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彤云治疗黄褐斑经验

1年前 (2024-04-17)
陈彤云治疗黄褐斑经验王奕兴中医 各位同道,大家好,我是北京中医院皮肤科的刘清大夫。
今天和大家共同分享一下,陈彤云老师治疗黄褐斑的经验,首先概述一下这个。
黄褐斑,俗称是蝴蝶斑、妊娠斑,或者是叫肝斑,中医称之为黎黑斑,是发生于面部的成对称性分布的,淡黄褐色或深褐色的一个斑片,平摊于皮肤上抚之不碍手的一种,色素异常性的。
女性,孕妇较为多见,本病发生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咱们先说一下,西医方面的一个是的时候,再有就是和本病相关的,有一些慢,比如慢性的酒精中毒、肝肾功能不全、妇科病、糖尿病、包括一些甲亢、结核、、艾滋病等。
第三是口服药或者是镇静类药物,能够诱发黄褐斑的发生。
第四是乱用化妆品,尤其是劣质的化妆品,或者是外用化学物质,引发,影响因素,西医认为与日晒、长期的情绪不良、精压力大这些相关。
这是西医方面对这个病病因病机的一个认识。
中医对这个病的认识,在病因病机方面,从脏腑辩证来讲,认为是与肝脾肾三脏有关;从气血方面,认为是与气滞血瘀相关。
在三脏中间辩证,肝藏血主疏泄,肝郁不舒,则气血瘀结;脾主运化统血,如果脾虚不统血则血不循经而外溢,亦或者是脾虚健运则水谷精微不能上输,气血化生无源,肌肤失养无华而出现的一个面部的色斑。
从肾脏上来讲,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若肾阴不足,则虚火上炎,肝失肾水滋养,而肝失条达;若肾阳虚则阴寒内生,气血不得温煦而滞涩不畅,脾失温煦水谷也不得气化,而生化乏源。
以上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均会导致气血瘀滞,颜面失于荣养而生斑。
我的老师陈彤云教授,对这个病病因病机方面的认识,主要是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脏腑辨证上,还是认为是跟肝脾肾三脏相关。
其中肝脏更多见的表现的是一个情致的不遂;脾都是各种原因造成的一个劳伤脾土;责之于肾,肾精的亏损;这三脏主要是在这几方面。
第二个方面,就是一个皮损的辩证。
陈老根据中医五色归五脏的一个藏象的理论,脾主黄、肾主黑、肝主青、认为黄褐斑的发生是与肝脾肾三脏的关系密切,肝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调,就会导致气血的博逆,气血瘀滞或者气虚血亏,运行涩滞。
这些病因病机陈老认为,很关键的是,一个气血淤滞、运行涩滞,不能上荣于面造成的颜面失于荣养,是发生本病的最重要的一个病因病机。
在临床表现方面呢,最常见的几个特点,是好发于中青年的女性皮损的特点,是一个淡褐或者黄褐色,一直到暗褐色或者是棕黑色的一些斑片形态、不太规则。
大多是一个对称分布的边界,可以是模糊的,也可以是十分清晰的。
病程和预后主要是病程相对比较长,发展的比较缓慢。
在组织病理上,表皮中,色素过度沉着,这是它主要的病理表现和临床的特征,一般没有什么自觉症状。
目前临床上呢,主要分为三型,一个是面部中央型,一个是面颊型,再有一个就是下颌型。
面部中央型,最常见主要是指分布于前额、颊、上唇、鼻和下颏部。
颊型的皮损,主要是位于双侧颊部和鼻部,下颌型的皮损主要位于下颌。
很少累及,但是也有可能累积到颈部的“V”型区。
就是临床分的三型。
目前来讲,这个病的一个诊断的依据。
一个是发病的年龄段,再有就是一个典型的色素沉着斑发于颜面部的,尤其是以面颊,而且鼻及上唇等处更多发黄褐色的一个褐黑色的,淡褐色的斑片,形状的不规则边界模糊或者是边界清晰,不高出皮肤,没有自觉症状,缓慢发生。
春夏季日晒以后会加重,冬春季相对会较轻,这是它的一个诊断的依据。
期的女性更容易发生,大多是发生在3到4个月的时候,在面部出现的一个局限性的边界清晰的带状,或者是蝴蝶状的褐色斑。
同时可能出现的是一个乳晕和外生殖器部位,也有不同程度的色素加深。
这种时期的这个斑发生一般随着产后会逐渐的消失,当然也有少数的患者会出现皮损不退或者是颜色仅仅变淡。
再次的这个情况出现的时候,皮损还会再次加重,或者是重新发生这个病。
目前来讲这个病的临床诊断,相对还是比较容易,但是也需要注意有一些的鉴别。
首先一个病是黑变病,黑变病多见于中年女性,面部是一个灰褐色的色素斑。
同时追问病史,部分患者会有长期接触光感性的物质,或者煤焦油或者石油橡胶制品或者某些染料的历史;第二个需要鉴别的就是爱迪生氏病。
这个爱迪生氏病,是一个皮肤粘膜皱襞处的一个色素沉着,还可以累积牙龈,没有明显的炎症。
患者会有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的其他的症状的表现,这个在临床相对来讲,从颜色的不同,以及它分布的部位的不同以及伴发的症状,包括一些辅助检查,是可以鉴别的。
以上咱们是讲了一些这个病的一些概述。
主要是偏于西医方面,包括在病因病机方面还是涉及到了一些陈老的观点,以及中医的病因病机。
下面主要来讲陈老对这个病辨证论治的一些心得体会和特点。
根据陈老对这个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它在临床诊治黄褐斑的过程中,主要将病患分为以下5个证型。
是肝郁气滞。
其次是责之于脾,是脾失统摄、脾失健运;责之于肾的,有肾阳虚和肾阴虚。
下面我就对针对这5个不同的症型。
跟大家共同分享一下陈老治疗这个黄褐斑的经验。
首先是个症型,是肝郁气滞证,主症是一个面部的色斑,大多病史时间不长,而且他的斑色的特点是一个黄褐色或者是一个褐青色,发生的位置,是以颧、颊和前额更多见。
相对来讲,它的边界比较清晰,同时伴见情绪方面的波动。
比如这个病人会有烦躁易怒,或者是精抑郁。
女性患者,容易出现月经不调,经前期胀痛等等肝气郁结表现,舌质暗红,舌苔薄白,或者薄黄,脉大多是弦或者弦细的。
这个症型的一个辩证的要点,首先是面部色斑的颜色上是一个淡褐色或者是褐青色。
这是一个特点,再有就是它的伴随症状,伴随的都是情志不遂、精抑郁,包括烦躁易怒,月经的先后不定期,包括有乳腺的增生,或者是经前的胀痛。
第三就是舌、脉,舌是暗红的,或者是边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弦细,这是它的一个辩证的要点。
陈老对这个黄褐斑的治疗在月经方面是比较关注,这个病人就是肝郁气滞,这一型在月经的这个方面是一个前后不定期的一个特点。
此证型的辩证是肝郁化火,气滞血瘀。
治法是以疏肝理气,活血调经。
方药主要是逍遥散散或者是丹栀逍遥散的加减。
常用的药味有柴胡、郁金、薄荷、茯苓、白术、当归、白芍、桃仁、红花、僵蚕、甘草等等。
本身这一个症型是一个肝郁化火,气血瘀滞,所以他的方子中重在疏肝解郁,其中薄荷、郁金、柴胡是一个疏肝解郁的药。
当归、白芍养血柔肝调经,茯苓实脾,僵蚕呢祛风通络,而且褪黑斑,茯苓,僵蚕同用有白祛斑的一个功效。
另一方面有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消斑也能调经。
另外茯苓、白术、甘草用可以和中健脾,诸药用使肝气得舒,脾气健旺,则月经自调,斑色减淡。
临证处方用药的加减:如果是月经有后期可以加川芎、坤草;如果有痛经可以加乌药、元胡或者是土黄;月经先期淋漓不尽的可以加白头翁、椿皮、秦皮;月经量多,色红质稠的可以加丹皮、栀子;脘腹的胀闷,可以加一些陈皮、木香、厚朴来理气,这是陈老再加减用药上的一个经验。
陈老治斑是在辨证的基础上比较重视的,一个是治斑不离血,他重视活血化瘀消斑。
陈老师在经典古籍方面有很多的经验,他根据《医宗金鉴》:“由忧思抑郁,血弱不华,火燥结滞而生于面上,妇女多有之。
”所以这个证型的具体运用上,是根据这个话,认为肝为将军之官,应以柔和为顺为特点。
所以养血活血为法,养血柔肝,配行气解郁,使肝的疏泄条达,有利于调经活血。
桃仁红花,是一个活血化瘀的要药,要再配上川芎,川芎是血中气药,善走头面,引药上行。
第二个证型是脾失健运证。
脾失健运证这个证型呢,它的主证是双颊、上唇见到的是一种淡黄褐色的斑,而且斑色呢相对比较浅淡,边界不清,范围相对可能更广泛,同时伴见的是有面色的萎黄不华,头晕心悸,疲肢倦,倦怠乏力,纳谷不香,失眠多梦;嗯,月经呢可以出现女性月经后期,量少色淡有血块或者是闭经;大便溏软;舌质淡嫩有齿痕,苔薄白脉滑缓或者细。
这一证型的辨证的一个要点一个是从斑色,刚才咱们说到肝气郁结的时候,它斑色偏青,但这个,责之于脾,他的斑色什么黄褐色或者淡褐色,相对要浅淡,而且边缘的边界都是大多不是很清晰的,轮廓是模糊的,这是主要的一点。
再有就是它的伴随症状会出现一大堆,咱们这种什么面黄,头晕,心悸,疲嗜睡或者失眠,乏力,没精,纳谷不香,包括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这些一系列一个脾气提示健运的这么一个表现,再有就一个舌,舌质是淡的,苔白,脉细这是他脾失健运的一个辩证的要点。
陈老辨这一型认为就是一个脾虚不运,气血瘀滞。
治法呢,是以健脾益气,养血活血调经为法。
方子使用的归脾汤的加减,主要的药味呢,用到参,黄芪,茯苓,白术,当归,川芎,丹参,山药,泽兰,红花,白芍,熟地,白附子,细辛,僵蚕等等。
方子呢全方是一个益气补血,健脾调经为法的。
疲倦怠乏力,面色萎黄,大便溏软之证呢都是一个脾气虚,脾不健运的一个典型的症状。
脾虚失运呢,血失推动,加之阳气不足,阴寒内盛,血瘀寒凝,导致这是一个血行的艰涩,所以月经量少,而且有血块。
舌质淡,有齿痕,苔薄白,脉滑缓也是一个脾虚湿蕴之象。
所以处方中咱们用黄芪、参、白术、茯苓来健脾益气,使气血化生有源;用熟地、白芍、当归、丹参滋阴补血,养血活血;用泽兰、红花、川芎活血化瘀,通畅血络;再辅以白附子、细辛温阳通络,宣郁散寒;僵蚕来褪黑斑,全方用这些药物可以达到一个温阳健脾,益气养血,化瘀通经使脾阳得振,脾气健运,经脉温通,气血充盈,血行通畅。
下面一个证型呢,第三个证型是脾失统摄证。
这一个证型它的主证斑也是呈淡褐色,或者是一个地图状黄褐色的斑片,同样跟上型一样,他的斑色相对来讲是一个浅淡的、偏黄的,而且轮廓也是不清晰的,同时伴见呢是一个面色苍白,头晕,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女性出现的月经呢是一个先期、量多,颜色暗,有血块,同时可以见到白带的增多;纳食不香,夜寐欠安,大便时溏;舌质淡胖有齿痕,脉滑缓细弱。
脾失统摄这一型辨证的一个要点,主要是一个斑呈黄褐色,同时伴见的是一种,头晕乏力,少气懒言,月经先期,月经的这些情况包括白带,舌质淡胖有齿痕,脉是一个滑缓细弱的,这是它的3个主要的辨证的要点。
脾失统摄,这一证型陈老认为辨证主要是一个脾虚失摄,气血瘀阻造成的,所以在治法中是运用了一个补中益气,摄血调经。
方药方面呢,是以补中益气汤加减,主要的药味有人参、黄芪、当归、炙甘草、升麻、陈皮、柴胡、茯苓、白术、白芍、熟地、山药、川芎、桂圆等。
陈老认为此证型属于脾气虚,统摄失职,所以在治疗上是以健脾益气为主,全方的重在一个益气健脾,补中,摄血归经。
方中黄芪、太子参、茯苓、白术、山药补中健脾,益气摄血;升麻升阳止泻,与参芪术苓配伍升脾止泻;生谷稻芽、大枣健脾和胃,养血安,水谷得以受纳,脾气得以健运,则气血化生有源;当归、川芎、泽兰养血活血;郁金行气解郁,使气血运行通畅。
全方的温中健脾,养血活血,使脾气健旺,生化有源,统摄有权,血循常道,气充血旺,循行顺畅,气血充盛,颜面荣润而色斑自消。
临证加减方面呢,如果要月经量少呢,可以去掉升麻;血虚呢,加大白芍、熟地、山药、川芎的用量;如果患者是一个困倦乏力而又夜寐不时,看似矛盾,实际上是因为脾气不足而困倦,气血不充心失养而夜寐不时,可以加枣仁即可宁心安,又有醒脾之功。
在脾肾这两脏的辨证方面呢陈老有自己的一个经验,他认为脾肾两脏,作为先天和后天之本,对保持人体健康和皮肤的荣润尤为重要。
脾胃的盛衰呢,与人体的健康肌肤的荣润息息相关,尤其对面部气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中医呢,素有阳明胃脉荣于面的论述。
而肾经呢秉承于父母,又需要脾运化的水谷精微的不断化生和滋养,脾运化水谷精微又需要肾中阳气的一个温煦,所以在健脾助运时,根据脾和肾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为用的这个关系,注意滋补肾精,以促进气血生化,填补肾阳,以温煦脾的运化。
第四个证型呢,是肾阴虚证。
它的主证是在两颧、前额可见到淡黑褐色的斑,嗯,边界可以是不整,轮廓清相对清晰,但是边界可以是不整,同时伴见的是一个,时时感到什么腰膝酸软,女士患者可以见到月经的后期、量少,经前的的胀痛,同时会伴见口干喜饮,失眠多梦,平素常常感到心烦,大便干燥,这种一系列的阴虚内热之象,舌红少苔或者有裂纹,脉象是一个沉细的。
在这一个证型的辨证要点方面,首先,斑色相对来讲,嗯,是一个偏深暗的,可以是一个暗褐色或者是褐黑的这种,而且相对来讲这一个证型呢病史相对比较久,所谓指的边界不整,是指它的形态不规则,大多数这一型呢,它的界限是清晰的,而且它的斑色相对要更密实,不会像脾失统摄,或者是脾失健运的斑色,它是一个模糊的,这是它色斑的皮损表现的一个辨证要点。
其次就是在月经上,这个月经量少、先期,手足心热,虚烦不得眠,目涩便干的这种一系列的一个阴虚内热的表现,舌质红脉细数。
这是他一个舌脉的特点。
陈老对这一型的辨证认为就是一个肾阴亏虚,精亏血少,治则呢,是以补肾养血,填精益髓为法;方药是用归肾丸、六味地黄丸加减,常用的药味有菟丝子、杜仲、枸杞、山萸肉、当归、川芎、熟地、山药、茯苓等等。
嗯,这个方子呢,重在的是一个益精养血。
熟地、山药、山萸肉是一个,滋肾养肝,取六味地黄之意;女贞子、旱莲取二丸之意,滋肝肾养阴血;枸杞子益肾填精,如果还可以加黄精来平补肾脾肝三脏之阴;菟丝子、杜仲填精益肾;茯苓健脾和中;当归、川芎养血调经,滋肾而兼顾肝脾,使冲任得养,精血自调。
在临证加减用药的时候需要注意一个,如果阴虚火旺呢,可以去掉杜仲、菟丝子,加上丹皮、知母,而且有些病人,因为大多数黄褐斑的患者,她的皮肤性质是一个偏中性,偏干性的,所以同时伴发有青春痘,或者说有油性脂溢的这个情况的不多,但是也会有碰到这种情况。
如果说这个病人有起痘痘,或者说爱起这些东西,这个毛囊性的感染性的丘疹的,在使用的时候,菟丝子建议少用。
嗯,陈老对这个肾脏的这个辨证这一型,它有自己的一些经验,认为肾呢是一个储藏着秉承与父母的先天之精和水谷精微的后天之精,因此呢,肾阴又称为元阴,是人体阴液的一个根本,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物质的基础。
嗯,肾的阴阳呢既要充盛,又要相对的平衡协调。
如果肾阴亏损,使精不化血,精不化气,则精血肾气都会不足,月经的异常就会随之而来。
精血亏虚,头面失荣,若阴不制阳,虚火上炎,熏灼面部,血热则发生了黄褐斑。
因此呢,陈老在治疗、用药时候是以滋阴补肾为主,辅以养血活血,达到一个精血充盛,阴平阳秘,冲任调达,化瘀消斑的一个功效。
同时呢又根据呢,肾为水火之脏,肾之阴阳互根互生的理论,在滋补肾阴时又常常会用到一些菟丝子、杜仲等温补肾阳,是阳中求阴之意。
( 下面咱们讲的一个证型是指肾阳虚证,这个证型它的主证,它的斑色是一个灰暗黑褐的这种颜色,而且相对来讲也是病程比较长,斑色相对比较密实,范围有可能会比较大。
同时伴见的呢,会见到一个畏寒肢冷,平素呢手足不温,腰膝酸痛;女性患者月经颜色比较暗,量少,行经小腹冷痛,而且平时带下是一个清稀的,嗯,还可以同时见到夜尿频,大便溏,五更泄泻等情况;舌质是淡暗的,苔白,脉沉,或者是沉迟。
这一个证型在辨证要点上也是分三方面,一个是主证,咱们斑色是一个黑褐,或者是灰暗的,边界是清晰的,而且相对来讲,这个斑色也是比较密实的。
在伴发症状里边月经的情况是月经颜色暗黑、量少,而且伴有一个行经的小腹的冷痛,同时会伴见一些什么阳虚内寒的身寒的这种情况,比如腰膝酸痛,畏寒,肢冷,手足不温,同时会有一些肾阳虚,固摄失常的夜尿频。
同时呢,舌质是一个淡暗的,脉是一个沉迟的。
陈老辨这一证型认为主要的辨证是一个肾阳不足,阴寒内盛,气血瘀滞,所以在治法上是以温肾助阳,活血化瘀消斑为法。
常用的方药呢是以金匮肾气丸加减,常用的药味有熟地、山药、山萸肉、菟丝子、茯苓、丹参、附子、肉桂、仙茅、仙灵脾、巴戟天、补骨脂、益智仁等等。
方子呢,运用金匮肾气的基础上呢,可以使用二仙汤、巴戟天、细辛等温肾助阳,但对于阴阳俱虚,同时伴有阴虚火旺表现呢,应该慎用细辛和菟丝子。
方子中呢,像仙茅、仙灵脾和菟丝子、杜仲、鹿角霜这些都是一些健脾温肾助阳;而黄芪、参、茯苓是一个健脾温脾,助脾之运化;熟地、枸杞益肾填精;当归、川芎、白芍、红花、泽兰养血活血,祛瘀生新。
全方是在温肾健脾的为主,使脾得肾阳温煦,肾得水谷之精充养,同时益精养血,祛瘀生新,使色斑消褪。
陈老认为呢,肾是藏精,主精气之升发,肾中之阳乃一身阳气的根本。
黑色的内应于肾,肾阳不足,门火衰,不能鼓动精血周流上乘,面颊不得精血荣养,血滞为瘀而生黑斑外显肾脏的本色。
嗯,本病基本是在肾亏阳虚,其标在于气郁,血瘀,因此治疗上呢,是采取补益元阳,和血养营之法,令阳气健壮,生发鼓动有力,阳生阴长,精血充沛,血脉流畅,自然瘀去,颊面皮肤得养,色斑逐渐消退。
以上呢就是陈老在治疗黄褐斑临证中的辨证分型。
在外治方面,有一些咱们自制的祛斑霜、祛斑的面膜,嗯,最常使用到的要为主要包括有人参、丹参、坤草、黄芪、茯苓、当归、珍珠粉,这个是药纯提取以后做成一个水包油的霜剂外擦。
在用到面膜的时候呢,就是咱们可以提到的什么五白七白,这些都可以,比如白及、白僵蚕、白蒺藜、白附子、白茯苓、白蔹、包括加一些芦荟、绿豆、珍珠粉这些制成一些粉剂,然后调一些牛奶或者蜂蜜来敷面以褪黑斑。
黄褐斑本身这个病呢,在日常的护理调护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嗯,比如嘱咐患者防晒,停用药,不可以乱用化妆品。
如果有一些其它的慢性的,有容易诱发黄褐斑的,要积极的治疗。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包括治疗的过程中间,要保持心情的舒畅,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劳以及忧虑,注意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这些方面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我们的疗效起到帮助。
陈老在治疗黄褐斑上边,他有一些自己临证的一个经验,比如他在治疗黄褐斑的病人的时候,他会问诊的时候非常的细心、耐心,她认为要同情理解患者精的痛苦和心理的压力,给予耐心的疏导。
每一次实际上我们跟诊的时候,在最初的时候,我还觉得陈老这个病人问的太多,实际上后来慢慢的,我就觉得你之所以去能够很耐心的去问,实际上在做一种心理上的治疗。
而且这个病相对来讲,黄褐斑的病因复杂,所以比较详细的了解患者的一个工作、生活的环境,包括日常化妆,化妆品的使用以及饮食的习惯,包括一些他的人际关系,他的性格的特点,他的情绪的波动,女性的月经带下情况以及既往的一个病史,包括既往的用药治疗的情况,尤其是妇科病史,包括妊娠生产,包括人流,包括的方式。
对于这种多方面的全方位的了解呢,是有利于我们积极地寻找病因、对症治疗,这是十分重要的。
像刚才提到的,比如了解患者的一些病史和用药情况,比如说方式,因为陈老认为有些患者,他带环,这个是对她的色斑的生成是有一定的影响的,有部分患者,如果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呢,摘环,再加上治疗,它的恢复的话可能会更快一些。
下面我总结一下咱们今天所有讲的这些,陈老呢她主要根据中医的藏象理论,认为黄褐斑的病机是有一个肝、脾、肾三脏的一个功能失调,而且强调的是三脏功能失调导致的一个气血瘀滞,运行滞涩不能上荣于面,使颜面失于荣养是发生本病的一个病机的关键点。
而且陈老呢提出了一个“有斑必有瘀,无瘀不成斑”的一个观点。
在临证治疗的中间,运用脏腑辨证的方法,将黄褐斑分为肝郁气滞、脾失统摄、脾失健运、肾阴虚、肾阳虚5个证型。
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强调无论病在何脏都要“治斑不离血”,常使用行气活血、化瘀消斑的中药于治疗黄褐斑的整个的疗程中。
其次呢,陈老比较重视的咱们皮科辨证的特点,是一个皮损辨证,认为肝藏血,主疏泄,其色主青;脾统血,为气血化生之源,其色主黄;肾藏精,为精、血、津之源,其色主黑。
肝、脾、肾三脏的功能失常,均会导致气血的悖逆、气血的瘀滞,或者气虚血亏、运行滞涩的一些病理变化,表现于面部。
色斑形成亦有颜色上的细微差别,如果定位于肝斑色偏青;责之于脾斑色淡黄或淡褐;而肾之斑色多色暗褐或者是褐黑,斑色密实,边界清。
陈老认为“有斑必有瘀,无瘀不成斑”,同时根据呢,“久病入络”的中医理论推及到“久病必瘀”。
所以在遣方用药呢,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呢,重视这个“治斑不离血”,常常用到的一些活血,行气活血,化瘀消斑的中药的药味包括当归、川芎、红花、桃仁、赤芍、泽兰、坤草、莪术、香附、郁金等等,这也是陈老临证治疗黄褐斑,用药的一个特色。
以上呢,就是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内容。
有关陈老治疗黄褐斑经验方面呢,我们可能还有更多的东西需要去总结,而且随着这个陈老的这个临床出诊的时间的延长,她也会有一些自己的体会,包括她用药的习惯,包括药味的选择,可能也会随着这个临床经验的累积呢,会有变化,这个呢也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去开发。
以上呢,就是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关于陈彤云教授治疗黄褐斑经验方面的全部内容,欢迎大家共同探讨,有什么问题共同探讨。
其实目前因为陈老还在参加日常的这种这个门诊的工作,随着陈老的这个临床经验的进一步的累积,实际上,在陈老治疗这个的这个用药,包括她的思路,都会有一些变化,这也有待于我们去进一步随着跟诊来发掘,去归纳总结。
我需要跟大家分享的内容,今天就到这里,有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进一步想了解的,还可以跟我再探讨,谢谢大家。
(文刘清 编辑王奕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