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之后日本为何出现十多位“”竞相争位?

1年前 (2024-04-20)
导读:公元13世纪末期,皇室内部分裂成两大派别,即以后深草为首的持明院派和以龟山为首的大觉寺派。后来室町幕府第3代将军足利义满致函南朝后龟山,要求南北朝统一,条件是将象征皇权的三器(镜、玉、剑)和皇位让给北朝,今后皇位由皇室两派交替继承。日本号称“万世一系”,但在历史上,关于的正统问题曾出现多次激烈的纷争。二战结束后,在刚刚占领日本的美军眼皮底下,就上演了一幕多位“”争夺皇位的大戏。  十几位“”群起争宝座  1946年1月18日,美军的机关报《星条报》在头版头条赫然刊登了题为《他才是真正的日本》的爆炸性图片新闻。照片中的人身着印有十六瓣菊花徽章的和服,站在印有同样大型菊花徽章的帷幕前,宣称自己才是“正统的”。他就是56岁的熊泽宽道,当时是名古屋市一家杂货店的老板。熊泽在报纸上声称:“我是真正应该继承皇位的南朝直系,北朝血统的裕仁应该退位,我应该继承皇位”。三天后,美国《生活》杂志再次以封面故事的形式对此事进行了报道,使日本的皇位之争成为当时世界关注的焦点。  早在1945年9月,熊泽宽道就给驻日美军司令麦克阿瑟将军递交了一份陈情书,信中称:“我是南朝后龟山第18代子孙,是正统的,现在的是篡位的北朝的子孙,他必须将皇位返还给我”。这件事引起了麦克阿瑟的注意,他专门派军官赴名古屋探访熊泽。此事曝光后,日本报纸争相报道,国内舆论一片哗然,日本皇室极为紧张,人们纷纷猜测美军是否会用熊泽替换当时的裕仁。  无独有偶,在熊泽之后,熊泽的3个亲戚也不甘落后,加入了争夺皇位的行列。除了熊泽系“”外,日本各地又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了十几位“”,如爱知县的“外村”和“三浦”、鹿儿岛县的“长滨”、新澙县的“佐渡”、高知县的“横仓”……他们均称自己才是正统,将这场争夺皇位的大戏推向了。  之争缘起历史恩怨  日本此时为何会出现的正统之争,这还得追溯到日本的南北朝时代。公元13世纪末期,日本统治已是徒有虚名,国家实权掌握在镰仓幕府手中。此时,皇室内部又因为争夺皇位分裂成两大派别,即以后深草为首的持明院派和以龟山为首的大觉寺派。当时,执掌大权的镰仓幕府对两派采取不偏不倚政策,明确表示:皇位应由两派交替轮流即位。1318年,大觉寺派的后醍醐即位,并于1333年灭亡镰仓幕府,一度恢复了亲政。然而不久后,武士首领足利尊氏谋反,拥立持明院派的丰仁亲王为,史称光明。身陷囹圄的后醍醐于1336年男扮女装逃出京都,潜入京都以南的吉野山,重开朝政。从此,京都光明的朝廷称北朝,吉野山后醍醐的朝廷称南朝,双方均自称正统,称对方是“伪朝”,开始了南北朝之间长达数十年的对立。  1392年,室町幕府第3代将军足利义满致函南朝后龟山,要求南北朝统一,条件是将象征皇权的三器(镜、玉、剑)和皇位让给北朝,今后皇位由皇室两派交替继承。同年,后龟山答应了足利义满的条件,返回京都将器交给了北朝的后小松,此,半个多世纪的南北朝对峙基本结束。南北朝统一后,足利义满却没有兑现自己的诺言,后龟山大呼上当。1410年,后龟山逃出京都重建南朝,史称后南朝。为重夺皇位,南朝的子孙不断进行斗争,持续了一个世纪左右,无奈大势已去,于事无补。此后,日本均出自北朝后裔。  麦克阿瑟改主意,裕仁保住皇位  虽然正统之争夹杂着诸多历史恩怨,但战后一下子跳出熊泽等十几位“”,这背后也有美国人的“一臂之力”。1946年元旦,裕仁在美军的强大压力下发布《人格宣言》,次向全国申明自己是人而不是,给一向视为“现人”的日本国民以巨大冲击。两周后,美国《星条报》便紧接着抬出“熊泽”,此举无疑是趁热打铁,推动“化为人”的运动,也是利用南朝后裔向裕仁施压,迫使其俯首帖耳,顺从地贯彻执行美国的占领政策。  麦克阿瑟在刚踏上日本土地时,曾想严惩日本、审判,以报在菲律宾战败的“一箭之仇”,履行他“不追究的战争责任,死不瞑目!”的誓言。可是,当麦克阿瑟来到日本后,看到各地负隅顽抗的日军在的令下迅速解除了武装,他意识到“是胜过20个机械化师团的力量”,萌生了利用进行间接统治的想法。于是,麦克阿瑟决定不再更换,而要极力维护裕仁和日本的制度。1945年9月27日,裕仁亲自登门拜访麦克阿瑟,会见结束后,麦克阿瑟立即致电杜鲁门总统,建议美国政府“不能把裕仁作为战犯逮捕”。在麦克阿瑟的积极活动下,美国政府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1945年12月初,盟军最高司令部检察局局长、远东军事法庭首席检察官基南动身前往日本,在飞机即将起飞时,一封杜鲁门总统的信交到他手里,指示他不得对裕仁和皇室任何成员。然而,在二战中深受日本之害的盟国们并不领情,澳大利亚等国提出了包括在内的日本主要战犯名单,让美国政府大为恼火。美国政府一面游说盟国不要,一面向麦克阿瑟发出秘密指示:“日本国民显然是支持制的。对制的直接攻击会削弱民主势力而加强共产主义和军国主义这两种极端势力。故此令总司令官暗中协助扩大的声望,并促使其化为人。”接到国内指示后,麦克阿瑟思忖再三,精心策划了一项日本巡游全国的活动。麦克阿瑟想借此了解在日本国民心目中的地位,以决定是否保留和是否在远东军事法庭上审判。1946年2月,也就是诸位“”冒出后不久,裕仁开始巡视全国,所到之处受到日本国民热烈欢迎。这次变相的民意测验,更加坚定了美国庇护裕仁、保留制的决心。于是,“熊泽”很快被美国人抛弃。  争权失败,“熊泽”在抑郁中死去  “熊泽”不甘心失败,他利用各种场宣传“裕仁是伪天子”,“发动侵略战争、篡夺南朝皇位是北朝的残暴本性”。“熊泽”吸引了很多支持者,他们有的出资,有的提供官邸。一个叫吉田长藏的人还组织了“南朝奉戴会”,发誓要效忠“熊泽”。1946年秋,裕仁巡视名古屋时,“熊泽”和他的吉田“侍从长”尾随其后,要与裕仁理论,结果无人理睬。备受美军和国人冷落的熊泽,一气之下于1951年1月将裕仁告上东京地方,提出“确认现任不够资格”的诉讼,但被以“不受司法约束”为由驳回。1957年“熊泽”让位于“尊信”。1966年5月11日,熊泽宽道在东京板桥医院因胰腺癌悄然病逝,终年76岁。日本正统之争最终尘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