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好书(4-6年级课外书)

1年前 (2024-04-16)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罗伯特·戴博德  在这本书里,作者借由蛤蟆和心理咨询师苍鹭的互动,探索了蛤蟆自卑、软弱、爱炫耀的个性与抑郁的情绪究竟来源于何处。  让读者看到童年经历对人格的深刻影响,以及如何才能在心理上真正长大,独立、自信、充满希望地生活。  《聆听梵高》  作者:文森特·梵高  译者:宗端华  中译出版社 2021.3  窥见天才的内心  梵高不能只是观看,更需要聆听。这是梵高的亲笔诉说,他和弟弟提奥的652 封通信详尽地记录了他的思考、创作与人生愿望。  《费孝通四部曲》  费孝通 著  即便《乡土中国》写成在1948年,但是今天你碰到的许多乡村问题,这本书依然能给你答案。  小编看这本书的感觉,就是醍醐灌顶,而且是一直灌的那种,所以,小编没忍住,把费孝通先生的4本书都看了,灌了一遍又一遍。  真的,这套书是小编极力的社会学经典著作,通俗易懂且有启发性。  《围城》 —— 钱钟书(著)  小说塑造了抗战开初一类知识分子的群像,生动反映了在国家特定时期,特殊人群的行为操守、以及困惑。从另一个角度记述了当时的情景、氛围。虽然有具体的历史背景,但这部小说揭示的只是人群的弱点,在今天依然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  《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 —— 吴晓波(著)  《激荡三十年》的作者没有用传统的教科书或历史书的方式来写作这部著作,而是站在民间的角度,以真切而激扬的写作手法描绘了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年代走向市场、走向世界的成长、发展之路。  《论语》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反思才能取得进步,人要想成长,就要先学会反省自己。反思自己存在的不足,看到自己的缺点,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一日三秋》  作者:刘震云  花城出版社2021.7  刘震云用小说探究幽默本质  以想象的故事描述“我”记忆中的六叔生前所画的画作,探讨幽默的本质。画里画外、戏里戏外、梦里梦外、故乡他乡、历史当下等多重矛盾,诠释了“一日三秋”的多重意义。  《楚辞》  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也是中国文学史上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收战国时期屈原、宋玉等人辞赋17篇。  《楚辞》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传统,“骚体”由此而来。  《我与地坛》 —— 史铁生(著)  地坛只是一个载体,而文章的本质却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  《孝经》  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  一个连父母都不爱的人,怎么可能会爱他人呢?先学会爱父母才能进一步去爱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