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通:唐朝宗室名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1年前 (2024-04-20)

李通(577年~630年),本名李寿,字通,陇西成纪人,唐朝宗室名将,唐太祖李虎的孙子,隋朝海州刺史李亮长子,唐高祖李渊的堂弟。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业十三年(617年),得知堂兄李渊晋阳起,跟随平阳公主割据鄠县响应。进入长安后,拜光禄大夫、宗正卿、郑国公。唐朝建立后,授右翊卫大将军、淮安郡王,出任山东道安抚大使,攻伐夏王窦建德,败被俘,逃脱回朝。迁河北道行台左仆射,随军平定刘黑闼和徐圆朗,拜左武卫大将军。唐太宗即位,授开府仪同三司。贞观四年(630年),因病去世,时年五十三岁,获赠司空,谥号为靖,配享唐高祖(李渊)庙庭。  人物生平  响应李渊  北周建德六年(577年),李通出生。李通年少时轻慢而尚侠义。隋朝大业十三年(617年),当时李通居住在长安(今陕西西安),恰逢李渊在太原(今山西太原)起,隋官搜捕李渊的同族人,李通便逃亡到鄠县山区南部。李通与长安大侠史万宝、河东人裴勣、柳崇礼等人起响应李渊。  西域的胡族商人何潘仁进入司竹园为盗贼,拥有部众几万人。李渊第三女平阳公主派家马三宝去劝说何潘仁,和她一起去依附李通。李通和平阳公主、何潘仁一处进攻鄠县,并将其攻克。当时李通拥有部众超过一万人,于是自称关中道行军总管,任史万宝为副手、裴勣为长史、柳崇礼为司马,任隋朝东城县长令狐德棻为记室。等到李渊渡过黄河后,李通和平阳公主、段纶各自派遣使者迎接李渊。李渊任李通为光禄大夫,李通长子李道彦为朝请大夫。李通随同李渊平定长安,任职为宗正卿,掌管宿卫马。  征战遭俘  武德元年(618年)五月,李渊登基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六月,唐高祖任李通为右翊卫大将军,爵位从郑国公进升为永康郡王,不久改封为淮安王。十月,唐高祖任李通为山东道安抚大使,唐朝在山东各路的马都接受他的节制,以黄门侍郎崔干(《资治通鉴》又作崔民干、崔世干)为山东道安抚副使。  武德二年(619年)正月,李通在魏县(今河北省魏县)进攻宇文化及,宇文化及抵抗不住,向东逃往聊城。李通攻克魏县,杀死、俘虏两千多人,带追击宇文化及到聊城,并包围聊城。闰二月,李通攻打聊城,宇文化及因军中粮尽,于是请求投降,李通不予接受,崔干请求接受宇文化及的投降,李通说大军长期暴露在外,如今宇文化及军粮尽计穷,马上就能取胜,应当力战攻下聊城,夺其财物以奖赏将士,如果接受他投降,那么用什么来作赏赐军队的费用呢?”崔干说窦建德将要抵达,如果还没有平定宇文化及,内外受敌,我军必然失败,怎么还能贪图财物而不接受投降呢。李通大怒,把崔干囚禁在军中。  不久,宇文化及的弟弟宇文士及从济北运粮接济宇文化及,宇文化及的力逐渐恢复,于是又重新抵抗。李通督率军队攻城,贝州刺史赵君德率先登上城墙,李通嫉妒他的功劳,收不战。赵君德发怒,大骂下了城墙,于是未能攻克。李通分遣卒前往魏县搬取攻城器械,被莘县的武装人员打败,恰逢窦建德的军队即将抵达,李通于是率军撤退。两天后,窦建德攻取聊城,军势日益强大,山东州县都闻风响应,全部尽归窦建德。八月,窦建德带领十余万力奔赴洺州(今河北永年县),李通闻讯,率领各路马退守相州(今河南省安阳市)。八月十一日,窦建德攻陷洺州。八月十九日,窦建德再次率领马开赴相州,李通闻讯,率领各路马到黎阳(今河南省浚县)投奔李世勣(徐世勣)。十一月,窦建德攻陷黎阳,俘虏李通和李世勣、魏徵、唐高祖的妹妹同安公主等人。十一月二十四日,窦建德迁都洺州,将李通安置在下博,用宾客的礼节对待他。  回朝攻伐  后来,李通与同安公主等人一同从窦建德处回到唐朝朝廷。武德四年(621年),唐军消灭窦建德,李通再次担任河北道行台尚书左仆射。七月,唐朝在洺州设置山东道行台,任李通为山东道行台尚书右仆射。九月,李通率领关内众到冀州,与李艺。又征发邢、洺、相、魏、恒、赵等州众共计五万多人,与刘黑闼在饶阳(属河北省衡水市)城南交战,李通大败,马和军需物资损失三分之二。  武德五年(622年)六月初五日,朝廷派李通率军攻打徐圆朗。七月,秦王李世民攻打徐圆朗,夺取十几座城池,声势震动淮水、泗水地区,杜伏威很恐惧,请求入朝。李世民因淮河、济河之间已大致平定,让李通与行军总管任瑰、李世勣攻打徐圆朗。十二月,李通跟随秦王李世民消灭刘黑闼,因功升任左武卫大将军。  心中难服  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取帝位,李通虽未参加玄武门之变的策划,但他素来与李世民关系友善,事发之前曾与李世民夜饮,并护送李世民返回府邸。  九月,唐太宗李世民与群臣当面议定开国元勋长孙无忌等人的爵位食邑,陈叔达在宫殿下唱名公布,唐太宗李世民说:“朕分等级排列你们的功劳赏赐,如有不当之处,可以各自申明。”于是各位将领纷纷争功,议论不休,李通说:“我在关西起,首先响应义旗,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只是捉刀弄笔,功劳却在我之上,我感到难以心服。”  唐太宗说:“叔父虽然首先响应义旗举,这也是自谋摆脱灾祸。等到窦建德侵吞山东,叔父全军覆没;刘黑闼再次纠集余部,叔父丢弃甲,望风脱逃。房玄龄等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使大唐江山得以,论功行赏,功劳自然在叔父之上。叔父您是皇族亲,朕对您确实毫不吝惜,但不可循私情滥与有功之臣同等封赏。”  去世追赠  贞观元年(627年),李通担任开府仪同三司,赐封食邑五百户。贞观四年(630年),李通在长安去世,时年五十四岁,朝廷追赠他为司空,谥号靖。  贞观十四年(640年),唐太宗下诏让李通与河间王李孝恭、郧节公殷开山、渝襄公刘政会配享唐高祖庙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