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S现场管理—知识普及

1年前 (2024-04-17)
7S现场管理—知识普及昭阳 李江雪 7S现场管理法简称7s 。
"7S"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和速度节约(speedsaving)这7个词的缩写。
开展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和节约为内容的活动,称为"7S"活动。
整理:效率和安全始于整理把要与不要的人、事、物分开,再将不需要的人、事、物加以处理,这是开始改善现场的步。
其要点是对生产现场的现实摆放和停滞的各种物品进行分类,区分什么是现场需要的,什么是现场不需要的;其次,对于现场不需要的物品,诸如用剩的材料、员工的个人生活用品等,要坚决清理出现场,这项工作的重点在于坚决把现场不需要的东西清理掉。
对于办公楼里各个工位或设备的前后、通道左右、工具箱内外,以及办公室的各个死角,都要彻底搜寻和清理,达到现场无不用之物。
整顿:把需要的人、事、物加以定量、定位。
通过前一步整理后,对工作现场需要留下的物品进行科学理的布置和摆放,以便用最快的速度取得所需之物,在最有效的规章、制度和最简捷的流程下完成工作。
整顿活动的目的是工作场所整洁明了,一目了然,减少取放物品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保持井井有条的工作秩序区。
清扫:把工作场所打扫干净,设备异常时马上修理,使之恢复正常。
现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灰尘、垃圾等,从而使现场变脏。
脏的现场更会影响人们的工作情绪,使人不愿久留。
因此,必须通过清扫活动来清除那些脏物,创建一个明快、舒畅的工作环境。
目的是使员工保持一个良好的工作情绪,并保证工作完成的品质。
清洁:整理、整顿、清扫之后要认真维护,使现场保持和状态。
清洁,是对前三项活动的坚持与深入,从而消除发生安全事故的根源。
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职工能愉快地工作。
清洁活动的目的是:使整理、整顿和清扫工作成为一种惯例和制度,是标准化的基础,也是一个企业形成企业文化的开始。
素养:素养即教养,努力提高人员的素养,养成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和作风,这是"7S"活动的核心。
没有人员素质的提高,各项活动就不能顺利开展,开展了也坚持不了。
所以,抓"7S"活动,要始终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
目的:通过素养让员工成为一个遵守规章制度,并具有一个良好工作素养习惯的人。
安全清除隐患,排除险情,预防事故的发生。
目的是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保证工作的连续安全正常的进行,同时减少因安全事故而带来的经济损失。
节约就是对时间、空间、能源等方面理利用,以发挥它们的效能,从而创造一个高效率的,物尽其用的工作场所。
节约是对整理工作的补充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