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是起义军首领,他到底算不算好人呢?

8个月前 (04-12)

提起李自成、张献忠很多人并不陌生,著名的明朝农民起义家,不过虽然都是出名,但却因为各种原因在历史中留下了臭名,今天我们就要来聊一下张献忠这个人,关于他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这个话题。  之所以说张献忠这个人不好,主要是因为他这个人十分狠戾,残暴无礼,崇尚暴政,十分喜欢杀人,他最著名的一件事就是屠蜀了。李自成这个失败的例子在前,张献忠也从中感到了危机感,本来就暴躁成性的他也越来越来暴躁,总是喜欢杀杀杀,仿佛只有通过杀戮才能缓解自己内心那种恐慌感,于是大肆屠杀四川人,后世很多人都专门针对张献忠这个事情做了点评,著名的大文豪鲁迅先生说,张献忠自己已经处于一种焦躁的状态,就是已经一种毁灭的心态,想把一切统统毁灭掉,就和末代皇帝似的会把自己的一切都毁掉,就可以有一种奇的成就感,就仿佛自己要覆灭,世界也要跟着覆灭一样。  后世也有很多关于张献忠的记载,总体来说都是对他的批判,从这些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张献忠的做法十分残暴,对于很多人来说,张献忠就是个杀人狂魔,是个暴君。不过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屠杀了四川人之后,历史的风向竟然还是发生了变化。随着时代的变迁,竟然慢慢的有人开始赞赏张献忠,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还是针对他这个的身份来决定的。  因为张献忠本人是个抗清民族英雄,是著名的明末农民起义家,而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反对压迫,反对封建统治,然而历史的真相真的是这样吗?虽然是民族英雄,但是不能成为他暴虐成性的理由。毕竟追根结底张献忠也只是为了自己那种被他人所臣服的感觉,自己也是封建主义的霸权者,如果他真正成为皇帝,百姓的生活我们也可以想象,一定是怨声载道的,那么这样的人怎么能够轻易被评为一个大英雄呢?并且严格意义上来说,张献忠并没有奋力去抵抗清军,甚可以说是没有动过一刀一枪,就这样的人都能被评为民族英雄的话,确实有点牵强了。著名的姚雪垠曾经写了一部长篇小说《李自成》,将张献忠的形象塑造成所谓顶天立地大丈夫,救国救民大英雄。完全是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的盖世大英雄。  甚还有些学者振振有词地回应谈论张献忠屠蜀”的学者,说:张献忠哪有屠蜀了?他要屠蜀了,为什么还有四川人民抗击清入川之事?其实,说“张献忠屠蜀”,并不是说他把蜀地人民全部杀光杀绝。稍微用脑子想一想也知,单以张献忠军队的冷器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把全蜀地以千万计的人民斩尽杀绝的。而四川人民抗击清与仇恨或爱戴张献忠并无必然的逻辑关系。实际情况是:四川人民既痛恨张献忠,也不欢迎清军。  在《蜀警录》记张献忠储藏金银的方法和《蜀难纪实》一致:“金银山集,收齐集以木鞘箱笼。”还有很多其他的文献也记载了张献忠各种优秀事迹,很多人对此深信不疑,决定深入研究下张献忠,其中一位历史研究员王刚就根据现有的材料对张献忠进行了分析,根据对那些“封建地主阶层文人对英雄的诬蔑之说”的考证,王纲写了关于张献忠的论文有十数篇,书中引用史料书志240余种。不过这些文章并没有什么作用,没有引起当时的广泛关注,到了1999年,某商报就首发了一篇王纲先生提出的张献忠“江口沉银”报道,才在社会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还有人去实地进行了考察,但很快也归于沉寂。  2005年4月20日上午,在彭山县修建城市供水引水工程,有挖掘机在江口镇岷江河老虎滩河床挖出一段木头,木头里次第滚落出7枚银锭,其中一枚银锭上,刻着大西眉州征完元年分半征粮银五十两一定银匠右闵季”字样。而大西就是张献忠的短政权,这可不就是张献忠的“江口沉银”。  后来也有文物部门的专家对那段木头进行了鉴定,这块木头实际上是成都平原上常见的青杠,一份分成2半,中部镂空,主要用来藏银,而后两半木筒扣而成一个木筒,两边箍以铁箍,手法与史料记载完全相同。经过后来的反复考证,这条河域就被确立为市级文物保护遗址,还选了专门的文物管理部门安排专业人员对此进行巡查守护。  到了2015年四川省又派出了文物考古研究院组织国家考古专家,对彭山“江口沉银遗址”进行了为期3个多月的首期考古发掘,总共发现文物超过3万余件。这些文物的总价值是十分高昂的,而这些文物又是从哪里得来的呢,毕竟他只是一个个小小的君王,所以除了从百姓哪里搜刮也没有其他的方法了,所以张献忠此人还是有着许多不良习性的。  《蜀碧》中记载,张献忠在四川之后,仍然改不掉流寇的习性,上位后就规定民间不得私藏金银,谁家要是胆敢藏一两,就将其全家都杀掉;如果是藏十两,那就更不用说了,直接就要生剥掉这个人的皮肉。慢慢的随着越来越多的金银文物出水,张献忠蹂蜀、屠蜀的罪状就越清晰。历史已经清晰的摆在了大家的面前,纵使那些为他辩护的人此时也没有办法继续为他辩护,大家都选择了沉默已对,当初争得脸红脖子粗的事情,如今再也没有人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