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春笋

1年前 (2024-04-18)
雨后春笋鹅湖山人 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
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
  春笋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
它们迎着春风,在阳光中笑,在春雨里长。
一节,一节,又一节。
向上,向上,再向上。
以上是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文《春笋》。
有个尽人皆知的成语“雨后春笋”,意思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
比喻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
一般是褒义词,多用于赞美事物。
但是在古代竹笋还有另外的含义。
晚唐那个亡国之君李煜,皇帝当得窝囊,词却写得,他曾经填了一首词《捣练子令》,把美女的慵懒和思春描绘得:云鬟乱,晚妆残,带恨眉儿远岫攒。
斜托香腮春笋嫩,为谁和泪倚阑干。
北宋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他写了一首诗,无疑借用了李煜的创意,写了一个歌女,有点戏谑的意思,不够正经,这也是那个时代文人的嗜好,不应苛责。
秋水无言度,荷花称意红。
主人敬爱客,催唤出房笼。
一斛明珠曲,何时落塞鸿。
莫藏春笋手,且为剥莲蓬。
用春笋来形容美女的手指,想象力够丰富。
竹的品种很多,当然也有细如手指的笋。
但是,不是所有的春笋都像纤纤玉指的,例如我家乡盛产的毛竹,比小腿还粗。
昨夜下了一整夜的雨,上午雨停了,想起妹妹家附近有一毛竹园,昨天看了,竹笋不多,大部分只刚刚出土,于是想去看看“雨后春笋”是否真的那么奇快速的生长。
来到竹园一看,果然是生长迅速,昨天只是刚刚出土,今天已经高可盈尺。
有的早出土的已经高可过人。
人们常说“厚积薄发”,竹笋却是“厚积后发”。
竹子是禾本科植物,竹笋其实就是分蘖的芽苞。
冬天,竹鞭在地下长出笋芽(也就是冬笋),积蓄养分,等到春天来临,气温回升,土地遇雨不再板结,竹子也吸收了足够的水分,加快生长,终于在短时间内就能长得非常高大粗壮。
竹笋旺盛的生力来源于它的母体,得益于雨水和阳光的滋养,雨后春笋,是大自然的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