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1年前 (2024-04-17)
教育随笔: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文 记得以前读小学时,有一学期来了一个代课老师,因为特别喜欢她,所以十分在乎她是否关注并喜欢自己。
但当她表扬谁多一点,和谁互动的多一点时,心情就会莫名的失落,一个人趴在座位上生闷气,觉得老师不爱自己了,老师偏心了。
有过这样一段刻苦铭心的求学经历后,我在心里暗暗许诺:要是我以后当老师了,一定要做一个公平公正的老师,不冷落不偏爱任何一个学生。
五年的教书生涯,我始终将这句话记在心里,平时也是这样去落实的。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还是有学生觉得我偏心。
与谷莹聊天后,回顾她最近一段时间的表现,貌似早有端倪:上课回答问题没有以往积极了,时不时趴在桌位上。
看到她懒散的样子,先是用眼给她示意了,当没有效果时,我又用委婉的语言提醒了,可还是没有效果,不得已只有走到她面前点名询问:“谷莹,为何你最近上课如此无精打采的?”她只是委屈地抬起头默不作声!因为事情多,下课又忘记找她单独聊天了。
课后时间,她也一改一见到我就活蹦乱跳热情打招呼的常态,变得冷漠不已。
心里估摸着,是不是最近家里发生了什么事,因而造成她整个人情绪低迷。
当我正疑惑不解之时,孩子跟我微信聊天了。
将自己心里的疑惑一股脑的倾巢而出,原来这么优秀的她也会因为我对她人的表扬过多、对她稍微忽略或批评而心生羡慕和不满,觉得我没有以前那么爱她了,觉得我不是那个许诺会一碗水端平的李妈妈了,所以才会心情抑郁而情绪低迷。
知道真相的我,心里真是既生气又开心,气得是为什么她不在一开始就将心里的疑惑当面跟我交流亦或写在日记里,这样就不会影响这段时间的身心健康和学习了;开心的是才发现原来孩子这么在乎我,原来我在她心目中的地位如此之高。
我想,连她这么优秀的孩子都有这样的感觉,那其他孩子就更不用说了。
因而我马上将她写的这篇日记上传到电脑里,用一节课与全班的孩子进行这方面心情的疏导。
孩子们很诚实,当问到他们是不是跟谷莹有同感时,有些孩子点了头,当我将自己的心里话都跟他们真诚的交流完后,那部分孩子露出了释然的微笑。
我知道,他们的心结总算解开了! 果然,上完课后,那部分有段时间疏远我的孩子又围在我的身边,与我分享他们的生活以及学习点滴! 经历过这次事后,近段时间我都在进行反思,想着为什么会带给孩子这样的感觉?最终总结了如下几条: 一、过分的表扬某几个人,会让其他的孩子有种被忽略的感觉。
因而表扬不宜局限,要尽量去发现更多孩子的闪光点,让更多的孩子有得到表扬的机会。
二、与孩子们相处的时间长了,往往会将他们完全当成自己的孩子看,觉得很多东西不用说明,他们也应该会理解自己,但忽略了及时洞察他们的内心变化并疏导的重要性。
三、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处于萌芽状态,自尊心越来越强,很多时候的想法容易偏激,因而批评指正就越来越需要技巧,因材施教,尽量点到为止,给学生一定的台阶下,让他们有相应的时间去认识并改正自身的缺点。
四、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时刻都要反观自己是不是起了分别心,有没有真正将一碗水端平的理念落实到位。
总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班级管理和开展教学工作的最重要的因素,而真诚相待、及时交流是增强师生信任感、和谐师生关系的良方。
对待学生,永远要把他们放在同等的位置去看待,善于以他们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多些聆听,少些唠叨;多些鼓励,少些批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切记切记!
但当她表扬谁多一点,和谁互动的多一点时,心情就会莫名的失落,一个人趴在座位上生闷气,觉得老师不爱自己了,老师偏心了。
有过这样一段刻苦铭心的求学经历后,我在心里暗暗许诺:要是我以后当老师了,一定要做一个公平公正的老师,不冷落不偏爱任何一个学生。
五年的教书生涯,我始终将这句话记在心里,平时也是这样去落实的。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还是有学生觉得我偏心。
与谷莹聊天后,回顾她最近一段时间的表现,貌似早有端倪:上课回答问题没有以往积极了,时不时趴在桌位上。
看到她懒散的样子,先是用眼给她示意了,当没有效果时,我又用委婉的语言提醒了,可还是没有效果,不得已只有走到她面前点名询问:“谷莹,为何你最近上课如此无精打采的?”她只是委屈地抬起头默不作声!因为事情多,下课又忘记找她单独聊天了。
课后时间,她也一改一见到我就活蹦乱跳热情打招呼的常态,变得冷漠不已。
心里估摸着,是不是最近家里发生了什么事,因而造成她整个人情绪低迷。
当我正疑惑不解之时,孩子跟我微信聊天了。
将自己心里的疑惑一股脑的倾巢而出,原来这么优秀的她也会因为我对她人的表扬过多、对她稍微忽略或批评而心生羡慕和不满,觉得我没有以前那么爱她了,觉得我不是那个许诺会一碗水端平的李妈妈了,所以才会心情抑郁而情绪低迷。
知道真相的我,心里真是既生气又开心,气得是为什么她不在一开始就将心里的疑惑当面跟我交流亦或写在日记里,这样就不会影响这段时间的身心健康和学习了;开心的是才发现原来孩子这么在乎我,原来我在她心目中的地位如此之高。
我想,连她这么优秀的孩子都有这样的感觉,那其他孩子就更不用说了。
因而我马上将她写的这篇日记上传到电脑里,用一节课与全班的孩子进行这方面心情的疏导。
孩子们很诚实,当问到他们是不是跟谷莹有同感时,有些孩子点了头,当我将自己的心里话都跟他们真诚的交流完后,那部分孩子露出了释然的微笑。
我知道,他们的心结总算解开了! 果然,上完课后,那部分有段时间疏远我的孩子又围在我的身边,与我分享他们的生活以及学习点滴! 经历过这次事后,近段时间我都在进行反思,想着为什么会带给孩子这样的感觉?最终总结了如下几条: 一、过分的表扬某几个人,会让其他的孩子有种被忽略的感觉。
因而表扬不宜局限,要尽量去发现更多孩子的闪光点,让更多的孩子有得到表扬的机会。
二、与孩子们相处的时间长了,往往会将他们完全当成自己的孩子看,觉得很多东西不用说明,他们也应该会理解自己,但忽略了及时洞察他们的内心变化并疏导的重要性。
三、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处于萌芽状态,自尊心越来越强,很多时候的想法容易偏激,因而批评指正就越来越需要技巧,因材施教,尽量点到为止,给学生一定的台阶下,让他们有相应的时间去认识并改正自身的缺点。
四、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时刻都要反观自己是不是起了分别心,有没有真正将一碗水端平的理念落实到位。
总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班级管理和开展教学工作的最重要的因素,而真诚相待、及时交流是增强师生信任感、和谐师生关系的良方。
对待学生,永远要把他们放在同等的位置去看待,善于以他们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多些聆听,少些唠叨;多些鼓励,少些批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切记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