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空间社区怎么进入(输入qq号强制进空间的技巧)
1年前 (2024-04-20)
在2003年年底和2004年年初,美国相继诞生了My Space和Facebook,前者迅速引爆了流行,后者则在2007年之后取而代之。在亚洲地区,韩国的赛我网(CYworld)早在2001年就设计出了“迷你小窝”的网上个人空间,两年多后,随着博客和概念的潮流化,赛我网成为韩国的在线社区。2004年12月,在战略发展部的主导下,腾讯互联网增值部门开始立项,团队很快搭建起来,许良作为总负责人,时任QQ产品经理的林松涛被调来带领产品开发工作,但在研讨新的产品方向时大家却面临选择。当时被拿出来讨论的有两个模式,分别是博客和赛我网。博客有太强的媒体化属性,与会者几乎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相对的,赛我网模式却并不陌生。“其实,我们可以做一个大号的QQ秀。”一位技术人员叫道。他的看法得到了大家的应和。但在策划的过程中,林松涛和产品团队逐渐发现,只是加强版的QQ秀是远远不够的。1、QQ空间的准确定位,让它发展得很迅速首先,即便用户秀自己也是要基于社交的基础,QQ秀天然成长在QQ平台上,而QQ空间需要营造自己的社区氛围与互动方式。其次,秀的方式也要与时俱进,不能只是选择图片这么简单,需要用户有更深入的参与和内容贡献。,要想让用户为这些装饰性增值服务付费,需要培养用户的归属感,要让用户真的觉得这是自己的家,所以团队决定把QQ空间定位成“展示自我和与他人互动的平台”,走上了一条与博客、赛我网都不同的道路。QQ空间一开始的数据表现出乎意料的好,用户快速增长,活跃度很高,甚收入也超出预期,但很快问题也出现了。被研发出来的早期QQ空间产品更像是一个多功能的个人主页系统,拥有换肤、日志、相册、留言板、音乐盒、互动、个人档等10多个功能,在技术上,这算是一个比较大型的网页类项目。然而,对于只做过客户端产品的许良团队来说,没有预料到运营的复杂性。当用户增加到60万人同时在线的时候,系统就跑不动了。尽管看上去QQ空间就是一些网页的,可是用户的使用习惯却不同,用户生成内容(UGC)大量产生,尤其是照片的上传量几何级增加,原来的底层设计没有考虑到这样的压力,所以,速度就变得非常慢。汤道生到了项目组后,首先修改了技术攻关的流程。“之前的做法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打到哪里,改到哪里,而我在美国工作中用到的是数据化管理方式,就是系统性地思考问题,把所有细节都排列出来,然后按照先后节奏,精细化地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发现‘看不见的问题’。”在汤道生的主导下,QQ空间进入一个快速迭代的阶段:2006年4月,QQ空间发布3.0版,完成全面架构、性能优化;6月,发布4.0版,推出全屏模式;7月,空间日志新版文本编辑器发布,支持动画、音频等多媒体内容;9月,推出信息中心及好友圈。虽然当时行业对SNS产品的定义还不太清晰,但QQ空间已经具备了不少好友间互动的功能,比如在QQ客户端的好友列表上,每当好友更新了日志或发了照片到空间,好友头像旁边的黄星星都会闪动,引导好友去查看与评论。其实这就是后来每个SNS产品都必备的“好友动态”的雏形,说起来比Facebook推出News Feed功能还要早。QQ空间的注册用户数在第三季度突破5000万,月活跃用户数约2300万,日访问人数超过1300万。在2005年日趋炙热的社交化浪潮中,中国的三大新闻门户都选择了博客模式,其中尤以新浪最为积极,取得的成就也。到2006年中期,新浪博客的月活跃用户数超过2000万,全面替代门户类频道成为新的用户入口。可是,在商业模式上的先天缺陷却让所有的用户积累价值无法兑现,这使得三大门户在社交化转型上陷入歧途,直接导致了门户时代的终结。2、根据QQ属性,选定QQ空间的盈利模式当QQ空间日渐成为一个战略级产品之后,吴宵光和汤道生开始考虑另一个问题:“QQ空间该如何实现盈利?”再三推敲之后,他们在广告模式与会员制模式之中做出了选择。2006年5月,QQ空间推出“黄钻贵族”服务,这是继QQ秀“红钻”之后的第二个“钻石”体系。黄钻的月费也为10元,购买者可以享受10多项特权,包括个性空间皮肤、花藤成长加速、照片大头贴、个性域名、视频日志、动感相册等等,其运营逻辑与“红钻”如出一辙。在这样的形势之下,QQ空间的突然发力,无疑让腾讯上下兴奋不已。吴宵光所领导的互联网增值业务,包括QQ会员、黄钻、红钻与绿钻四个包月业务,在后来几年得到了高速的发展,收入不断增长,一度为腾讯的收入来源。四个包月业务团队分别在不同产品部门里,每个团队在产品功能与运营上有各自的探索,各自都想成为业绩最好、收入最高的包月业务,同时也有友好的相互学习的氛围,一起成功的经验。同年9月,腾讯对QQ会员服务进行了全面升级,推出了“QQ会员成长体系”,设计出“QQ会员成长值”的概念,加强了会员用户的持续付费的意愿,把质忠实的用户沉淀到会员体系中,而QQ会员成了QQ用户体系内最高价值的用户群体,同时他们也是腾讯各项业务最想争取的目标用户群。后来,黄钻、红钻与绿钻也相继推出类似的成长体系,并共同摸索出一套包月业务的经营理念与运营体系。腾讯的这项创新被全球互联网所公认。3、与竞争对手5网站站点" rel="nofollow" /> 百度空间之后,而在交互性上赫然名列。这对于没有任何入口资源的51来说,已是非常显赫的战绩了。然而,在此之后,51突然犯下了一系列令人遗憾的战略性错误。首先是创业者团队发生内讧,一直领导产品开发团队的张剑福称病退出,产品部门与市场部门矛盾凸显,各种流言开始涣散军心。其次是在风险资本的催促下,51贸然推动“去低端化实验”。继红杉后,Intel资本、SIG海纳亚洲以及红点创投相继投资51,到2008年7月,史玉柱以5100万美元换取25%的股权,并宣告将在一年半后把51推进纳斯达克。庞升东放弃之前的网吧战略,把推广重心转移到了校园和大中城市。是51急于增加盈利,匆忙开放应用程序接口(API),引进了100多款网络游戏。由于审查不严,游戏质量良莠不齐,虽然在短期内吸引了用户,但是很快因环境破坏导致大量用户流失。在51动作变形之际,腾讯又抓住事件给予它致一击。3.对彩虹QQ的遏制2008年2月,虹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组建,它推出了一款名为“彩虹QQ”的第三方插件产品,宣称拥有IP地址探测、显示隐身好友等腾讯QQ的“增值”功能,这一插件迅速蹿红网络。日后情况表明,51正是虹连的投资方,通过这种方式,51可以轻易地获取腾讯的用户数据,并为己所用。2008年11月7日,腾讯向深圳福田15名集体跳槽到51的原员工,原因是这些员工违反竞业禁止义务。同月25日,腾讯宣布彩虹QQ为非法插件,开始大规模强制卸载,所有装有彩虹QQ的用户均被提示“发现非法QQ软件”,声称此类容易泄露用户隐私,建议立即卸载,如果用户不予卸载,QQ将立即退出,无常使用。2011年7月,判决腾讯胜诉。此时,内忧外困的51在中国社交网站争夺战中已彻底被边缘化,每日最高同时在线用户跌70万人左右。4、QQ空间一路高歌猛进从2009年之后,QQ空间的收入大幅增加,成为排在网络游戏之后的第二大收入贡献部门,黄钻收入在2010年达到峰值。到2011年,腾讯在社区增值服务上的营收为72.21亿元,其绝大部分来自于各种会员服务与虚拟游戏道具。QQ空间因此获得2009年度的腾讯作文化奖。从此之后,QQ空间成为腾讯在电脑端最重要的入口级产品。这支在组建时只有20个人的小团队,以完全不同于Facebook的方式,在社交网络热潮中为腾讯立下了战功。《QQ农场》的成功让QQ空间团队更有信心引入更多社交应用,后来也发展成战略目标更清晰的腾讯开放平台。林松涛再次担起开拓新模式的重要任务,举起腾讯开放平台的旗帜,建立符中国市场的开放与分成规则,让腾讯迈出了服务行业生态的一大步。后来腾讯开放平台更整了多个平台产品的流量,让腾讯在页游市场赢得了的份额。挑战不可能的任务,其乐无穷。QQ空间也成为年轻人的聚集地,上学、毕业、聚会、结婚、生子……年轻一代各种值得铭记的时刻都在社交网络上通过照片被分享出去,被保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