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民法典对个人婚前财产是如何认定的?

1年前 (2024-04-20)

2021民法典对个人婚前财产是如何认定的?详情见下文:一、个人婚前财产如何认定?       一方的婚前财产是指一方婚前已经取得的财产,包括动产和不动产。一方婚前财产可分为以下几类:(1)夫妻婚前各自所有的财产,包括婚前个人的劳动所得,继承或受赠的财产,以及其他法收入等。还包括,婚前各自为结婚所购置的财产;(2)复员、转业军人从部队带回来的医疗费和回乡生产补助费,以及婚后夫妻共同生活时间较短的军人的复员费和转业费;(3)离婚时,夫妻各自使用的衣物、生活用品和职业上的用物。当然,贵重物品除外;(4)离婚时与个人身份不可分离的婚后所得财产,和未获得经济利益的知识产权;(5)夫妻间对财产的约定,对双方都具有约束力。包括法的书面约定和双方均承认的符事实的口头约定为个人财产。       婚前财产的界定时间为双方结婚登记之日,结婚登记前双方分别所有的财产归一方所有,结婚登记日后一方单独获得或双方共同所有的财产除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特别约定外,作为婚后夫妻共同财产。这样规定的目的在于简化财产关系,便于离婚时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二、离婚财产分割原则1、双方协商决定。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千零八十七条款: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2、男女平等。      《民法典》千零四十一条第二款: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3、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      《民法典》千零八十七条款: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4、给予补偿的原则。《民法典》千零八十八条: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给予补偿。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判决。5、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      《民法典》千零九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二)与他人同居;(三)实施家庭暴力;(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上述介绍可看出,一方婚前的财产、遗嘱或赠与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等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法律实务中,离婚财产还涉及一系列复杂的法律问题。如当事人因离婚财产而涉诉的,建议当事人及时向专业的律师咨询,以保障自身法权益不受侵犯。关键字:个人婚前财产婚前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