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端午节 的来历与传说吗

5个月前 (04-17)
你知道端午节 的来历与传说吗福 韵 端午节的来历与传说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
这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戴香包、品咸蛋等等。
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时期,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的说法很多,由于历史悠久的原因已无从考究确切的来历,主要有以下四种传说: 一种说法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楚国京都。
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罗江。
屈原死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
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屈原。
二种说法纪念孝女曹娥 传说端午节是为纪念东汉时期的一个孝女“曹娥”救父投江。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
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就此传为话,继而相传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
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三种说法纪念伍子胥  江浙一带流传很广的一个说法是端午节是为纪念春秋时期的伍子胥而来。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
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
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
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
子胥本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
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四种是图腾之说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
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
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
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
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
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
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古人过端午又有什么样的习俗?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的国度,光是包含“端午”的就有218首,这里不包括描写端午情景、端午习俗的句子。
通过古诗,我们可以了解古人端午节是怎么过的,看看古人过端午都有哪些习俗? 元稹喜欢“萌”粽子 ,陆游爱办派对吃粽子,诗人和吃货是两个并不矛盾的词,在我国古代,越是文化人,就越讲究吃。
文人们端午吃粽子就是一个明证,比如说,那粽叶非得是太湖里的,那糯米非得黄河边上的才好……古人吃粽子,花样繁多。
像唐代着名诗人元稹,就是写“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的那位,他诗风婉约,喜欢的粽子也很精小。
元稹有诗“绿粽新菱实,金丸小木。
”可见他对那种小如初生绿菱的“迷你卖萌”粽子情有独钟。
不过苏东坡的口味却又不同:“不独盘中见卢橘,时于粽里得杨梅”,说明对以蜜饯为馅的粽子赞不绝口。
而清代林苏门的“一串穿成粽,名传角黍通。
豚蒸和粳米,白腻透纤红。
细箬轻轻裹,浓香粒粒融。
兰江腌酺贵,知味易牙同。
”则暴露了他对火腿粽子的心心念念。
当然有好吃的不能独享,不少诗人也喜欢在这约好朋友一起分享美味的粽子。
宋代陆游也写过“端午数日间,更约同解粽”的诗句,看来陆游算是个比较喜欢热闹的“派对达人”。
不过,热闹繁华的背后总是寂寞空虚冷,每一个节日都会引发他们对故乡、亲人的思念,端午当然也不例外。
喜欢独自散步的诗人们,也免不了在节日里思乡。
像宋代诗人朱松就在他的《重五》一诗中写道:“异乡逢午节,卧病此衰翁。
竹笋进新紫,榴花开小红。
山深人寂寂,气润雨蒙蒙。
煮酒无寻处,菖蒲在水中。
”古人没有电话,只能托些个花花草草、菖蒲艾叶什么的寄托一下对亲人的相思,若是如现在这般通讯发达,一个电话便可听到乡音,就不会有这些让人读来肝肠寸断的诗句了吧。
唐代皇帝和大臣互赠夏衣 衣上有题名,穿着很清凉。
百姓要过端午,也是不例外。
当然,过端午的规矩也多。
比如说节日这天,皇上要向朝中的臣子赐予夏衣。
这个工作很仔细,所赐的衣服用轻薄的细葛为料,还要根据臣子的身材缝制,让他们穿着身。
杜甫《端午日赐衣》诗中写道:“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首句表达出乎意料的心情:宫衣上面居然还有我杜甫的名字啊!这是怎么回事?原来,此时肃宗正在打击他老爹的臣子,把房琯、张镐、严武、贾、高适、岑参等人贬出京都,杜甫也在打击之列,端午节过后没有几天也被外放了。
所以,他对受赐夏衣这份“恩荣”感到意外。
三四两句写夏衣的轻软高级,细葛含着微风,香罗白如积雪,杜甫的想像力令人叹服。
五六两句写穿着的惬意,夏衣上面的题名墨迹尚湿,穿在身上感到十分清凉。
第七句写衣服长短身,结句写自己终身感戴皇恩。
杜甫当时任左拾遗,是个八品小官,他能受赐夏衣,可见皇上端午赐衣的范围十分广泛。
一方是皇上赐予臣子夏衣,另一方是地方官吏向皇上敬献夏衣。
关于后者,史书未记,长于记事的杜甫却把它写进诗中。
杜甫有《惜别行 送向卿进奉端午御衣之上都》,向卿其人名字不详,他制成了一件高级的夏衣,去上都(即京都长安)进奉给皇上,杜甫写诗给他送行。
诗中写道:“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云雾,比喻夏衣的轻柔,拜跪题封,是表示对皇上的敬重。
 手腕上挂长丝绳 皇上向大臣赐“百索”,除了互赠夏衣,因为五月是民间信仰的恶月,五月五日有被看作恶月中的恶日。
流传下来的一个小故事说明了这一点:宋朝的徽宗皇帝和童贯就是五月五日出生的,两人心里难免疙疙瘩瘩、十分郁闷,于是改为十月十日生的,一下子就从金牛座,改成了天秤座。
出于趋利辟邪的考虑,每年端午节,大家都要在门上或手腕上挂结长丝绳,在门上插艾草。
晚唐诗人和凝《宫词》写道:“绣额朱门插艾人,羞将角黍近香唇。
平明朝下夸宣赐,五色香丝系臂新。
”“朱门插艾”,“香丝系臂”就是这种风俗的体现。
  古代端午,皇上还要向臣子赐赠“百索”,百索,就是长丝绳,是用五色丝线编结的绳索,又名长缕。
唐代诗人窦叔向有《端午日恩赐百索》,诗云:“仙官长缕,端午降殊私。
事盛蛟龙见,恩深犬马知。
馀生倘可续,终冀答明时。
”道教称有尊位的仙为“仙官”,这里指皇上。
皇上赐予长缕,深深感动了这位诗人,他说此事之大足可惊动蛟龙,恩情之深足可晓谕犬马,表示在有生之年尽力报答圣明的心情。
 端午前下场“龙舟雨” 被认为是好兆头。
龙舟雨,就是端午前的雨,涨龙舟的水,意思就是说,为了方便人们在端午节的时候赛龙舟,端午节前都会下雨,让河水上涨,人们把这种雨叫做“龙舟雨”。
  传说,在端午节前,如果有下“龙舟雨”,则是个好兆头。
端午节过后,气温将显着升高,雨量也将更加充沛。
下了雨,紧接着便是震人心魄的龙舟赛了。
除了思乡,古人们着墨最多的,便是这龙舟赛了。
  张建封的长诗《竞渡歌》最被人们看好,其中描写竞渡场面十分精彩:“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到了冲刺阶段,场面更加热了:“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舜。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望着即将靠近的终点锦标,两条龙舟上的健儿们眼睛闪出亮光,“目如舜”,传说舜有双瞳,所以视觉特别明亮。
看着决胜的关头,坡上的观众发出了惊雷般的呼叫。
胜负转眼间作出分晓:“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
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朋心似烧。
”这是写输了一方的表现,眼看着别人夺了锦标,只好徒劳地挥动船桨向前划,郁闷得不得了。
  如果想了解古人怎么过端午,不妨翻阅古诗,或许我们从中可以发现,古人的生活缓慢而精致,不仅只是一个粽子,就吃得百转千回,吃一口,还得作一首诗,这才算得上是过端午节吧。
  怎么样!知道了端午节的来历,为纪念祖先的传统节日,干上一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