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代夫局势怎样(重写后标题:马尔代夫局势升级)
马尔代夫局势升级
马尔代夫,这个以海岛旅游业驰名的国度,近日却因政治动荡频繁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由于总统选举的不公平、违法和有争议结果,加上强硬反对派的和外部国力的介入,马尔代夫的政治局势愈发复杂,对该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巨大障碍。
政治动荡源起
据了解,马尔代夫总统大选于2018年9月23日进行,现任总统易卜拉欣--索利是最终的胜出者,获得58%的选票。但选举过程现一系列平等公正问题,如大选前夕,原计划参选的前总统-纳希德突然被剥夺了参选资格。而索利又因其早年时与欧美和印度在一些重大政治决策上分歧,而更加亲近中国,因此在选后不久,印度等国家便表达了对选举结果的反对态度。
反对派扩大
可能是受到选举过程的影响,反对派在选战后一直不放弃抗争,认为该选举有违公正,结果纵。反对派领袖西纳便在选举后不久就组织了行动,要求索利总统下台,并且是否认其颁布的一些政策或提名的人选。(比如提名的最高主席在去年6月份被因“阴谋策划”被捕。)最近几天,反对派越来越激进,包括他们当地流行的一家电视频道分别被封锁,多名反对派人士和警察的冲突也被记录下来。
介入加剧分裂
尽管此前,在索利当选后,印度、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国家对马尔代夫的政治形势都发表声明,并表达了忧虑,但是最近这几天,外部介入的态度开始更加明显。印度一直认为索利总统是中国在邻国滲透的重要人物,加上其认为2013年总统选举中他们所支持的候选人-威赫德最终一度当选后在宣誓就职后又出乎意料地辞职,背后也有中国的影响力操作。因此,印度方面便对反对派表达了强烈支持态度。
对此,索利也不示弱,他不仅指责反对派与美国、以色列等国家有作关系,也更加向中国寻求支持,数月来与中国高层领导频频会面,更表示与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区协议是其外交政策的关键。
政治分歧肆意影响
罢免前的最高,曾经颁布了一份初步裁决,认为四位反对派分别因“政治打压”而没有得到公正审判,要求针对这四人重新开庭。而索利政府在知悉这份裁决后,不仅拒绝执行,更在48小时内大张旗鼓地逮捕了两名法官、前总统纳希德和另外的反对效力领袖。
显然,该国政局的不稳定和政治争议进一步加大,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都造成了严重损害,不得不引起警惕。希望马尔代夫能够摆脱混乱,恢复正常秩序。