜过诸葛亮的千言万语,为何,因为说中了孙权最担忧的事,东吴其它人都可以投降,因为降了曹操,还可以继续当官,运气好的,像吕布的旧部张辽,被曹操看中,那还不是飞黄腾达起来? 可是,独独一个人将如丧家之犬,谁啊,吴侯孙权啊。“将军迎操,欲安所归?” 曹操是个聪明人,像吕布这样的对他有威胁的猛将,他宁可杀了也不用;像刘备那样的雄才,他把他软禁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害的刘备整日提心吊胆的躲在菜园里种菜装傻。 而孙权是何许人?生来紫髯碧眼,目有精光,方颐大口。形貌奇伟异于常人。自幼文武双全,早年随父兄征战天下。善骑射,年轻时常常乘马射虎,胆略超群。 南宋的辛弃疾有一首词写的好啊。后两句就是: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而这一句话可不是辛老先生说的,这句话是曹操说的: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说明,曹操对孙权是比较了解的。或曰:孙权也可以学刘备啊!暂栖曹操底下,等待时机。话好像有一点道理,可是,不要忘了,曹操若打下江东,就几乎统一了全国了。 统一了全国了,就不需要再打着招贤纳才的名号了。那孙权被做掉的概率,比之存活的概率,我看要大太多了。 因此,可以确认的是,孙权之所以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在力1:7的形势下,还是铁了心的要和曹操战斗到底。 自然不是高喊的口号,我不能把江东的六郡八十一州的百姓,都陷于曹操的魔掌中,虽然,有不甘人下的自尊心,但最本质的是,他知道若举州投降自己的后果将是怎样,所以,孙权实质就是拼个鱼死网破,为了自己的生存,背水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