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中常说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8个月前 (04-17)
儒家中常说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蔺睿林 儒家中常说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天玑易学02-18 12:00优质原创作者关注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礼记· 大学》中指出八目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但是文中并未对“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做出任何解释。
古代主流的观点来源于南宋的朱熹,他曾经在《四书集注》指出“格,也。
物,犹事也。
穷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意寓着格物就是穷究事物的道理,致知就是致使知性通达极。
所以穷究事物的道理是学习的开始,而应该止于善。
所谓止,就是到达某个地方不动的意思。
善,就是事理当然的极点。
古本《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说文解字》对“格”这么解释:“木長皃”即木长貌,树木生长的样子。
一棵树,有根,有末梢,一切都从根上生。
本:末:这两个字都是小篆,都是一个“木”字,加上指事符号(就是那短短的一横),告诉我们哪个是根本,哪个是末梢。
同样,万事万物,有本有末,有始有终,知道什么是根本、起始,才算是格物致知。
当然还有很多学者的观点也是可取的,比如北宋司马光就认为格物致知是抵御外物诱惑,而后知晓德行道。
如在《论语》中也有:“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
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子罕篇第九)一棵树纵然有千万枝杈,但总是从一个根上长出来的,孔夫子所谓“无知”,反倒更衬托了他的高明,反观今日,读书千万,引经据典,具体让做事却手足无措者,实在算不得“格物致知”。
《大学》里的“格物致知”就是对事物的分析方法。
古圣先贤通过定静安虑而得出: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这一基本律。
用格物致知法对大学之道这一人生之最高理想进行分析而得出其实践过程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所以格物致知就是格出事物的本末终始,格物致知的功底是定静安虑。
所以,我们对格物致知的理解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联系《礼记· 大学》中章句来分析,并且结现在背景才能更好的总结出真正的含义。
文中指出“自天子以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壹是,就是一切。
每个大人都有能力,也应该修身。
那么修身必经的途径必然也是每个人能做到的,所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也不应该是特别虚无缥缈的东西。
而“格物致知”不是向外面讨道理,“知”是人心本有的,不再求于外。
物本有理,心本有知。
若不去做格物的工作,心知、物理都不会呈现,而在一点点格物的过程中,外在的“理”越格越明,心里的“知”也越发显现。
这样经历“由物到理”,“心退知出”的二重融释,格物的事也就完成了。
内外、物我豁然贯通。
举个例子,“格物”就是一个磨刀石样的东西,最初,我们带着心去石上把那些心、念、意、欲一类的东西磨掉,这是所谓“以我观物”的过程,但格物到了,却是要超脱出这个状态,达到“以物观物”,物如如显现。
格物时有物,格了便无物。
又比如说,格物如撞钟,致知如听钟声。
“格物”是事,是要下力气去做的,而“致知”却不是事,自然而来。
所以格物简单说来,用自己学得的知识来分析和判断周围的人物和事物。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建立完善的三观。
致知就是懂得“本心”分辨是非真假,与此同时,在与别的人和事接触时更进一步的了解自己,更好的找到自己的定位。
而后才能诚意,就是实实在在不欺骗自己“本心”。
其次才能正心,就是内心不存在虚妄和幻想。
才能修身,做一个有德的人。
格物致知,知然后行。
人生在世,除了权力金钱美色之外,还有很多更美好的东西。
做毛毛虫有毛毛虫的乐趣,做蝴蝶有蝴蝶的乐趣。
但是,从毛毛虫到蝴蝶,却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
这个美丽的蜕变,真的很需要勇气和毅力!首发公众号:天玑易学 关注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礼记· 大学》中指出八目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但是文中并未对“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做出任何解释。
古代主流的观点来源于南宋的朱熹,他曾经在《四书集注》指出“格,也。
物,犹事也。
穷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意寓着格物就是穷究事物的道理,致知就是致使知性通达极。
所以穷究事物的道理是学习的开始,而应该止于善。
所谓止,就是到达某个地方不动的意思。
善,就是事理当然的极点。
古本《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说文解字》对“格”这么解释:“木長皃”即木长貌,树木生长的样子。
一棵树,有根,有末梢,一切都从根上生。
本: 末: 这两个字都是小篆,都是一个“木”字,加上指事符号(就是那短短的一横),告诉我们哪个是根本,哪个是末梢。
同样,万事万物,有本有末,有始有终,知道什么是根本、起始,才算是格物致知。
当然还有很多学者的观点也是可取的,比如北宋司马光就认为格物致知是抵御外物诱惑,而后知晓德行道。
如在《论语》中也有:“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
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子罕篇第九)一棵树纵然有千万枝杈,但总是从一个根上长出来的,孔夫子所谓“无知”,反倒更衬托了他的高明,反观今日,读书千万,引经据典,具体让做事却手足无措者,实在算不得“格物致知”。
《大学》里的“格物致知”就是对事物的分析方法。
古圣先贤通过定静安虑而得出: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这一基本律。
用格物致知法对大学之道这一人生之最高理想进行分析而得出其实践过程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所以格物致知就是格出事物的本末终始,格物致知的功底是定静安虑。
所以,我们对格物致知的理解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联系《礼记· 大学》中章句来分析,并且结现在背景才能更好的总结出真正的含义。
文中指出“自天子以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壹是,就是一切。
每个大人都有能力,也应该修身。
那么修身必经的途径必然也是每个人能做到的,所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也不应该是特别虚无缥缈的东西。
而“格物致知”不是向外面讨道理,“知”是人心本有的,不再求于外。
物本有理,心本有知。
若不去做格物的工作,心知、物理都不会呈现,而在一点点格物的过程中,外在的“理”越格越明,心里的“知”也越发显现。
这样经历“由物到理”,“心退知出”的二重融释,格物的事也就完成了。
内外、物我豁然贯通。
举个例子,“格物”就是一个磨刀石样的东西,最初,我们带着心去石上把那些心、念、意、欲一类的东西磨掉,这是所谓“以我观物”的过程,但格物到了,却是要超脱出这个状态,达到“以物观物”,物如如显现。
格物时有物,格了便无物。
又比如说,格物如撞钟,致知如听钟声。
“格物”是事,是要下力气去做的,而“致知”却不是事,自然而来。
所以格物简单说来,用自己学得的知识来分析和判断周围的人物和事物。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建立完善的三观。
致知就是懂得“本心”分辨是非真假,与此同时,在与别的人和事接触时更进一步的了解自己,更好的找到自己的定位。
而后才能诚意,就是实实在在不欺骗自己“本心”。
其次才能正心,就是内心不存在虚妄和幻想。
才能修身,做一个有德的人。
格物致知,知然后行。
人生在世,除了权力金钱美色之外,还有很多更美好的东西。
做毛毛虫有毛毛虫的乐趣,做蝴蝶有蝴蝶的乐趣。
但是,从毛毛虫到蝴蝶,却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
这个美丽的蜕变,真的很需要勇气和毅力!首发公众号:天玑易学 查看原文 原文转载自mh.mbd.baidu.com,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但是文中并未对“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做出任何解释。
古代主流的观点来源于南宋的朱熹,他曾经在《四书集注》指出“格,也。
物,犹事也。
穷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意寓着格物就是穷究事物的道理,致知就是致使知性通达极。
所以穷究事物的道理是学习的开始,而应该止于善。
所谓止,就是到达某个地方不动的意思。
善,就是事理当然的极点。
古本《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说文解字》对“格”这么解释:“木長皃”即木长貌,树木生长的样子。
一棵树,有根,有末梢,一切都从根上生。
本:末:这两个字都是小篆,都是一个“木”字,加上指事符号(就是那短短的一横),告诉我们哪个是根本,哪个是末梢。
同样,万事万物,有本有末,有始有终,知道什么是根本、起始,才算是格物致知。
当然还有很多学者的观点也是可取的,比如北宋司马光就认为格物致知是抵御外物诱惑,而后知晓德行道。
如在《论语》中也有:“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
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子罕篇第九)一棵树纵然有千万枝杈,但总是从一个根上长出来的,孔夫子所谓“无知”,反倒更衬托了他的高明,反观今日,读书千万,引经据典,具体让做事却手足无措者,实在算不得“格物致知”。
《大学》里的“格物致知”就是对事物的分析方法。
古圣先贤通过定静安虑而得出: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这一基本律。
用格物致知法对大学之道这一人生之最高理想进行分析而得出其实践过程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所以格物致知就是格出事物的本末终始,格物致知的功底是定静安虑。
所以,我们对格物致知的理解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联系《礼记· 大学》中章句来分析,并且结现在背景才能更好的总结出真正的含义。
文中指出“自天子以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壹是,就是一切。
每个大人都有能力,也应该修身。
那么修身必经的途径必然也是每个人能做到的,所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也不应该是特别虚无缥缈的东西。
而“格物致知”不是向外面讨道理,“知”是人心本有的,不再求于外。
物本有理,心本有知。
若不去做格物的工作,心知、物理都不会呈现,而在一点点格物的过程中,外在的“理”越格越明,心里的“知”也越发显现。
这样经历“由物到理”,“心退知出”的二重融释,格物的事也就完成了。
内外、物我豁然贯通。
举个例子,“格物”就是一个磨刀石样的东西,最初,我们带着心去石上把那些心、念、意、欲一类的东西磨掉,这是所谓“以我观物”的过程,但格物到了,却是要超脱出这个状态,达到“以物观物”,物如如显现。
格物时有物,格了便无物。
又比如说,格物如撞钟,致知如听钟声。
“格物”是事,是要下力气去做的,而“致知”却不是事,自然而来。
所以格物简单说来,用自己学得的知识来分析和判断周围的人物和事物。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建立完善的三观。
致知就是懂得“本心”分辨是非真假,与此同时,在与别的人和事接触时更进一步的了解自己,更好的找到自己的定位。
而后才能诚意,就是实实在在不欺骗自己“本心”。
其次才能正心,就是内心不存在虚妄和幻想。
才能修身,做一个有德的人。
格物致知,知然后行。
人生在世,除了权力金钱美色之外,还有很多更美好的东西。
做毛毛虫有毛毛虫的乐趣,做蝴蝶有蝴蝶的乐趣。
但是,从毛毛虫到蝴蝶,却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
这个美丽的蜕变,真的很需要勇气和毅力!首发公众号:天玑易学 关注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礼记· 大学》中指出八目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但是文中并未对“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做出任何解释。
古代主流的观点来源于南宋的朱熹,他曾经在《四书集注》指出“格,也。
物,犹事也。
穷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意寓着格物就是穷究事物的道理,致知就是致使知性通达极。
所以穷究事物的道理是学习的开始,而应该止于善。
所谓止,就是到达某个地方不动的意思。
善,就是事理当然的极点。
古本《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说文解字》对“格”这么解释:“木長皃”即木长貌,树木生长的样子。
一棵树,有根,有末梢,一切都从根上生。
本: 末: 这两个字都是小篆,都是一个“木”字,加上指事符号(就是那短短的一横),告诉我们哪个是根本,哪个是末梢。
同样,万事万物,有本有末,有始有终,知道什么是根本、起始,才算是格物致知。
当然还有很多学者的观点也是可取的,比如北宋司马光就认为格物致知是抵御外物诱惑,而后知晓德行道。
如在《论语》中也有:“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
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子罕篇第九)一棵树纵然有千万枝杈,但总是从一个根上长出来的,孔夫子所谓“无知”,反倒更衬托了他的高明,反观今日,读书千万,引经据典,具体让做事却手足无措者,实在算不得“格物致知”。
《大学》里的“格物致知”就是对事物的分析方法。
古圣先贤通过定静安虑而得出: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这一基本律。
用格物致知法对大学之道这一人生之最高理想进行分析而得出其实践过程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所以格物致知就是格出事物的本末终始,格物致知的功底是定静安虑。
所以,我们对格物致知的理解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联系《礼记· 大学》中章句来分析,并且结现在背景才能更好的总结出真正的含义。
文中指出“自天子以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壹是,就是一切。
每个大人都有能力,也应该修身。
那么修身必经的途径必然也是每个人能做到的,所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也不应该是特别虚无缥缈的东西。
而“格物致知”不是向外面讨道理,“知”是人心本有的,不再求于外。
物本有理,心本有知。
若不去做格物的工作,心知、物理都不会呈现,而在一点点格物的过程中,外在的“理”越格越明,心里的“知”也越发显现。
这样经历“由物到理”,“心退知出”的二重融释,格物的事也就完成了。
内外、物我豁然贯通。
举个例子,“格物”就是一个磨刀石样的东西,最初,我们带着心去石上把那些心、念、意、欲一类的东西磨掉,这是所谓“以我观物”的过程,但格物到了,却是要超脱出这个状态,达到“以物观物”,物如如显现。
格物时有物,格了便无物。
又比如说,格物如撞钟,致知如听钟声。
“格物”是事,是要下力气去做的,而“致知”却不是事,自然而来。
所以格物简单说来,用自己学得的知识来分析和判断周围的人物和事物。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建立完善的三观。
致知就是懂得“本心”分辨是非真假,与此同时,在与别的人和事接触时更进一步的了解自己,更好的找到自己的定位。
而后才能诚意,就是实实在在不欺骗自己“本心”。
其次才能正心,就是内心不存在虚妄和幻想。
才能修身,做一个有德的人。
格物致知,知然后行。
人生在世,除了权力金钱美色之外,还有很多更美好的东西。
做毛毛虫有毛毛虫的乐趣,做蝴蝶有蝴蝶的乐趣。
但是,从毛毛虫到蝴蝶,却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
这个美丽的蜕变,真的很需要勇气和毅力!首发公众号:天玑易学 查看原文 原文转载自mh.mbd.baidu.com,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