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四家,又称吴门四家,是指四位著名的明代画家:沈周、文征明、唐寅和仇英。
1年前 (2024-04-17)
明四家,又称吴门四家,是指四位著名的明代画家:沈周、文征明、唐寅和仇英。
天赋吉运 沈周1427-1509吴门四家之首,明代杰出书画家,江苏苏州人。
不应科举,长期以事绘画和诗文创作。
擅山水,取法董源、巨然,中年以黄公望为宗,晚年醉心于吴镇。
兼工花卉、鸟兽。
人物,名重当时。
书学黄庭坚,诗学白居易、苏轼、陆游。
笔意出入变化,用笔劲捷有力,融揉参杂,具自家风貌。
写意花卉鸟兽甚佳,无愧明四大画家。
文徵明1470-1559即文征明,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嘉靖初曾任翰林院待诏,不久辞归。
工诗文书画。
绘画擅长山水、人物、兰竹、花卉等。
山水画画风呈粗、细两种面貌,粗笔源自沈周、吴镇,兼取赵孟古木竹石法,笔墨苍劲淋漓,又带干笔皴擦和书法飞白,于粗简中见层次和韵味。
细笔取法赵孟頫、王蒙,布景繁密,较少空间纵深;造型棱角分明,略加变形;用笔工细绵密,稍带生涩,于精熟中见稚拙,这正是他的作品带书卷气、利家画的特点;设色多青绿重彩,间施浅绛,于鲜丽中见清雅。
细文山水属本色画,具较强装饰性、抒情味、稚拙感和利家气。
唐寅1470-1524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
吴中四才子之一。
他擅山水、人物、花鸟,其山水早年随周臣学画,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
人物画多为仕女及历史故事,师承唐代传统,线条清细,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
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随意,格调秀逸。
除绘画外,唐寅亦工书法,取法赵孟頫,书风奇峭俊秀。
仇英1498-1552仇英,江苏太仓人,初为漆工,曾拜周臣名下学画,后在鉴藏家项元汴、周六观家观摩大量古代名作,技艺大进,自成一家。
擅长山水、人物。
山水主宗赵伯驹和南宋“院体”,以青绿重彩为主。
仇英年轻时以善画结识了许多当代名家,为文征明、唐寅所器重,仇英的好友彭年记载:“十洲少既见赏于横翁(文征明)”,又拜周臣门下学画,并曾在著名鉴藏家项元汴、周六观家中见识了大量古代名作,临摹创作了大量精品。
他的创作态度十分认真,一丝不苟,每幅画都是严谨周密、刻划入微。
天赋吉运 沈周1427-1509吴门四家之首,明代杰出书画家,江苏苏州人。
不应科举,长期以事绘画和诗文创作。
擅山水,取法董源、巨然,中年以黄公望为宗,晚年醉心于吴镇。
兼工花卉、鸟兽。
人物,名重当时。
书学黄庭坚,诗学白居易、苏轼、陆游。
笔意出入变化,用笔劲捷有力,融揉参杂,具自家风貌。
写意花卉鸟兽甚佳,无愧明四大画家。
文徵明1470-1559即文征明,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嘉靖初曾任翰林院待诏,不久辞归。
工诗文书画。
绘画擅长山水、人物、兰竹、花卉等。
山水画画风呈粗、细两种面貌,粗笔源自沈周、吴镇,兼取赵孟古木竹石法,笔墨苍劲淋漓,又带干笔皴擦和书法飞白,于粗简中见层次和韵味。
细笔取法赵孟頫、王蒙,布景繁密,较少空间纵深;造型棱角分明,略加变形;用笔工细绵密,稍带生涩,于精熟中见稚拙,这正是他的作品带书卷气、利家画的特点;设色多青绿重彩,间施浅绛,于鲜丽中见清雅。
细文山水属本色画,具较强装饰性、抒情味、稚拙感和利家气。
唐寅1470-1524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
吴中四才子之一。
他擅山水、人物、花鸟,其山水早年随周臣学画,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
人物画多为仕女及历史故事,师承唐代传统,线条清细,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
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随意,格调秀逸。
除绘画外,唐寅亦工书法,取法赵孟頫,书风奇峭俊秀。
仇英1498-1552仇英,江苏太仓人,初为漆工,曾拜周臣名下学画,后在鉴藏家项元汴、周六观家观摩大量古代名作,技艺大进,自成一家。
擅长山水、人物。
山水主宗赵伯驹和南宋“院体”,以青绿重彩为主。
仇英年轻时以善画结识了许多当代名家,为文征明、唐寅所器重,仇英的好友彭年记载:“十洲少既见赏于横翁(文征明)”,又拜周臣门下学画,并曾在著名鉴藏家项元汴、周六观家中见识了大量古代名作,临摹创作了大量精品。
他的创作态度十分认真,一丝不苟,每幅画都是严谨周密、刻划入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