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让星星火炬代代相传——国培(2019)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纪实

1年前 (2024-04-18)
不忘初心、牢记使,让星星火炬代代相传——国培(2019)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纪实旭日暖阳   9月25日上午,虽然秋风渐凉,但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里却一片火热,来自全省各地的100名学员汇聚在一起,参加“国培计划2019”中西部项目河南省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班开班典礼。
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负责人与相关老师参加了仪式。
  庄严的出旗仪式让所有的辅导员们仿佛又回到童年的少先队生活,伴着铿锵有力的出旗曲,鲜艳的少先队大队旗在马克思主义学院飘扬。
  河南师范大学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总支,硕士生导师蒋占峰首先致辞。
他代表学校对各位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地欢迎,蒋教授在致辞中对学校的办学历史与特色,尤其是教师教育专业和省级教师教育基地的情况和取得成绩作了具体介绍,并特别指出本次培训在建国七十周年大庆之际举办,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将全力以赴,为基础教育、少先队工作做出高效的努力,衷心祝愿培训圆满成功。
  柯英老师是团中央《辅导员》杂志社原社长兼总编。
从事少先队工作30多年,潜心研究少先队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操作方法,指导辅导员创造性地开展少先队活动,这次她为少先队辅导员们带来了先进的少先队的理论建设知识和实践探索成果。
河南师范大学副教授,法学博士闫立超,本次培训班的班主任,他要求学员们严格遵守纪律,本着“自主式管理,参与式学习”的原则完成好本次培训。
  庄重而严肃的开班典礼结束后,学院领导、专家和学员们一起影留念。
  为了贯彻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聚焦乡村教师的专业成长,全面提高少先队辅导员的整体素质,提高少先队辅导员思想觉悟,9月26日上午,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班成员在河南师范大学闫立超教授的带领下来到太行山脚下,用脚步感悟历史,重温红色记忆。
  辉县市上八里镇回龙村位于太行深山区,这里山高沟深,自然条件恶劣,群众生活贫困。
1993年10月,37岁的共产员张荣锁挑起村支部的重担。
为了改变回龙村积贫积弱的生活状况,1997年冬天,张荣锁带领150名员、民,组成筑路大军开进大山,他们住岩洞、顶酷暑、冒严寒,在悬崖上一寸寸地“凿路”。
2001年1月10日,回龙人民凿开了九座山头后,终于修通了8公里长的盘山挂壁公路和1000米长的“S”形穿山隧道,了却了崖上人世世代代盼路想路的心愿。
  在回龙精展览室,学员们通过图片和文字,感受了回龙村的今昔对比,并观看了影像《当代愚公》。
随后,学员们认真聆听了张荣锁的报告。
张的光辉事迹,使学员们内心澎湃。
回龙人民“一心为公、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团结一心”的精令人震撼,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当代愚公”。
学员们纷纷表示: 太难以想象了,回龙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凿出了一条“天”路,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在少先队辅导员岗位上开拓进取,砥砺前行。
    9月27日,学员培训的第三天,我们很荣幸地迎来了少先队名师工作室带头人、浙江省湖州市少工委副主任、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理事郑宁远老师。
郑老师讲授的课程题目是《用好少先队标志礼仪,加强少先队仪式教育》。
他从规范少先队标志和礼仪开始,分析了标志和礼仪使用不规范的原因,教授了培训班学员怎么做、怎么去规范,讲授得深入浅出,生动幽默。
培训班的学员们被郑老师精彩的授课深深吸引,认真听,仔细记,并争先恐后与郑老师互动。
  闫立超,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理事,河南省少工委委员,河南省少先队工作专家库成员 。
28日,闫教授为我们讲述了《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理论与现实困境,这节课生动风趣,我们收获满满。
王莹莹,河南省少工委副主任,河南省首批少先队工作专家库成员,全国少先队辅导员风采展示基础知识测试全国名。
王老师为我们讲述了《少先队辅导员职业修养》,她的课像一面旗帜,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29号下午的活动是主题中队会展示。
队会主题:学习回龙精。
三个中队分别登上舞台,按照标准的队会流程,展示各自的学习成果。
  本次主题中队会由刘金英、王莹莹及李莹三位专家老师担任评委,闫立超副教授作总结发言,并对我们今后开展少先队辅导员工作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30号上午,我们举行了隆重的结班仪式,河师大的领导出席了这次活动。
短暂而难忘的培训结束了,我们受益匪浅。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更加勤于学习,与时俱进,扎实工作,牢牢把握少先队工作的基本方向,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的少先队员;不断开拓创新,并借鉴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增强使感和责任意识,甘于奉献,在火热的少先队工作中做出更加优异的成绩,让星星火炬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