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使用记

1年前 (2024-04-17)
缝纫机使用记可可西里 孩子开学的时间越来越近了,想到她即将体验到的住校生活好似曾经我的青葱岁月,不舍的同时也得为她准备准备。
即便生活用品已由学校统一发放,我还是为她备了一床垫棉。
光棉絮不好看,何况老式手工弹制的外壳棉线网容易被扯拉坏,于是找来一床久已不用的被套,量了一下垫棉尺寸就三两剪刀把被套裁好,考虑到要反面缝线,稍微放宽了两厘米。
  穿针引线缝了几针,咦,这90多厘米的一条宽边,2米长的一条长边我得手工缝到什么时候啊?况且手工活粗糙啊!咬咬牙硬着头皮奔向了孩子奶奶的缝纫机。
  看着此台缝纫机,我想到了我的母亲,我那自幼耳朵聋了一只却兰心慧质、心灵手巧、勤劳能干、热忱善良的母亲,农活、家务、厨艺、酱菜、打铁、女红、缝纫无一不精的母亲。
如果我今天学会踩缝纫机并成功地为孩子缝制床套,想必母亲定会欣慰地笑吧?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每每念及"母亲"这个最伟大的字眼,懊悔之意如同附骨之蛆,挥之不去,都没有享受过半点福份,世界上最疼爱我的那个人从此就离我远去。
母亲也有这样的一台缝纫机,隐约记得那时我上二年级。
欢欣极的母亲对新买的机子爱不释手,繁重的农活之余还扑在灯下,利用零三四碎的布料或旧货摊上淘到的整块布料为全家人或裁制新衣、或缝缝补补、或压制鞋面、鞋垫、枕套等,新颖、精致、工整到让村里的女人既眼红又佩服。
读初一了,终于有了一条机制裤子了,面料是鲜红的灯芯绒料,款式是2018年的阔腿裤。
n多年前学生时代的我哪好意思穿得出门啊,几番央求母亲替我改窄一些,可母亲也舍不得啊,全家都在穿缝纫机或她手工缝制的。
我心一横背着母亲把两条裤腿一剪,随后楞住了,我哪会踩缝纫机啊?红着脸哄得无奈的母亲又替我压制好。
结果,裤管太窄,只拉得到膝盖,眼睁睁地废了一条新裤! 是的,今天我一定要学会踩缝纫机,母亲会暗自高兴的。
  先用剪下的小块边角料试试。
机上的针线是孩子奶奶原先就穿好了的,我绞尽脑汁回忆经常去麻烦的缝纫大姐是如何操作的:右手向内转动轮轴带动脚踏板,踩动脚踏板带动缝针,双手挪动布料向前进。
大概就这样吧?不确定。
  毛病一:轮轴要么倒转,明线倒抽回去,压空针。
毛病二:脚踩踏板转速忽快忽慢,引线经常崩断,脆拉得老长八长,导致起头时线条杂乱。
  毛病三:突然脚踏板踩不动,轮轴也不转,细细查看,暗线塞满底盒,杂乱地堵在布料背面。
  妈呀,穿了几十回针、歇了几十次,战战兢兢地一整块废料压到终于针角均匀了。
  如果先把废布料上的线头剪下,接着缝制大床套,那起头处又是一大堆杂乱的线条,毕竟手生啊!开脆连着压,剪开。
  哎,线断了,得重穿!   穿不上,重新捻细线头。
嘿,亮点看我这双小胖手。
  左手穿针,右手赶紧拉线,不容易。
  老眼昏花的,还是成了!   生怕轮轴倒转害得刚才的线头白穿,赶紧把线条拉得长长的,嗯,是有点浪费。
  重新开工。
  忘了放下压板!   不放心,顺顺线。
  转紧线轴。
  抹平布料。
  还行,顺着针脚往前走。
  怂啊,就这么点活计硬是零零散散浪费了这么一大堆线。
  装上垫棉芯,大功告成。
  装包。
  本次活动照片由孩子全程拍摄,她见证了我的努力。
母亲曾经也多次说道:"学么不去学学,只会张着嘴巴讲'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