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主席的第二任夫人谢飞的传奇人生
1年前 (2024-04-18)
刘少奇主席的第二任夫人谢飞的传奇人生王海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战争中,有一位传奇式的女英雄。
她在80多年的革生涯中,历经坎坷、饱受磨难,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贡献。
她是中央红军参加过长征的30位女红军之一,她是原国家主席刘少奇曾经的夫人、前全国政协委员、中央人民公安学院副院长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顾问谢飞。
谢飞同志,女,汉族,原名谢琼香,曾用名阿香,谢明明。
1913年2月3日出生于广东省文昌县 (今海南省文昌市)湖山乡茶园村一个农民家庭。
1924年,谢飞同志考取海南公学。
1926年9月,考入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读书。
受革思想的影响,192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任文昌县湖山区团支部,溪尾、湖山联区妇女协会主任。
同年6月,参加湖山区农民赤卫队,积极准备革武装斗争。
1927年大革失败后,在中国革处于低潮时期,谢飞同志坚定革信念,义无反顾地转为中国共产员,担任中共文昌县溪尾、湖山联区区委委员兼区委妇委,县妇女协会委员。
1928年10月,谢飞同志在中共广东省委机关工作,先后被派遣到、新加坡等地从事的秘密工作。
1929年7月任中共南洋临时委员会(新加坡)和马来亚共产中央机关秘书、文书并参与掩护工作。
1932年2月回国,先后在中共福州、厦门中心市委秘书处做机要工作。
1934年5月调江西瑞金中央苏区,任国家政治保卫局机要秘书。
1934年10月,谢飞同志随中央红军参加了举世瞩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在长征中,谢飞同志具体从事民运和宣传工作,既要为部队筹粮筹款,又要照顾编入干部休养连的老同志及伤病员,经历了爬雪山、过草地等常人难以想象的生死考验。
谢飞生中为人们所知的情缘是和刘少奇结婚。
对刘少奇,谢飞仰慕已久。
早在国外时就知道他是中国工人运动的领袖,毛泽东是农民运动的领袖。
在江西根据地时也远远的听过刘的报告,真正接触还是在长征途中。
有一次,当时还叫阿香的谢飞被推选为代表去找负责后勤的刘少奇,要求给女红军们找一个民夫帮忙背一些东西。
刘少奇非常体谅这些除了和男同志一样行军打仗之外还要担负许多照顾伤病员、宣传发动群众、找向导筹粮食等重任的姑娘们,答应了她们的请求,双方的交谈也给彼此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后来工作上的原因,两人又有了更多的接触。
刘很喜欢阿香这位性格像男孩子一样的海南姑娘,称赞她性情爽快,做事果断,有着一股不怕难不服输的劲头。
当时刘少奇的妻子何宝珍已经牺牲一年多。
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各方面情况好多了。
刘少奇向邓颖超大姐透露了喜欢阿香的心事。
邓大姐爽快的找到阿香为他们做媒。
于是在瓦窑堡,刘英嫁给了张闻天,钟月林嫁给了宋任穷,22岁的海南姑娘谢琼香嫁给了比她大14岁的刘少奇,改名谢飞。
1935年底,中共中央决定派刘少奇为中央代表去华北主持北方局工作,谢飞作为夫人和助手一同前往。
此后,谢飞跟随刘少奇辗转南北,直1938年3月中旬返回延安。
谢飞回到延安后,进入延安中央校学习。
1938年从湖北汉口回到父亲刘少奇身边的刘爱琴回忆道:有,刘少奇把她领到一个女八路军人的面前,对她说,这是你的妈妈。
她说,谢飞妈妈“每两周回来一次,同我们住在一起……我和哥哥在延安的日子里,谢妈妈一直像亲生母亲一样照顾我们。
平时爸爸工作很忙,谢妈妈就照料我们的一切。
后来她在校学习,回来的次数就少些了。
” 1939年1月,刘少奇赴中原局开辟新的工作领域,谢飞没有同行。
因为这时她正在中央校学习,同时,还有允斌、爱琴兄妹在延安读书需要照顾,所以没有同行。
1939年底,刘少奇和谢飞在皖东三黄家村相逢了,但是,他们两个人都是戎马倥偬,相聚是短暂的。
由于当时形势紧张,日寇不断进行“扫荡”,为了反击敌人、巩固皖东和发展苏北抗日根据地,两人虽然同在皖东,却常常没有时间见面。
1939年4月后,历任中共中原局机要秘书及组织科科长、中共鄂豫皖区委候补委员、中共舒无地委常委兼组织部部长,中共路西特委宣传部部长、训班主任。
谢飞的革事业心很强,她不满足只在刘少奇身边做机要工作,多次主动要求到抗战的线工作。
1940年秋,她主动要求到晥南新四军军部执行任务,任务完成后又主动留在江南抗日前线工作。
1941年3月后,历任中共苏南区地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兼区委报负责人,中共浙东地委常委兼宣传部部长,中共四明山地委常委,中共三北地委常委兼宣传部部长。
1942年底,谢飞等一批优秀干部被派往浙东,谢飞任余上县委、浙东纵队余上特务营。
谢飞在与日伪军的作战中指挥果断,有勇有谋。
其中有一次战斗就消灭敌人100多人,俘虏顽军大队长以下30多人,缴获机枪1挺、步枪40多枝、子弹1000多发。
被誉为敌人闻风丧胆的“谢团长”。
特务营也由原来的200人,扩大为600多人,成为新四军浙东纵队实力最强的部队。
1945年12月,任中共华东局妇委会常委兼组织部部长。
1947年1月任中共华东局宣传部科长,华东局驻大连办事处处长。
1949年1月任中共中央东北局特委委员、东北纺织工业部职工学校校长,同年6月任华北人民革大学三部副主任。
一方面,由於刘少奇在江北抗日而谢飞在江南抗日,而长江被日军封锁,他们再也不能见面;另一方面,谢飞是个工作狂而顾不上家庭;他们的婚姻关系因此结束。
以后,谢飞再也没有结婚,刘少奇则在组织的批准下于1942年与新四军女战士王前结婚。
1957年1月15日,毛主席在接见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学员时,同谢飞亲切握手。
1949年5月,谢飞从东北调到北京,任华北革大学三部副主任,1950年1月,出任中国人民大学专修科主任,满腔热情为新中国培养经济建设人才。
完成专修班的教育任务后,谢飞为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于1953年9月,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基础理论和宪法学研究生,继续深造。
1957年2月,谢飞研究生毕业,被周总理任为中央政法干校副校长,主管教学工作。
“文革”中,造反派组织多次逼她写“揭发”刘少奇的材料,她没有写过一个字,也没有说过一句贬损刘少奇的话。
1968年3月的深夜,谢飞家中突然闯进几个军人打扮的汉子,将她从屋内架走,押上了一辆警车,送到一处秘密的地点关押起来。
这伙人是“刘少奇专案组”派来的。
该专案组为了诬陷刘少奇,捏造事实,说刘少奇1936年在北方局工作期间被捕过,写了自首书才获释的,而这段时间正好谢飞和刘少奇在一起,威逼她依专案组的意图写出证明材料。
谢飞前后被审讯达200多次,但是,谢飞的回答始终是一句话:“刘少奇在北方局没有被捕过,他更没有叛变过革。
” 谢飞和刘少奇共同生活的时间不到6年,却因为刘少奇冤案的株连而整整坐了6年监牢。
在狱中,受尽了非人的折磨,但她坚持真理,宁死不屈。
周恩来总理得悉谢飞的情况后,对专案组的行为进行了批评,谢飞才得以在1973年国庆节时获释。
不久下放北京郊区公安部农场劳动。
谢飞是因刘少奇问题把她抓进监狱,无论是在监狱里遭受种种折磨,要他检举揭发刘少奇的问题,还是接受采访写文章,谢飞始终不渝地高度赞扬着刘少奇的革精与人格魅力,从没有过有损刘少奇的文字与言行,其情感人。
1978年11月,经中央专案审查小组复查后彻底、恢复名誉。
1978年11月,谢飞任中央政法干校副校长,1982年1月,任中央人民公安学院副院长。
1982年6月,当选为中国法学会理事。
1984年6月,年逾古稀的谢飞就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顾问。
她曾担任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公安部咨询委员、海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归国华侨联谊会名誉会长、中国宪法学研究会顾问、北京新四军研究会顾问、北京新四军研究会浙东分会名誉会长等职。
谢飞同志成长为新中国代法学教育家。
1991年9月,为表彰谢飞对公安、法学教育工作做出的贡献,公安部授予谢飞人民警察一级金盾荣誉奖章。
1983年7月经中央组织部批准,享受副部长级待遇。
1991年,公安部授予谢飞人民警察一级金盾荣誉章。
2000年1月经中央批准,享受部长级医疗待遇。
2000年2月,谢飞同志离职休养。
2013年2月14日凌晨5时57分,谢飞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她在80多年的革生涯中,历经坎坷、饱受磨难,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贡献。
她是中央红军参加过长征的30位女红军之一,她是原国家主席刘少奇曾经的夫人、前全国政协委员、中央人民公安学院副院长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顾问谢飞。
谢飞同志,女,汉族,原名谢琼香,曾用名阿香,谢明明。
1913年2月3日出生于广东省文昌县 (今海南省文昌市)湖山乡茶园村一个农民家庭。
1924年,谢飞同志考取海南公学。
1926年9月,考入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读书。
受革思想的影响,192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任文昌县湖山区团支部,溪尾、湖山联区妇女协会主任。
同年6月,参加湖山区农民赤卫队,积极准备革武装斗争。
1927年大革失败后,在中国革处于低潮时期,谢飞同志坚定革信念,义无反顾地转为中国共产员,担任中共文昌县溪尾、湖山联区区委委员兼区委妇委,县妇女协会委员。
1928年10月,谢飞同志在中共广东省委机关工作,先后被派遣到、新加坡等地从事的秘密工作。
1929年7月任中共南洋临时委员会(新加坡)和马来亚共产中央机关秘书、文书并参与掩护工作。
1932年2月回国,先后在中共福州、厦门中心市委秘书处做机要工作。
1934年5月调江西瑞金中央苏区,任国家政治保卫局机要秘书。
1934年10月,谢飞同志随中央红军参加了举世瞩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在长征中,谢飞同志具体从事民运和宣传工作,既要为部队筹粮筹款,又要照顾编入干部休养连的老同志及伤病员,经历了爬雪山、过草地等常人难以想象的生死考验。
谢飞生中为人们所知的情缘是和刘少奇结婚。
对刘少奇,谢飞仰慕已久。
早在国外时就知道他是中国工人运动的领袖,毛泽东是农民运动的领袖。
在江西根据地时也远远的听过刘的报告,真正接触还是在长征途中。
有一次,当时还叫阿香的谢飞被推选为代表去找负责后勤的刘少奇,要求给女红军们找一个民夫帮忙背一些东西。
刘少奇非常体谅这些除了和男同志一样行军打仗之外还要担负许多照顾伤病员、宣传发动群众、找向导筹粮食等重任的姑娘们,答应了她们的请求,双方的交谈也给彼此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后来工作上的原因,两人又有了更多的接触。
刘很喜欢阿香这位性格像男孩子一样的海南姑娘,称赞她性情爽快,做事果断,有着一股不怕难不服输的劲头。
当时刘少奇的妻子何宝珍已经牺牲一年多。
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各方面情况好多了。
刘少奇向邓颖超大姐透露了喜欢阿香的心事。
邓大姐爽快的找到阿香为他们做媒。
于是在瓦窑堡,刘英嫁给了张闻天,钟月林嫁给了宋任穷,22岁的海南姑娘谢琼香嫁给了比她大14岁的刘少奇,改名谢飞。
1935年底,中共中央决定派刘少奇为中央代表去华北主持北方局工作,谢飞作为夫人和助手一同前往。
此后,谢飞跟随刘少奇辗转南北,直1938年3月中旬返回延安。
谢飞回到延安后,进入延安中央校学习。
1938年从湖北汉口回到父亲刘少奇身边的刘爱琴回忆道:有,刘少奇把她领到一个女八路军人的面前,对她说,这是你的妈妈。
她说,谢飞妈妈“每两周回来一次,同我们住在一起……我和哥哥在延安的日子里,谢妈妈一直像亲生母亲一样照顾我们。
平时爸爸工作很忙,谢妈妈就照料我们的一切。
后来她在校学习,回来的次数就少些了。
” 1939年1月,刘少奇赴中原局开辟新的工作领域,谢飞没有同行。
因为这时她正在中央校学习,同时,还有允斌、爱琴兄妹在延安读书需要照顾,所以没有同行。
1939年底,刘少奇和谢飞在皖东三黄家村相逢了,但是,他们两个人都是戎马倥偬,相聚是短暂的。
由于当时形势紧张,日寇不断进行“扫荡”,为了反击敌人、巩固皖东和发展苏北抗日根据地,两人虽然同在皖东,却常常没有时间见面。
1939年4月后,历任中共中原局机要秘书及组织科科长、中共鄂豫皖区委候补委员、中共舒无地委常委兼组织部部长,中共路西特委宣传部部长、训班主任。
谢飞的革事业心很强,她不满足只在刘少奇身边做机要工作,多次主动要求到抗战的线工作。
1940年秋,她主动要求到晥南新四军军部执行任务,任务完成后又主动留在江南抗日前线工作。
1941年3月后,历任中共苏南区地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兼区委报负责人,中共浙东地委常委兼宣传部部长,中共四明山地委常委,中共三北地委常委兼宣传部部长。
1942年底,谢飞等一批优秀干部被派往浙东,谢飞任余上县委、浙东纵队余上特务营。
谢飞在与日伪军的作战中指挥果断,有勇有谋。
其中有一次战斗就消灭敌人100多人,俘虏顽军大队长以下30多人,缴获机枪1挺、步枪40多枝、子弹1000多发。
被誉为敌人闻风丧胆的“谢团长”。
特务营也由原来的200人,扩大为600多人,成为新四军浙东纵队实力最强的部队。
1945年12月,任中共华东局妇委会常委兼组织部部长。
1947年1月任中共华东局宣传部科长,华东局驻大连办事处处长。
1949年1月任中共中央东北局特委委员、东北纺织工业部职工学校校长,同年6月任华北人民革大学三部副主任。
一方面,由於刘少奇在江北抗日而谢飞在江南抗日,而长江被日军封锁,他们再也不能见面;另一方面,谢飞是个工作狂而顾不上家庭;他们的婚姻关系因此结束。
以后,谢飞再也没有结婚,刘少奇则在组织的批准下于1942年与新四军女战士王前结婚。
1957年1月15日,毛主席在接见中央政法干部学校学员时,同谢飞亲切握手。
1949年5月,谢飞从东北调到北京,任华北革大学三部副主任,1950年1月,出任中国人民大学专修科主任,满腔热情为新中国培养经济建设人才。
完成专修班的教育任务后,谢飞为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于1953年9月,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基础理论和宪法学研究生,继续深造。
1957年2月,谢飞研究生毕业,被周总理任为中央政法干校副校长,主管教学工作。
“文革”中,造反派组织多次逼她写“揭发”刘少奇的材料,她没有写过一个字,也没有说过一句贬损刘少奇的话。
1968年3月的深夜,谢飞家中突然闯进几个军人打扮的汉子,将她从屋内架走,押上了一辆警车,送到一处秘密的地点关押起来。
这伙人是“刘少奇专案组”派来的。
该专案组为了诬陷刘少奇,捏造事实,说刘少奇1936年在北方局工作期间被捕过,写了自首书才获释的,而这段时间正好谢飞和刘少奇在一起,威逼她依专案组的意图写出证明材料。
谢飞前后被审讯达200多次,但是,谢飞的回答始终是一句话:“刘少奇在北方局没有被捕过,他更没有叛变过革。
” 谢飞和刘少奇共同生活的时间不到6年,却因为刘少奇冤案的株连而整整坐了6年监牢。
在狱中,受尽了非人的折磨,但她坚持真理,宁死不屈。
周恩来总理得悉谢飞的情况后,对专案组的行为进行了批评,谢飞才得以在1973年国庆节时获释。
不久下放北京郊区公安部农场劳动。
谢飞是因刘少奇问题把她抓进监狱,无论是在监狱里遭受种种折磨,要他检举揭发刘少奇的问题,还是接受采访写文章,谢飞始终不渝地高度赞扬着刘少奇的革精与人格魅力,从没有过有损刘少奇的文字与言行,其情感人。
1978年11月,经中央专案审查小组复查后彻底、恢复名誉。
1978年11月,谢飞任中央政法干校副校长,1982年1月,任中央人民公安学院副院长。
1982年6月,当选为中国法学会理事。
1984年6月,年逾古稀的谢飞就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顾问。
她曾担任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公安部咨询委员、海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归国华侨联谊会名誉会长、中国宪法学研究会顾问、北京新四军研究会顾问、北京新四军研究会浙东分会名誉会长等职。
谢飞同志成长为新中国代法学教育家。
1991年9月,为表彰谢飞对公安、法学教育工作做出的贡献,公安部授予谢飞人民警察一级金盾荣誉奖章。
1983年7月经中央组织部批准,享受副部长级待遇。
1991年,公安部授予谢飞人民警察一级金盾荣誉章。
2000年1月经中央批准,享受部长级医疗待遇。
2000年2月,谢飞同志离职休养。
2013年2月14日凌晨5时57分,谢飞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