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首最经典的立夏古诗词鉴赏
1年前 (2024-04-18)
五首最经典的立夏古诗词鉴赏林钧达名师工作室 5首最经典的立夏诗今天是立夏。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预示着春尽夏来,天气将比炎热。
同时,万物也逐渐长大,各类昆虫也开始出动,闪电雷声将成为寻常,进入了一年中最重要的耕种时期。
今天,我们来欣赏5首美的立夏诗,感受一下那份热闹和情趣。
1.《宫词》 唐 杨皇后落絮濛濛立夏天,楼前槐影叶初圆。
传闻紫殿深深处,便有春风入舜弦。
这首诗前两句描写了立夏时节,柳絮杨花飞舞,槐树枝叶长大的现象。
后两句赞颂皇宫中政清人和。
“舜弦”,是舜曾经弹五弦琴,歌《南风》,希望百姓平安,后来借指君主仁德,天下太平。
全唐诗记载作者是杨皇后,具体是谁,语焉不详。
据《西清诗话》等文献记载,这首诗很可能是一位叫卢秉的诗人托名所作。
他因为生病,梦中进入一个宫殿,有人说是未央宫。
在宫中,他听到杨皇后唱了很多诗歌,其中就有这一首,醒来后记了下来。
2.《初夏三绝呈游子明、王仲显》 宋 范成大一帘芳树绿葱葱,胡蝶飞来觅绮丛。
雪白荼蘼红宝相,尚携春色见薰风。
老规矩,写风光诗,一定要找一首范成大的。
不解释。
哈哈。
3.《池阳山店》 宋 林逋数家村店簇山旁,下马危桥已夕阳。
惊鸟忽冲豀霭破,暗花闲堕堑风香。
时间盘泊心犹恋,日后寻思兴必狂。
可惜回头一声笛,酒旗斜曳出疏篁。
这首诗还有一个名字:《四月二十日池阳山店即赋》。
诗中所写的景色,正是立夏前后。
傍晚时分,作者骑马来到池阳山店,正欲投宿。
忽然惊鸟飞天,暗花坠地,一阵清风,送来晚香。
这种情景,令人留恋不已,正想着继续陶醉一下。
忽然一声笛鸣,扰乱了思绪,原来前面就到了酒肆客栈了。
虽然一首七律56个字,却只是写了下马的那一刹那,仿佛时间停止了,读罢感到意味悠长。
4.《立夏前一日登马氏山亭》 宋 朱翌百忧不到酒三行,万事尽休棋一枰。
梅子未黄先着雨,樱桃欲熟正防莺。
忽惊夏向明朝立,便恐春从此地更。
数蝶飞来花寂寞,乱蛙鸣处水纵横。
作者登山来到马氏亭,在此饮酒下棋,不亦乐乎。
这首诗描写了当时立夏前的情景。
梅子未黄,但雨季已到。
樱桃将熟,鸟却先尝。
看到这些,作者突然意识到,明天就要立夏了,恐怕今天的春意将要无存了,蝴蝶飞到了山中,鲜花就要凋零寂寞了。
而夏天的景象即将出现,雨水涨满了小溪,四处纵横,到处都是青蛙的鸣叫。
虽然诗中有“惊”有“恐”,但却是有意为之,以营造一种春夏转换的清明景象。
全诗洋溢着一派悠闲恬静,展现了初夏的美好。
5. 《立夏前二日作》 宋 陆游晨起披衣出草堂,轩窗已自喜微凉。
余春只有二三日,烂醉恨无千百场。
芳草自随征路远,游丝不及客愁长。
残红一片无寻处,分付年华与蜜房。
陆游写诗多,没事就写诗玩儿,真是到了万事皆付笔下的程度。
不过,不像乾隆爷似的拿不出手,很多诗还是很不错的。
这首立夏诗作,从自身晨起出门开始,先写了天气的变化,引申出对暮春的伤悲,进而联想到自身的遭遇。
出门客游,愁思满腹。
如同着即将过去的春天,一片残红都不见,蜜蜂采花成蜜的时候,也是年华消逝的时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珍惜和感慨。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预示着春尽夏来,天气将比炎热。
同时,万物也逐渐长大,各类昆虫也开始出动,闪电雷声将成为寻常,进入了一年中最重要的耕种时期。
今天,我们来欣赏5首美的立夏诗,感受一下那份热闹和情趣。
1.《宫词》 唐 杨皇后落絮濛濛立夏天,楼前槐影叶初圆。
传闻紫殿深深处,便有春风入舜弦。
这首诗前两句描写了立夏时节,柳絮杨花飞舞,槐树枝叶长大的现象。
后两句赞颂皇宫中政清人和。
“舜弦”,是舜曾经弹五弦琴,歌《南风》,希望百姓平安,后来借指君主仁德,天下太平。
全唐诗记载作者是杨皇后,具体是谁,语焉不详。
据《西清诗话》等文献记载,这首诗很可能是一位叫卢秉的诗人托名所作。
他因为生病,梦中进入一个宫殿,有人说是未央宫。
在宫中,他听到杨皇后唱了很多诗歌,其中就有这一首,醒来后记了下来。
2.《初夏三绝呈游子明、王仲显》 宋 范成大一帘芳树绿葱葱,胡蝶飞来觅绮丛。
雪白荼蘼红宝相,尚携春色见薰风。
老规矩,写风光诗,一定要找一首范成大的。
不解释。
哈哈。
3.《池阳山店》 宋 林逋数家村店簇山旁,下马危桥已夕阳。
惊鸟忽冲豀霭破,暗花闲堕堑风香。
时间盘泊心犹恋,日后寻思兴必狂。
可惜回头一声笛,酒旗斜曳出疏篁。
这首诗还有一个名字:《四月二十日池阳山店即赋》。
诗中所写的景色,正是立夏前后。
傍晚时分,作者骑马来到池阳山店,正欲投宿。
忽然惊鸟飞天,暗花坠地,一阵清风,送来晚香。
这种情景,令人留恋不已,正想着继续陶醉一下。
忽然一声笛鸣,扰乱了思绪,原来前面就到了酒肆客栈了。
虽然一首七律56个字,却只是写了下马的那一刹那,仿佛时间停止了,读罢感到意味悠长。
4.《立夏前一日登马氏山亭》 宋 朱翌百忧不到酒三行,万事尽休棋一枰。
梅子未黄先着雨,樱桃欲熟正防莺。
忽惊夏向明朝立,便恐春从此地更。
数蝶飞来花寂寞,乱蛙鸣处水纵横。
作者登山来到马氏亭,在此饮酒下棋,不亦乐乎。
这首诗描写了当时立夏前的情景。
梅子未黄,但雨季已到。
樱桃将熟,鸟却先尝。
看到这些,作者突然意识到,明天就要立夏了,恐怕今天的春意将要无存了,蝴蝶飞到了山中,鲜花就要凋零寂寞了。
而夏天的景象即将出现,雨水涨满了小溪,四处纵横,到处都是青蛙的鸣叫。
虽然诗中有“惊”有“恐”,但却是有意为之,以营造一种春夏转换的清明景象。
全诗洋溢着一派悠闲恬静,展现了初夏的美好。
5. 《立夏前二日作》 宋 陆游晨起披衣出草堂,轩窗已自喜微凉。
余春只有二三日,烂醉恨无千百场。
芳草自随征路远,游丝不及客愁长。
残红一片无寻处,分付年华与蜜房。
陆游写诗多,没事就写诗玩儿,真是到了万事皆付笔下的程度。
不过,不像乾隆爷似的拿不出手,很多诗还是很不错的。
这首立夏诗作,从自身晨起出门开始,先写了天气的变化,引申出对暮春的伤悲,进而联想到自身的遭遇。
出门客游,愁思满腹。
如同着即将过去的春天,一片残红都不见,蜜蜂采花成蜜的时候,也是年华消逝的时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珍惜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