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反应之发热反应处置演练

10个月前 (04-17)
输液反应之发热反应处置演练简浅 发热反应:输入致热物质如致热源、死菌、游离的菌体蛋白、药物成分不纯等造成的。
原因:1、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彻底;2、输入的溶液或药物制剂不纯、消毒灭菌保存不良、有效期已过;3、输液器消毒不严或被污染;4、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原则;5、配药加液中的污染;6、静脉穿针头斜面滞留微粒的污染,联用药过多且药物配伍不当;7、输液速度过快;8、环境空气的污染。
症状: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1小时。
患者表现为发冷、寒战和高热。
轻者体温在38℃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体温可自行恢复正常;重者初起寒战,体温可达41℃,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脉速等全身症状。
为了对处置输液反应之发热反应病人的能力,12月13日我科进行了输液反应之发热反应的处置演练。
由蒋静、孙敏两位资历比较深的老师来给我们示教。
护士在巡视病房时发现其异常,考虑这个患者可能是发生了输液反应中的发热反应,并立即通知医生。
处理:1、发热反应轻者,立即减慢滴速或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
2、发热反应重者,应立即停止输液,并另外建立一条静脉通路,并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送化验室作细菌培养;对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遵医嘱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3、预防措施:①加强责任心,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认真检查药物及输液器;禁止使用不格的输液器具;②改进配药的习惯及进针方法,将配药时习惯性垂直进针改为斜角进针,针头斜面的反方向用力,可减少胶塞碎屑和其他杂质落去瓶中的机会,避免加药时反复穿刺瓶塞;③配药注射器要严格执行一人一具,不得重复使用;④避免液体输入操作污染,静脉输液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原则及操作规程;⑤过硬的穿刺技术及穿刺后的良好固定,可避免反复穿刺静脉增加的污染,输液中经常巡视,避免输液速度过快而发生的热源反应;⑥理用药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多种药物联用尽量采用小包装溶液分类输入,两种以上药物配伍时,注意配伍禁忌,观察药液是否变色、沉淀、混浊。
配制粉剂药品要充分振摇,使药物完全溶解方可使用,溶液现用现配可避免毒性反应及溶液污染。
护士长对这次的处置演练进行了总结,若发生输液反应需将输液器和药液送检验科,并上报护理部、院感科、医务科、药剂科等。
对我们护士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及查对制度;避免多次反复穿刺瓶塞,导致药物中微粒增加;理用药,严格执行配伍禁忌;输液过程中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出现输液反应找其原因,及时采取有效整改措施。
在处理发热反应过程中要注意保暖,除了给病人棉被取暖外,还可以增加保暖措施如空调,以提高室内温度。
及时向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告知患者静脉输液时发生发热发应的原因及处理措施,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密切配,嘱其注意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