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宜千年水下古城遗址——万年桥

1年前 (2024-04-17)
分宜千年水下古城遗址——万年桥海司令 早就听说钤阳湖水下藏着一个秘的千年古城——江西省分宜古县城,心里一直痒痒的很想去看看。
钤阳湖美吗?分宜千年古城怎么样了?听说湖上露出了古桥遗址,现在怎样?带着这些疑问和向往我们走遍新余群一行人驱车来了! 远眺钤阳湖,烟波浩渺,水天一色。
近看钤阳湖:夏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见到了!见到了!这就是盼望已久的万年桥!沧海桑田,它以独有的历史沧桑感和海市蜃楼感迷倒了我!怪不得新余周边的人朝圣般涌来,确有它的残缺悲戚美! 这是万年桥视频。
分宜一带原属吴、楚之地,是袁州府管辖的乡。
宋朝雍熙元年(公元984年8月),皇帝将原属宜春的龙、丰乐等10个乡划出来成立了分宜县(因从宜春分出来所以叫分宜),县城建在安仁(后来叫钤阳)镇上,属袁州府管辖。
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分宜县有16798户,28492人。
分宜古县城城建情况   分宜万年桥位于分宜县城所在地钤阳镇东门外。
始建于明嘉靖35年(公元1556年),历时两年竣工。
为明朝内阁首辅严嵩(明朝状元,分宜人)所建,耗银2万两。
万年桥桥长174米,并排11拱。
桥墩全部用长方形千条砂岩石垒成,桥面铺以大青石板,两侧有望柱、拦板,并雕有龙、虎、狮、象、鹤、凤凰、海棠、牡丹等动植物,造型生动、雕工精细。
万年桥是当时江西个多拱石拱桥,是江西桥梁建筑史上的奇迹。
  明朝嘉靖年间,传说内阁首辅严嵩有一次到苏州巡察,经过胥江的石拱桥,站在桥上手扶石狮久久不愿离去,说到:“这个桥好,能用一万年!”。
苏州知府就偷偷问严嵩随从:“阁老这是何故?”,随从告诉知府:“老爷家乡分宜县城河上也想建座桥。
”知府会意当天就叫来工匠把桥拆了,把石料编号连夜送到分宜,依原样建成了这座桥。
桥建成后,由严嵩亲自题名为“万年桥”。
万年桥是当时江西跨度最长、最壮观的多孔石拱桥。
明朝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在他名著《醒世恒言》中记录了分宜的一对生死夫妻陈多寿与朱多福感天动地、生死不离的爱情故事。
故事大概是:陈多寿与朱多福两家是世交,双方从9岁起就经父母商定、媒人提亲欲结为夫妻。
后来陈多寿(男)得了癞病,浑身生疮流脓,10多年一直治不好。
朱多福(女)家父母反悔,想退亲,朱多福以一女不嫁二夫为由坚决不从,并以死明志一定要嫁陈多寿!父母见朱多福坚决就同意结婚。
婚后陈多寿病一直治不好,他不想连累妻子就喝了好多砒霜想一死了之,妻子朱多福也喝下砒霜想与夫一起共赴黄泉。
刚好被家人看到,通过洗胃,两人得救。
此后,由于喝砒霜,陈多寿病奇迹般的好了!陈多寿刻苦用功33岁考取进士到京城做官,妻子朱多福也和丈夫一起过上了幸福生活。
现在生死夫妻已被改编成戏曲、电影为后人传颂! 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时农民没有文物保护意识,钤阳湖附近村民因建房没钱买砖石,就在枯水季节坐船带人到钤阳湖内挖古城人家的墙砖与石头拿回家建房子,常常在地下挖到古罐,内有好多金银珠宝。
有一次一村民挖到好多长方形的像铜样的器物不知道是什么就把它丢水里了,回家跟老一辈人一说,老人讲是金砖,大家急了,又赶忙下水去捞,没捞着!其实有些陶罐本身就是重要文物!钤阳湖水下埋藏了多少金银珠宝、文物宝贝不得而知! 摸到了!摸到了!这就是我日思夜想的万年桥! 看看是文物吗? 枯水季节万年桥风光 钤阳湖霞光 游分宜钤阳湖有感 海司令 山郭水阔映碧空, 渔舟唱晚夕阳红; 春花秋月桃源里, 高山流水谁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