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治、文学等方面,赵抃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赵抃(1008年-1084年),男,字阅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人,北宋时期名臣。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景祐元年(1034年),进士及第,出任武安军(潭州)节度推官,治理崇安、海陵、江原三县,迁泗州通判。和元年(1054年),授殿中侍御史。历任睦州知州、梓州/益州路转运使。入为右司谏,论事不当,出知虔州。宋英宗即位后,除天章阁待制、河北道都转运使,以龙图阁直学士、知成都知府。宋宗即位后,担任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元丰二年(1079年),以太子少保致仕。元丰七年(1084年),赵抃逝世,时年七十七,追赠少师,谥号“清献”。赵抃在朝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长厚清修,日所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著有《赵清献公集》。 主要成就 为政 整顿风气 入蜀为官时,面对官场中由来已久请客送礼的歪风,赵忭深恶痛绝。他不是随遇而安,而是斩钉截铁地表示:“决不随波逐流,更不同流污!”经过他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有针对性的强化措施施策,蜀川沉疴多年的奢靡之风为之一变。 兴修河渠 康定元年(1040年),赵抃任崇安(今福建武夷山)知县,他主持兴修了一条二十余里长的河渠,引城西河水入城,解决城内的生活、运输、消防等用水,再把城内的水引到城南灌溉农田。 碰到的难题是要大量民居,移走很多坟墓。赵抃说:“我们葬坟讲风水,就是希望先辈能福泽子孙。如果这条渠道挖通,城内家家有水用,城外万亩良田有水灌溉,这是祖先给子孙共同造福。为了子孙,地下阴灵肯定乐意搬迁。”面对钉子户,他摇着麦秸扇子,口中吟道:“拆屋变成河,恩多怨亦多。百年千载后,恩在怨消磨。”一番话语赢得百姓的普遍支持,个别钉子户众怒难犯。后人称赵抃开挖的河渠为“清献河”。 妙计救灾 熙宁八年(1075年),两浙路连遭旱灾、蝗灾,继而暴发瘟疫。越州(今浙江绍兴)灾情尤为严重,震惊全国。赵抃临危受,赶赴越州救灾。 赵抃调查摸底,组织募粮募钱救灾和开展生产自救,以工赈灾。放开米价,“在越州境内,粮食随行就市,州府不再限价。”此消息传出后,各地粮商纷沓来,一时间越州境内竟然米积成山。经过短期的暴涨后,米价猛然暴跌,甚比灾前更低。凡事有非议和追究责任者,赵抃均一人以挡之,决不累及下属。 赵抃巧用市场规律救灾振荒,使“生者得食,病者得药,死者得葬”,把灾荒影响降到程度。 倡导问责 赵抃治理睦州时,大力推广分水县知县江震实施的保甲制,建立百姓自治的管理经验。他以“监狱空虚,案件少”来考核知县执政能力,“人为闲郡我为荣,僚友多欢事少生。”他大力培养选拔官员,向朝廷了寿昌知县郑谔等十一位优秀官员,并立下“保举的官员提拔使用后不如得那样好,敢当同罪”的承诺,白纸黑字,掷地有声。赵抃是中国最早倡导建立官员考察失误责任追究制的先行者。 稳健改革 治平四年(1066年)正月,宋宗特赵抃为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赵抃首先建议宗改革,实行盐业国家专营。然后个支持宗皇帝重用王安石,称王安石是相才。而王安石在《熙宁变法》中首先推出的均输法和保甲法,其中保甲法与赵抃任睦州知州推行的保长制类似。 王安石发动熙宁变法来革除北宋的弊政,建设富强具有威力的国家,赵抃对变法中利国利民的政策非常支持。但他与王安石改革激进主张不同,是改革的稳健派,受到王安石的排斥,转而出任青州知府。在青州,根据青苗法的规定和青州的具体情况,赵抃推行多种种植、兴修水利、开店办厂、自愿向官府借贷等措施,极大调动了百姓的积极性。当王安石下台后,他仍成为了王安石最要好的朋友。 文学 赵抃擅豪翰,笔迹劲丽。其诗风从初期的“清新律切”向中、晚期的“粗犷豪迈”演化,体现出以欧阳修为代表的“宋调”诗歌的风貌。赵善括《赵清献帖跋》评价其“诗有渊明古淡之风”,杨准《清献集序》也称:“诵其诗,冲淡如陶。”著有《赵清献公集》。 书法 赵抃工诗善书,和他同时代的苏辙就曾称颂他:“诗清新律切,笔迹劲丽,萧然如其为人。”他的作品之《致知府阁下尺牍》用笔端正严谨,点画润泽,取法北宋初期书坛所流行的颜体,偏向“丽”的书风。另一作品《致知郡公明大夫尺牍》却结字则较宽散,用笔也朴质得多。细韧的笔画加上倾侧的字态,显得清劲而古雅,可说是偏向“劲”的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