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之战孟达没有出支援关羽的背后隐藏了什么真相?
三国时期最遗憾的莫过于关羽败荆州,被东吴将领擒杀。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秋,关羽起北伐,自江陵出攻襄阳、樊城。 在围攻襄、樊期间,也就是当年的七月末到十月末这段时间里,关羽曾多次要求在东三郡(西城、上庸、房陵)镇守的刘封、孟达出相助。 但关羽的要求被刘封、孟达拒绝,《三国志·刘封传》中记载: 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令发自助。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 十一月,孙权出偷袭荆州,短短二个多月时间里,关羽所部一溃千里,败被杀。 而刘封、孟达因没有出帮助关羽攻打襄、樊,间接导致关羽败垂成,让刘备惦记上了两人。 孟达因此畏惧,投降了曹魏,配曹军攻打刘封,刘封在丢失东三郡后,逃回成都,被刘备所杀,其罪名之一即不援关羽。 刘封、孟达当时为何不去帮助关羽攻打襄、樊?决定不去相助关羽的主导者是谁? “山郡初附,未可动摇”当然是一个原因,从历史记载看,刘封大概是当年的五月之后,曹操从汉中退后,从汉发到东三郡。 等到刘封赶到东三郡之后,才联孟达逼降申耽、申仪兄弟二人,关羽出北伐时,刘封、孟达占领东三郡的时间,恐怕还不到一个月。 即使等到关羽从襄、樊后撤时,东三郡归附刘封、孟达的时间也才三个多月,因此,“山郡初附,未可动摇”是一个不错的理由。 刘封从汉中到东三郡,是属于发配性质,刘备是想让他远离刘禅,因此,不会给他多少。 且刘封在去东三郡之前,官职不过是个副军中郎将(拿下东三郡后,才升任副军将军),按照规格,也带不了多少。 史书也没有记载刘封带了多少到东三郡,只能推测。 孟达麾下有四千到五千部曲,他投降曹魏时,就是带了四千多户部曲投降的:“达率部曲四千馀家来降”。从中,孟达能抽出五千士。 在刘封去东三郡之前,孟达是独自攻略东三郡,还打下了房陵,没有少五千人,刘备不会让他独自出。 刘备派刘封去东三郡,其中一个任务就是“统达军”,如果能收服孟达,包括东三郡的其余豪强,这些就是刘封将来在东三郡的班底了。 从震慑孟达的需求,刘备驱逐刘封于外的打算,以及刘封原本的官职等各方面因素综推断,刘封带到东三郡的士数量,最多也就跟孟达持平,不会超过五千人。 因此,在当时的东三郡,刘封跟孟达的手头上都有大概五千军队,然后是新归降的申耽、申仪麾下的军队。 于申耽、申仪麾下军队的数量,对于出相助关羽来说,并不重要,因为人家刚投降,刘备都在加官加爵的拉拢人家,不好让他们马上就去拼,初的刘封也未必就能指挥得动。 如果要去援助关羽,就只能是刘封和孟达麾下的军队出动,还要留一部分在东三郡看着申耽、申仪,最多只能出动一半人,这还需要刘封、孟达都愿意出。 刘封肯定是愿意出的,首先,刘备让他到东三郡,除了发配出外的想法,也有让他从东三郡支援荆州关羽的意图,这是他担负的部分职责。 但孟达恐怕就不怎么愿意了,孟达如果不愿意出,刘封只有带着自己麾下的去给关羽助战,还要留下一部分在东三郡盯着孟达、申耽、申仪,那根本就去不了多少人,如此一来,还不如不去。 那么,孟达为何会拖刘封的后腿?这要从刘备对孟达的态度说起。 孟达是在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刘备入蜀时,跟着(孟达和他是同乡)一起投奔过来的,刘备让他起攻打东三郡时,已经在刘备帐下待了八年时间。 这八年中,前四年,他一直屯驻在江陵,也就是在关羽眼皮子底下,除自领部曲外,没有多少实权。 后四年,是刘备拿下益州后,让他做了宜都太守,算是管辖了一个郡。这对于心高气傲的孟达来说,是很难忍受的。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安排孟达攻略东三郡,是孟达在被忽视了八年后,试图通过战功让刘备重视,乃升官加爵的一个重要机会。 但刘备先是派出刘封来指挥孟达,剥夺了孟达在东三郡的主导权。 又在申耽、申仪归降后,加申耽为征北将军兼上庸太守(还有个员乡侯的爵位),升申仪为建信将军兼西城太守,刘封在东三郡到手后,也升任了副军将军。 独独早前刘封未到来前,独自攻略东三郡,刘封到来后,又积极配逼降申耽、申仪的孟达,毫无封赏。 并且,在孟达离开宜都后,他的宜都太守的位置也没有了,换成了一个叫樊友的官员(《资治通鉴》中记载,当年十一月,刘备委任的宜都太守樊友在东吴军队打来时跑了)。 这相当于,孟达在刘备麾下苦熬了八年,又立下了夺占东三郡的战功后,什么官职都没了,还从独镇宜都的小豪强,变成了必须看刘封脸色的副手。 刘封也就罢了,刘备称王后,他好歹也算是王子之一,可降将都能升官升爵,刘备却对孟达毫无表示,这能忍? 或许,刘备是暂时忘记了,孟达跟了刘备八年时间,好歹还是的同乡,当时还没死,看在的面子上,刘备也不会亏待孟达,只能理解为忘记了。 当然,也有可能,刘备对孟达不怎么感冒,以他看人的眼光,觉得其不能大用,刻意在压制孟达,让刘封从汉中赶到东三郡成为主帅,摘孟达的桃子,就是证明。 而且,跟孟达同乡,又是同时投靠的刘备,以刘备对的重视,在长达八年时间里,都没有向刘备建议重用孟达,也可看出一些端倪。 不管是忘记了封赏孟达,还是刻意压制,都必然导致孟达的不满,从他的生平看,能先后降蜀、降魏,再降蜀,足以证明孟达不是个安分的人。 立下了不小的功劳,没有得到封赏的孟达,还能听从关羽的令,继续去给关羽,乃刘备卖?打仗消耗的,可都是他自己的部曲。 所以,孟达是不会出去襄、樊当炮灰的,他不但自己不愿意去,还会说服刘封不去,即使刘封愿意去,但孟达死活不出,刘封仅凭借自己手头的力,去了又有什么用? 于是,才有了用“山郡初附,未可动摇”的理由忽悠关羽的说法。 总结:关羽攻襄、樊,刘封、孟达拒绝出相助,想多花点时间稳固东三郡这个新占据的地盘是其中一方面原因。 但最主要的原因,我认为是孟达不肯出相助,他在东三郡划归刘备辖下后,没有得到相应的封赏,由此导致了不满情绪,失去了继续为刘备卖的心气。 当时,刘封初东三郡,也来不及收服孟达麾下的部曲,自身直辖的力不足,孟达反对的话,刘封也没有办法。 所以,东三郡在关羽北伐之役中,没有出配,其主导者是孟达,而不是刘封。刘封仅仅是暂时性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