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典音乐的10位伟大的作曲家》
1年前 (2024-04-17)
《世界古典音乐的10位伟大的作曲家》oklb 注:以下照片及文字部分摘自百度,为保护你的耳朵👂适当调低手机音量(伴奏音乐《G弦上的咏叹调》 是巴赫代表作品之一) 音乐温暖着我们的生活,音乐将我们的人生点亮。
音乐给我们带来,音乐会使我们心存幻想!🌺🌻🌹🌷🌼🌸💐🌸 海顿说:“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
”而音乐作为艺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我们生活和心情的调节剂,也是我们心灵的彼岸,精的家园。
庄重肃穆的音乐使人沉稳如山,轻快活泼的音乐使人飘忽如云,舒缓悠扬的音乐使人心静如水。
它是你急噪不安时的一针镇定剂,是你忧伤感怀时的一抹笑容,是你灰心沮丧时的一句鼓舞,是你幸福!我们总是希望自己能够快乐一点,能够多享受在世界上的美,音乐无疑是世界上最美的声音,所以,无论任何人都会去喜欢音乐,包括动物也不列外,希望音乐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美好。
下面分别逐一的介绍一下这10位世界古典音乐伟大的作曲家吧,他们才是美丽、优美、动听音乐的由来!🎻🎸🎺🎷🎹🎧🎸🎻🎺【一】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3月21日-1750年7月28日),享年65岁。
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被普遍认为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并被尊称为“西方近代音乐之父”,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巴赫出生于德国中部图林根州小城艾森纳赫的一个音乐世家,在有生之年是一位著名的宫廷乐长,在德国莱比锡圣多马教堂度过了27年的时间。
巴赫把西欧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融为一体。
他集意大利、法国和德国传统音乐中的精华,曲尽其妙,珠联璧,天衣无缝。
巴赫自己在一生中并未享有盛名,而且在死后五十年中就已被世人遗忘。
但是在近一个半世纪中他的名气却在不断地增长,一般认为他是西方音乐史中最伟大的两三位作曲家之一,而且有些人认为他是其中最伟大的作曲家。
主要成就西方(欧洲)音乐之父代表作品《勃兰登堡变奏曲》(1722)《平均律钢琴曲集》(1722-1744)200多首康塔塔《约翰受难曲》(1723)《马太受难曲》(1729)《圣诞清唱剧》(1734)《意大利协奏曲》(1735)《艺术的奉献》(1747)《b小调弥撒》(1749)《赋格的艺术》(1750) 巴赫进行洗礼的教堂。
巴赫在世时,作品不为人们所理解,他既没有显赫的地位,也没有赢得社会的承认,1829年门德尔松在莱比锡指挥上演了巴赫的《马太受难乐》,从此世界开始关注巴赫。
伟大的莫扎特和贝多芬,发现了他的宝贵价值。
他们被巴赫音乐的深刻,与无懈可击所震动。
当贝多芬次看到巴赫的某些作品时,不禁惊叹道:“他不是小溪(巴赫的名字德文Bach,是‘小溪’的意思),是大海!”1829年,门德尔松在柏林的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演出中,使巴赫的《马太受难曲》复活了。
肖邦在举行他的音乐会之前练习巴赫的作品,李斯特把巴赫的一些管风琴作品改编为钢琴曲,舒曼是巴赫协会的创始人之一,这个组织承担了出版这位作品的完整版本的巨大任务。
今天,走遍世界各地,到处都能听到巴赫的音乐。
其中,许多作品早已被列为艺术院校培养学生的必修教材和重大音乐比赛的参赛曲目。
巴赫被称为“不可超越的”,甚被誉为“欧洲近代音乐之父”。
莱比锡圣约翰教堂墓地下葬。
人物评价卡拉扬曾经说过:“每天清晨件事就是聆听巴赫的音乐,这好似清泉流淌经过心灵的音乐有助于我校正听力。
” 如果您是位音乐爱好者的话,不听巴赫的音乐就好像错过了整个巴洛克。
法国音乐评论家保罗·朗杜尔所言:“巴赫创作的目的并不是为后代人,甚也不是为他那个时代的德国,他的抱负没有越出他那个城市、甚他那个教堂的范围。
每个星期他都只是在为下一个礼拜天而工作,准备一首新的作品,或修改一首旧的曲子;作品演出后,他就又把它放回书柜中去,从未考虑到拿来出版,甚也未想到保存起来为自己使用。
世上再也没有一首杰作的构思与实践像这样天真纯朴了!”德国大剧作家、政论家莱辛曾经这样讲道:“天才即使不是生在极端贫困的阶层,也是生在生活非常艰苦的阶层里。
” 【欢迎欣赏音乐视频】巴赫🎶小集 【二】莫扎特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德语: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出生于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兹堡。
35岁便英年早逝的莫扎特,却是欧洲最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之一,他留下的重要作品总括当时所有的音乐类型。
在钢琴和小提琴相关的创作,他无疑是一个天份极高的艺术家,谱出的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小夜曲、嬉游曲等等成为后来古典音乐的主要形式,他同时也是歌剧方面的专家,他的成就今不朽于时代的变迁。
代表作品《费加罗的婚礼》《唐·乔万尼》《魔笛》等 比起长寿而在晚成的海顿来,莫扎特刚好相反——短而早熟。
然而就在他不足36岁的一生里,却为人们创造出数量惊人的音乐瑰宝。
其中包括:歌剧22部;以《费加罗的婚礼》(The Marriage of Figaro)、《唐璜》、《魔笛》最为著名;交响曲41部,以第三十九、四十、四十一交响曲最为著名;钢琴协奏曲27部,以第二十、二十一、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六、二十七钢琴协奏曲最为著名;小提琴协奏曲6部,以第四、第五小提琴协奏曲最为著名;此外,他还写了大量各种体裁的器乐与声乐作品。
莫扎特的音乐典雅秀丽,如同珍珠一样玲珑剔透,又似阳光一般热情温暖,洋溢着青春的生力。
由于他的音乐语言平易近人,作品结构清晰严谨,“因而使乐思的最复杂的创作也看不出斧凿的痕迹。
这种容易使人误解的简朴是真正隐藏了艺术的艺术”。
【视频1】S.H.E 的主打歌“不想长大”副歌部份就是以莫扎特知名的《第 40 号交响曲》中最为人熟知的主题作为旋律! 【欢迎欣赏音乐视频】莫扎特🎶小集 【三】弗朗茨·约瑟夫·海顿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年3月31日-—1809年5月31日),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交响乐之父,出生于奥地利南方靠近匈牙利边境的风景秀丽的罗劳村。
海顿是世界音乐史上影响巨大的重要作曲家。
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位代表人物,一位颇具创造精的作曲家。
海顿的音乐幽默、明快,含有宗教式的超脱,他将奏鸣曲式从钢琴发展到弦乐重奏上,他是器乐主调的创始人,将传统对位法的独立声部完全同化了,将主题发展自行展开。
后期他访问英国,接受牛津大学授予的音乐博士头衔,受到了韩德尔的影响,也受莫扎特的影响,产生旋律优美的抒彩,出现类似巴洛克的风格。
他用弦乐四重奏代替钢琴,用管弦乐代替管风琴,创造了两种新型的和声演奏形式。
海顿同莫扎特和贝多芬三人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世界音乐史上影响巨大的作曲家交响乐之父代表作品《惊愕交响曲》《告别交响曲》《小夜曲》《吉普赛回旋曲》学生贝多芬,胡梅尔,普莱耶尔 德国作曲家瓦格纳(1813-1883年)在评论海顿时曾这样讲道:他一生追求平静安逸的生活和力图保持受人敬爱的地位,所以他被看做唯是从、卑躬屈节的人。
海顿不像莫扎特那样,敢于同封建势力进行斗争,更比不上贝多芬,英勇主动地向黑暗现实发动猛攻!海顿就是海顿,他虽有时对屈辱的处境感到痛苦,却能安于现状,自得其乐。
他的音乐风格正如他的个性:乐观、亲切、真诚、爽朗、幽默。
【视频2】《C大调皇帝弦乐四重奏》 【欢迎欣赏音乐视频】海顿🎶小集 【四】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出生于德国波恩,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
贝多芬在父亲严厉苛刻的教育下度过了童年,造就了他倔强、敏感激动的性格。
22岁开始终生定居于维也纳,创作于1803年1804年间的《第三交响曲》标志着其创作进入成熟阶段。
此后20余年间,他数量众多的音乐作品通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宏伟气魄,将古典主义音乐推向高峰,并预示了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到来。
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于维也纳去世,享年57岁。
贝多芬一生创作题材广泛,重要作品包括9部交响曲、1部歌剧、32首钢琴奏鸣曲、5首钢琴协奏曲、多首管弦乐序曲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鸣曲等。
因其对古典音乐的重大贡献,对奏鸣曲式和交响曲套曲结构的发展和创新,而被后世尊称为“乐圣”、“交响乐之王”。
主要成就将声乐融入交响曲,扩大交响曲规模以谐谑曲替代小步舞曲成为交响曲第三乐章代表作品《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c小调第五交响曲》《d小调第九交响曲》《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 他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与海顿、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
【欢迎欣赏音乐视频】贝多芬🎶小集 【五】弗朗茨·舒伯特 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年1月31日生于维也纳,1828年11月19日逝于维也纳,享年31岁)奥地利籍Germanen(日耳曼人),作曲家。
舒伯特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一位巨匠。
舒伯特《小夜曲》舒伯特《圣母颂》舒伯特《鳟鱼五重奏》舒伯特《“未完成”交响曲》第二乐章 在十九世纪初的音乐名城维也纳,继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伟大音乐家之后,又出现了一颗灿烂的音乐新星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
奥地利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一位巨匠。
舒伯特在短短31年的生中,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18部歌剧、清唱剧和戏剧配乐,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4首小提琴奏鸣曲以及许多其他作品,被称为“艺术歌曲之王”。
【视频3】《小夜曲》 【欢迎欣赏音乐视频】舒伯特🎶小集 【六】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F.Chopin,1810年—1849年),19世纪波兰作曲家、钢琴家。
1810年,肖邦出生于波兰;1817年开始创作;1818年登台演出;1822年1829年在华沙国家音乐高等学校学习作曲和音乐理论。
1829年起以作曲家和钢琴家的身份在欧洲巡演。
后因华沙起义失败而定居巴黎,从事教学和创作。
1849年,肖邦因肺结核逝世于巴黎。
肖邦是历史上影响力和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
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同时又深受巴赫影响,多以钢琴曲为主,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
肖邦一生创作了大约二百部作品。
其中大部分是钢琴曲,著名的有:两部《钢琴协奏曲》、三部《钢琴奏鸣曲》、四部《叙事曲》、四部《谐谑曲》、《二十四首前奏曲》、《二十首练习曲》、《十八首波兰舞曲》、《四首即兴曲》等。
【七】罗伯特.舒曼 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年6月8日—1856年7月29日),19世纪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
舒曼自小学习钢琴,7岁开始作曲。
16岁遵母意进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
19岁又进修钢琴,当听到帕格尼尼的演奏,他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放弃了法律的学习,专攻音乐。
后因手指受伤,遂转向作曲和音乐评论。
1835-1844年,独自编辑《新音乐杂志》,并开始创作大量钢琴作品。
1840年获耶拿大学哲学博士,1843年赴莱比锡音乐学院任教。
1844~1850年,移居德雷斯顿继续从事作曲和指挥。
因精日趋严重1854年投河被救,两年后逝世于精病院。
罗伯特·舒曼是十九世纪上半叶德国音乐史上突出的人物,在他的艺术创作中深刻地反映出德国浪漫主义的优点和弱点。
代表作品《蝴蝶》、《维也纳狂欢节》、《新音乐杂志》、《A小调钢琴协奏曲》乐章《第三“莱茵”交响曲》第四乐章、《“春天”交响曲》乐章、《梦幻曲》、《民谣小曲》。
【视频4】《梦幻曲》 【八】门德尔松 雅科布·路德维希·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1809年2月3日—1847年11月4日),德国犹太裔作曲家、德国浪漫乐派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被誉为浪漫主义杰出的“抒情风景画”,作品以精美、优雅、华丽著称。
主要成就浪漫乐派代表性的人物之一首创高雅纯净、形式短小的钢琴曲——无词歌作品结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特点推动音乐启蒙运动创办德国所音乐学院——莱比锡音乐学院指挥演出了巴赫的《马太受难曲》,掀起了一股巴赫研究的狂潮代表作品《仲夏夜之梦》序曲《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a小调第三交响曲》等当今门德尔松最著名的作品是《婚礼进行曲》、《仲夏夜之梦》第四乐章,以及《春之声》交响曲。
费利克斯·门德尔松是钢琴童,9岁就开始公开演奏,10岁时就为《诗篇19》谱曲,12岁已写出一首钢琴四重奏(op.1),14岁组织自己的私人乐队,16岁发表首杰作《弦乐八重奏》,17岁时完成了《仲夏夜之梦》序曲。
20岁时他通过指挥《马太受难曲》在巴赫去世后的公开演出来宣传巴赫的作品。
1829年,演出地点为柏林歌唱学院。
引起轰动而成为闻名遐迩的指挥家。
为巴赫的作品得以复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同年赴英国指挥伦敦爱乐乐队,这是他英国之行的次。
在苏格兰度假后,以《赫布里底群岛》序曲和《苏格兰交响曲》(No.3,a小调)表现他的观感,虽然这两部作品是直到他1830—1831年访问意大利时才动笔写作的。
在罗马与柏辽兹邂逅,并开始酝酿《意大利交响曲》(No.4,A大调)。
下一个主要停留点是巴黎(1831—1832),在那里与李斯特和肖邦相遇。
1833年返回德国,完成《意大利交响曲》并在杜塞尔多夫就任音乐总监。
1835年成为莱比锡著名的布业大厅音乐会的指挥。
1837年与出身于法国胡格诺教派家庭的塞西尔·让莱诺结婚。
1842年与舒曼等人一起创办莱比锡音乐学院。
又设法再度访问英国,在1846年的伯明翰音乐节上指挥他的清唱剧《以利亚》,取得辉煌成功。
此时他的健康已是每况愈下,次年他心爱的姐姐病故,给他以沉重的打击,加速了他的死亡。
他于六个半个月后去世。
终年38岁9个月1天。
门德尔松的水彩画《茵特拉肯》 门德尔松🎶集【欢迎欣赏音乐视频】 【九】约翰内斯·勃拉姆斯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德语:Johannes Brahms,1833年5月7日—1897年4月3日),出生于汉堡,逝于维也纳,德国古典主义的作曲家,浪漫主义中期作曲家。
勃拉姆斯出身于音乐家庭,又译白蓝士、柏纳谟斯。
他的大部分创作时期是在维也纳度过的,是维也纳的音乐领袖人物。
一些评论家将他与巴赫(Bach)、贝多芬(Beethoven)排列在一起称为三B。
勃拉姆斯一生虽然只写了四首交响曲,但仍被称为是贝多芬以后最伟大的交响曲作曲家之一。
勃拉姆斯对标题音乐与华格纳乐剧形式不认同,走纯粹音乐路线。
其重要作品有:《交响曲》(“贝多芬第十交响曲”),两部钢琴协奏曲:《d小调钢琴协奏曲》和《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f小调钢琴五重奏》,管弦乐《学院节庆序曲》,唱《德意志安魂曲》,《海顿主题变奏曲》,《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和《匈牙利舞曲》。
代表作品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勃拉姆斯与小施特劳斯 【视频5】《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十】柴科夫斯基 柴科夫斯基(Peter Ilyich Tchaikovsky1840-1893)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是俄罗斯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他出生在俄国维亚特斯基省的一个贵族家庭,10岁在彼得堡法律学校读书时,便开始学习钢琴和作曲。
23岁入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作曲,毕业后到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
1877年,他辞去音乐学院的教授职务,在梅克夫人的资助下,从事专业音乐创作,很多优秀作品便是这时期所作的。
1893年10月28日,柴科夫斯基在圣彼得堡亲自指挥首演他的代表作品《第六交响曲》,9天后便因为身染重病离开了人世。
柴科夫斯基的音乐作品被称为“俄罗斯之魂”,原因在于他的音乐真挚、热忱,注重对人的心理的细致刻画,充满感人的抒情性,同时又带有强烈的、震撼人心的戏剧性。
他的音乐旋律具有俄罗斯民族那种特有的风格,其和声浓重、丰满,显露着作曲家本人的个性气质,富有难以言传的魅力。
一百多年来,柴科夫斯基的音乐作品,以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性,广为世界人民喜爱,成为人类音乐宝库中的珍品。
音乐人物: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音乐时期:浪漫主义(1820年-1910年左右)音乐作品:几乎涉及当时所有音乐体裁音乐特点:旋律优美,情感浪漫音乐成就:植根于俄罗斯民族音乐,又广泛吸收欧洲浪漫主义精髓音乐地位:让俄罗斯音乐响彻世界柴科夫斯基《钢琴协奏曲》乐章柴科夫斯基《第六“悲怆”交响曲》乐章柴科夫斯基《花之圆舞曲》柴科夫斯基《弦乐小夜曲》 《天鹅湖》音乐由俄罗斯伟大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在1876年写成。
他采用交响乐写作手法,构建了一个宏大的音乐场景,许多乐曲成为传世经典。
在这部芭蕾舞曲中,有如泣如诉的管乐呜咽,表达奥杰塔公主纯洁的内心世界;也有华丽明朗的舞曲,表现齐格费里德王子的阳光和活力。
【欢迎欣赏音乐视频】柴可夫斯基🎶小集 谢谢观看 贴士:交响乐团按照编制不同人数自然也不同,分小型乐团(单管编制),人数在30人到40人;最常见的是中型乐团(双管编制),人数在60人到70人;大型乐团(三管编制及以上),人数少有90人,上不封顶。
交响乐团共分为四个乐器组:分别是弓弦乐器组、木管乐器组、铜管乐器组和打击乐器组。
弓弦乐器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木管乐器组: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铜管乐器组:小号、圆号、长号、大号打击乐器组:最主要的是定音鼓,此外还有小军鼓等响乐团可以与乐团内的所有乐器作,除了刚才提到的乐器,还可以和英国管、钢琴、短号、各类萨克斯等乐器作。
音乐给我们带来,音乐会使我们心存幻想!🌺🌻🌹🌷🌼🌸💐🌸 海顿说:“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
”而音乐作为艺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我们生活和心情的调节剂,也是我们心灵的彼岸,精的家园。
庄重肃穆的音乐使人沉稳如山,轻快活泼的音乐使人飘忽如云,舒缓悠扬的音乐使人心静如水。
它是你急噪不安时的一针镇定剂,是你忧伤感怀时的一抹笑容,是你灰心沮丧时的一句鼓舞,是你幸福!我们总是希望自己能够快乐一点,能够多享受在世界上的美,音乐无疑是世界上最美的声音,所以,无论任何人都会去喜欢音乐,包括动物也不列外,希望音乐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美好。
下面分别逐一的介绍一下这10位世界古典音乐伟大的作曲家吧,他们才是美丽、优美、动听音乐的由来!🎻🎸🎺🎷🎹🎧🎸🎻🎺【一】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3月21日-1750年7月28日),享年65岁。
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被普遍认为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并被尊称为“西方近代音乐之父”,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巴赫出生于德国中部图林根州小城艾森纳赫的一个音乐世家,在有生之年是一位著名的宫廷乐长,在德国莱比锡圣多马教堂度过了27年的时间。
巴赫把西欧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融为一体。
他集意大利、法国和德国传统音乐中的精华,曲尽其妙,珠联璧,天衣无缝。
巴赫自己在一生中并未享有盛名,而且在死后五十年中就已被世人遗忘。
但是在近一个半世纪中他的名气却在不断地增长,一般认为他是西方音乐史中最伟大的两三位作曲家之一,而且有些人认为他是其中最伟大的作曲家。
主要成就西方(欧洲)音乐之父代表作品《勃兰登堡变奏曲》(1722)《平均律钢琴曲集》(1722-1744)200多首康塔塔《约翰受难曲》(1723)《马太受难曲》(1729)《圣诞清唱剧》(1734)《意大利协奏曲》(1735)《艺术的奉献》(1747)《b小调弥撒》(1749)《赋格的艺术》(1750) 巴赫进行洗礼的教堂。
巴赫在世时,作品不为人们所理解,他既没有显赫的地位,也没有赢得社会的承认,1829年门德尔松在莱比锡指挥上演了巴赫的《马太受难乐》,从此世界开始关注巴赫。
伟大的莫扎特和贝多芬,发现了他的宝贵价值。
他们被巴赫音乐的深刻,与无懈可击所震动。
当贝多芬次看到巴赫的某些作品时,不禁惊叹道:“他不是小溪(巴赫的名字德文Bach,是‘小溪’的意思),是大海!”1829年,门德尔松在柏林的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演出中,使巴赫的《马太受难曲》复活了。
肖邦在举行他的音乐会之前练习巴赫的作品,李斯特把巴赫的一些管风琴作品改编为钢琴曲,舒曼是巴赫协会的创始人之一,这个组织承担了出版这位作品的完整版本的巨大任务。
今天,走遍世界各地,到处都能听到巴赫的音乐。
其中,许多作品早已被列为艺术院校培养学生的必修教材和重大音乐比赛的参赛曲目。
巴赫被称为“不可超越的”,甚被誉为“欧洲近代音乐之父”。
莱比锡圣约翰教堂墓地下葬。
人物评价卡拉扬曾经说过:“每天清晨件事就是聆听巴赫的音乐,这好似清泉流淌经过心灵的音乐有助于我校正听力。
” 如果您是位音乐爱好者的话,不听巴赫的音乐就好像错过了整个巴洛克。
法国音乐评论家保罗·朗杜尔所言:“巴赫创作的目的并不是为后代人,甚也不是为他那个时代的德国,他的抱负没有越出他那个城市、甚他那个教堂的范围。
每个星期他都只是在为下一个礼拜天而工作,准备一首新的作品,或修改一首旧的曲子;作品演出后,他就又把它放回书柜中去,从未考虑到拿来出版,甚也未想到保存起来为自己使用。
世上再也没有一首杰作的构思与实践像这样天真纯朴了!”德国大剧作家、政论家莱辛曾经这样讲道:“天才即使不是生在极端贫困的阶层,也是生在生活非常艰苦的阶层里。
” 【欢迎欣赏音乐视频】巴赫🎶小集 【二】莫扎特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德语: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出生于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兹堡。
35岁便英年早逝的莫扎特,却是欧洲最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之一,他留下的重要作品总括当时所有的音乐类型。
在钢琴和小提琴相关的创作,他无疑是一个天份极高的艺术家,谱出的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小夜曲、嬉游曲等等成为后来古典音乐的主要形式,他同时也是歌剧方面的专家,他的成就今不朽于时代的变迁。
代表作品《费加罗的婚礼》《唐·乔万尼》《魔笛》等 比起长寿而在晚成的海顿来,莫扎特刚好相反——短而早熟。
然而就在他不足36岁的一生里,却为人们创造出数量惊人的音乐瑰宝。
其中包括:歌剧22部;以《费加罗的婚礼》(The Marriage of Figaro)、《唐璜》、《魔笛》最为著名;交响曲41部,以第三十九、四十、四十一交响曲最为著名;钢琴协奏曲27部,以第二十、二十一、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六、二十七钢琴协奏曲最为著名;小提琴协奏曲6部,以第四、第五小提琴协奏曲最为著名;此外,他还写了大量各种体裁的器乐与声乐作品。
莫扎特的音乐典雅秀丽,如同珍珠一样玲珑剔透,又似阳光一般热情温暖,洋溢着青春的生力。
由于他的音乐语言平易近人,作品结构清晰严谨,“因而使乐思的最复杂的创作也看不出斧凿的痕迹。
这种容易使人误解的简朴是真正隐藏了艺术的艺术”。
【视频1】S.H.E 的主打歌“不想长大”副歌部份就是以莫扎特知名的《第 40 号交响曲》中最为人熟知的主题作为旋律! 【欢迎欣赏音乐视频】莫扎特🎶小集 【三】弗朗茨·约瑟夫·海顿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年3月31日-—1809年5月31日),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交响乐之父,出生于奥地利南方靠近匈牙利边境的风景秀丽的罗劳村。
海顿是世界音乐史上影响巨大的重要作曲家。
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位代表人物,一位颇具创造精的作曲家。
海顿的音乐幽默、明快,含有宗教式的超脱,他将奏鸣曲式从钢琴发展到弦乐重奏上,他是器乐主调的创始人,将传统对位法的独立声部完全同化了,将主题发展自行展开。
后期他访问英国,接受牛津大学授予的音乐博士头衔,受到了韩德尔的影响,也受莫扎特的影响,产生旋律优美的抒彩,出现类似巴洛克的风格。
他用弦乐四重奏代替钢琴,用管弦乐代替管风琴,创造了两种新型的和声演奏形式。
海顿同莫扎特和贝多芬三人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世界音乐史上影响巨大的作曲家交响乐之父代表作品《惊愕交响曲》《告别交响曲》《小夜曲》《吉普赛回旋曲》学生贝多芬,胡梅尔,普莱耶尔 德国作曲家瓦格纳(1813-1883年)在评论海顿时曾这样讲道:他一生追求平静安逸的生活和力图保持受人敬爱的地位,所以他被看做唯是从、卑躬屈节的人。
海顿不像莫扎特那样,敢于同封建势力进行斗争,更比不上贝多芬,英勇主动地向黑暗现实发动猛攻!海顿就是海顿,他虽有时对屈辱的处境感到痛苦,却能安于现状,自得其乐。
他的音乐风格正如他的个性:乐观、亲切、真诚、爽朗、幽默。
【视频2】《C大调皇帝弦乐四重奏》 【欢迎欣赏音乐视频】海顿🎶小集 【四】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出生于德国波恩,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
贝多芬在父亲严厉苛刻的教育下度过了童年,造就了他倔强、敏感激动的性格。
22岁开始终生定居于维也纳,创作于1803年1804年间的《第三交响曲》标志着其创作进入成熟阶段。
此后20余年间,他数量众多的音乐作品通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宏伟气魄,将古典主义音乐推向高峰,并预示了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到来。
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于维也纳去世,享年57岁。
贝多芬一生创作题材广泛,重要作品包括9部交响曲、1部歌剧、32首钢琴奏鸣曲、5首钢琴协奏曲、多首管弦乐序曲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鸣曲等。
因其对古典音乐的重大贡献,对奏鸣曲式和交响曲套曲结构的发展和创新,而被后世尊称为“乐圣”、“交响乐之王”。
主要成就将声乐融入交响曲,扩大交响曲规模以谐谑曲替代小步舞曲成为交响曲第三乐章代表作品《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c小调第五交响曲》《d小调第九交响曲》《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 他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与海顿、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
【欢迎欣赏音乐视频】贝多芬🎶小集 【五】弗朗茨·舒伯特 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年1月31日生于维也纳,1828年11月19日逝于维也纳,享年31岁)奥地利籍Germanen(日耳曼人),作曲家。
舒伯特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一位巨匠。
舒伯特《小夜曲》舒伯特《圣母颂》舒伯特《鳟鱼五重奏》舒伯特《“未完成”交响曲》第二乐章 在十九世纪初的音乐名城维也纳,继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伟大音乐家之后,又出现了一颗灿烂的音乐新星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
奥地利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一位巨匠。
舒伯特在短短31年的生中,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18部歌剧、清唱剧和戏剧配乐,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4首小提琴奏鸣曲以及许多其他作品,被称为“艺术歌曲之王”。
【视频3】《小夜曲》 【欢迎欣赏音乐视频】舒伯特🎶小集 【六】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F.Chopin,1810年—1849年),19世纪波兰作曲家、钢琴家。
1810年,肖邦出生于波兰;1817年开始创作;1818年登台演出;1822年1829年在华沙国家音乐高等学校学习作曲和音乐理论。
1829年起以作曲家和钢琴家的身份在欧洲巡演。
后因华沙起义失败而定居巴黎,从事教学和创作。
1849年,肖邦因肺结核逝世于巴黎。
肖邦是历史上影响力和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
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同时又深受巴赫影响,多以钢琴曲为主,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
肖邦一生创作了大约二百部作品。
其中大部分是钢琴曲,著名的有:两部《钢琴协奏曲》、三部《钢琴奏鸣曲》、四部《叙事曲》、四部《谐谑曲》、《二十四首前奏曲》、《二十首练习曲》、《十八首波兰舞曲》、《四首即兴曲》等。
【七】罗伯特.舒曼 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年6月8日—1856年7月29日),19世纪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
舒曼自小学习钢琴,7岁开始作曲。
16岁遵母意进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
19岁又进修钢琴,当听到帕格尼尼的演奏,他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放弃了法律的学习,专攻音乐。
后因手指受伤,遂转向作曲和音乐评论。
1835-1844年,独自编辑《新音乐杂志》,并开始创作大量钢琴作品。
1840年获耶拿大学哲学博士,1843年赴莱比锡音乐学院任教。
1844~1850年,移居德雷斯顿继续从事作曲和指挥。
因精日趋严重1854年投河被救,两年后逝世于精病院。
罗伯特·舒曼是十九世纪上半叶德国音乐史上突出的人物,在他的艺术创作中深刻地反映出德国浪漫主义的优点和弱点。
代表作品《蝴蝶》、《维也纳狂欢节》、《新音乐杂志》、《A小调钢琴协奏曲》乐章《第三“莱茵”交响曲》第四乐章、《“春天”交响曲》乐章、《梦幻曲》、《民谣小曲》。
【视频4】《梦幻曲》 【八】门德尔松 雅科布·路德维希·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1809年2月3日—1847年11月4日),德国犹太裔作曲家、德国浪漫乐派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被誉为浪漫主义杰出的“抒情风景画”,作品以精美、优雅、华丽著称。
主要成就浪漫乐派代表性的人物之一首创高雅纯净、形式短小的钢琴曲——无词歌作品结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特点推动音乐启蒙运动创办德国所音乐学院——莱比锡音乐学院指挥演出了巴赫的《马太受难曲》,掀起了一股巴赫研究的狂潮代表作品《仲夏夜之梦》序曲《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a小调第三交响曲》等当今门德尔松最著名的作品是《婚礼进行曲》、《仲夏夜之梦》第四乐章,以及《春之声》交响曲。
费利克斯·门德尔松是钢琴童,9岁就开始公开演奏,10岁时就为《诗篇19》谱曲,12岁已写出一首钢琴四重奏(op.1),14岁组织自己的私人乐队,16岁发表首杰作《弦乐八重奏》,17岁时完成了《仲夏夜之梦》序曲。
20岁时他通过指挥《马太受难曲》在巴赫去世后的公开演出来宣传巴赫的作品。
1829年,演出地点为柏林歌唱学院。
引起轰动而成为闻名遐迩的指挥家。
为巴赫的作品得以复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同年赴英国指挥伦敦爱乐乐队,这是他英国之行的次。
在苏格兰度假后,以《赫布里底群岛》序曲和《苏格兰交响曲》(No.3,a小调)表现他的观感,虽然这两部作品是直到他1830—1831年访问意大利时才动笔写作的。
在罗马与柏辽兹邂逅,并开始酝酿《意大利交响曲》(No.4,A大调)。
下一个主要停留点是巴黎(1831—1832),在那里与李斯特和肖邦相遇。
1833年返回德国,完成《意大利交响曲》并在杜塞尔多夫就任音乐总监。
1835年成为莱比锡著名的布业大厅音乐会的指挥。
1837年与出身于法国胡格诺教派家庭的塞西尔·让莱诺结婚。
1842年与舒曼等人一起创办莱比锡音乐学院。
又设法再度访问英国,在1846年的伯明翰音乐节上指挥他的清唱剧《以利亚》,取得辉煌成功。
此时他的健康已是每况愈下,次年他心爱的姐姐病故,给他以沉重的打击,加速了他的死亡。
他于六个半个月后去世。
终年38岁9个月1天。
门德尔松的水彩画《茵特拉肯》 门德尔松🎶集【欢迎欣赏音乐视频】 【九】约翰内斯·勃拉姆斯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德语:Johannes Brahms,1833年5月7日—1897年4月3日),出生于汉堡,逝于维也纳,德国古典主义的作曲家,浪漫主义中期作曲家。
勃拉姆斯出身于音乐家庭,又译白蓝士、柏纳谟斯。
他的大部分创作时期是在维也纳度过的,是维也纳的音乐领袖人物。
一些评论家将他与巴赫(Bach)、贝多芬(Beethoven)排列在一起称为三B。
勃拉姆斯一生虽然只写了四首交响曲,但仍被称为是贝多芬以后最伟大的交响曲作曲家之一。
勃拉姆斯对标题音乐与华格纳乐剧形式不认同,走纯粹音乐路线。
其重要作品有:《交响曲》(“贝多芬第十交响曲”),两部钢琴协奏曲:《d小调钢琴协奏曲》和《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f小调钢琴五重奏》,管弦乐《学院节庆序曲》,唱《德意志安魂曲》,《海顿主题变奏曲》,《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和《匈牙利舞曲》。
代表作品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勃拉姆斯与小施特劳斯 【视频5】《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十】柴科夫斯基 柴科夫斯基(Peter Ilyich Tchaikovsky1840-1893)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是俄罗斯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他出生在俄国维亚特斯基省的一个贵族家庭,10岁在彼得堡法律学校读书时,便开始学习钢琴和作曲。
23岁入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作曲,毕业后到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
1877年,他辞去音乐学院的教授职务,在梅克夫人的资助下,从事专业音乐创作,很多优秀作品便是这时期所作的。
1893年10月28日,柴科夫斯基在圣彼得堡亲自指挥首演他的代表作品《第六交响曲》,9天后便因为身染重病离开了人世。
柴科夫斯基的音乐作品被称为“俄罗斯之魂”,原因在于他的音乐真挚、热忱,注重对人的心理的细致刻画,充满感人的抒情性,同时又带有强烈的、震撼人心的戏剧性。
他的音乐旋律具有俄罗斯民族那种特有的风格,其和声浓重、丰满,显露着作曲家本人的个性气质,富有难以言传的魅力。
一百多年来,柴科夫斯基的音乐作品,以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性,广为世界人民喜爱,成为人类音乐宝库中的珍品。
音乐人物: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音乐时期:浪漫主义(1820年-1910年左右)音乐作品:几乎涉及当时所有音乐体裁音乐特点:旋律优美,情感浪漫音乐成就:植根于俄罗斯民族音乐,又广泛吸收欧洲浪漫主义精髓音乐地位:让俄罗斯音乐响彻世界柴科夫斯基《钢琴协奏曲》乐章柴科夫斯基《第六“悲怆”交响曲》乐章柴科夫斯基《花之圆舞曲》柴科夫斯基《弦乐小夜曲》 《天鹅湖》音乐由俄罗斯伟大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在1876年写成。
他采用交响乐写作手法,构建了一个宏大的音乐场景,许多乐曲成为传世经典。
在这部芭蕾舞曲中,有如泣如诉的管乐呜咽,表达奥杰塔公主纯洁的内心世界;也有华丽明朗的舞曲,表现齐格费里德王子的阳光和活力。
【欢迎欣赏音乐视频】柴可夫斯基🎶小集 谢谢观看 贴士:交响乐团按照编制不同人数自然也不同,分小型乐团(单管编制),人数在30人到40人;最常见的是中型乐团(双管编制),人数在60人到70人;大型乐团(三管编制及以上),人数少有90人,上不封顶。
交响乐团共分为四个乐器组:分别是弓弦乐器组、木管乐器组、铜管乐器组和打击乐器组。
弓弦乐器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木管乐器组: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铜管乐器组:小号、圆号、长号、大号打击乐器组:最主要的是定音鼓,此外还有小军鼓等响乐团可以与乐团内的所有乐器作,除了刚才提到的乐器,还可以和英国管、钢琴、短号、各类萨克斯等乐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