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读后感悟

1年前 (2024-04-18)
《水浒传》读后感悟R   《水浒传》是施耐庵的杰作,书中刻画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个个性格迥异,光彩照人。
每一位的形象都栩栩如生。
是中国历史上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也是中国英雄传奇小说的经典之作。
《水浒传》在人物刻画上堪称一代佳作。
宋江,吴用,林冲,鲁智深,武松,李逵等人的形象采。
以鲁智深和李逵为例,同是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的人物形象,但又有所不同,鲁智深粗中有细,豁达明理;李逵头脑简单,直率爽快。
再如林冲和武松同是小说浓墨重彩刻画的人物,同样是武功高强,有勇有谋,但所代表的却有所不同。
林冲曾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一直安分守己,循规蹈矩,却遭人迫害,万般无奈,忍无可忍被逼上梁山,是上层人物被迫造反的典型;武松是侠义之士,崇尚的是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
因此以为兄报仇为开始,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吴松岭。
一步步走向反抗的道路,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水浒传》的结构也很有特点,作者采取先分后的链式结构,前四十回讲述的是单个英雄人物的故事,许多正直善良的人被迫落草为寇。
然后百川汇海,一百零八条好汉聚义梁山泊上,打着“替天行道”之旗号,斗贪官,除恶霸,保一方百姓。
第七十回以后,则描写在首领宋江的带领下,梁山好汉接受朝廷的招安,他们报效国家,英勇善战,屡屡御敌于国门之外,立下赫赫战功却遭奸臣所害最终消亡。
整部小说线索分明,环环相扣。
《水浒传》是一部奇书,它为“造反者”树碑立传,渲染他们豪侠仗义,除暴安良的英雄壮举,是中国历史上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
如果说《水浒传》里值得学习的东西,那可太多了,机智勇敢,知错能改,忠心耿耿,仗义疏财,然而在水浒里最贵重的东西就是义气。
换句话说水浒传就是义气的凝结,义气的体现。
其中也流传着许多正能量,这些梁山泊好汉的“忠”――对国家之忠,和“义”――朋友之义,亦是正义,都值得我们学习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